中鐵十五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路翼西
國有企業基層黨務工作是關系到基層黨組織的純潔性和凝聚力、關系到國有企業發展活力、經濟社會持續與穩定的重要環節,必須正視其重要性。為了更好地開展國有企業基層黨務工作,在明確政治核心工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人為本的原則領導下,首先要肯定基層黨務工作人員的地位;其次對基層黨務工作要重視,尋求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上的創新;再其次要建立并不斷完善有關基層黨務工作的檢察監督制度,做好黨風廉政建設,爭取將黨務工作提高到一個新高度。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加強和完善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以“留住企業伙伴,鞏固各方,促進企業發展”。但是,我們必須注意,知識并不等于結果。“意識”只有建立在深入理解和充分執行的前提之上,才能達到所期望的目標。長期以來一直致力于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并結合實際工作,談及建設新時期的一些思路。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國防建設、民生改善作出了歷史性貢獻。但是國有企業也存在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的問題。
黨支部是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組織開展工作的基本單元,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基層黨支部要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團結組織群眾立足崗位建功,創造一流業績,實現共同發展。
全國國有企業共有80多萬黨組織、1000多萬名黨員,黨支部是一切工作的最終落腳點,應全面落實黨中央和上級黨組織的部署要求,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黨支部同時在生產運維、系統建設、服務經營等業務運營工作中發揮著思想引領、政治統領和組織動員職能。如何發揮黨建統領作用,將黨務業務一體推進,實現支部與部門融合發展、黨員干部與職工群眾融合成長,是國有企業基層黨支部的一個重要課題,直接關系到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成效。
我國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國有企業是公有制經濟的基礎。關于國有企業基層黨務工作的開展,必須要有正確的方向指引,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動搖是順利開展國有企業基層黨務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國有企業全面健康發展的主旋律。在經濟全球化、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新時代背景下,國有企業一方面面臨著創新發展的巨大壓力,另一方面也面臨著企業發展對多元思潮的辨別和對核心企業文化的堅守。如何保證發展中心不走偏、基層黨務工作建設不走樣,關鍵在于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邏輯同黨和國家的領導戰略有機結合,融入國有企業發展的方方面面,融入基層黨建工作的全過程。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宗旨,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路線,要切實做好國有企業基層黨務工作,必須嚴格貫徹黨的思想路線,落實以人為本的核心要求,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牢牢嵌入基層黨務工作的方方面面。一方面,以人為本是國有企業發展的客觀需要,其始終肩負著為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使命和為人民美好生活不懈奮斗的責任,因此國有企業基層黨務工作的開展,必須高度注重端正領導層及員工的思想認識,明確區別國有企業與其他企業存在性質和發展目標上的根本區別。另一方面,國有企業內部部門在凝聚力、創新能力上的諸多問題,需要以人為本指導下的基層黨務工作來彌補和修正,以更好地促進國有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對于當前時期黨的建設來說,黨員的思想理論建設是需要放在首要位置的重要任務。但在目前的實際發展中,面對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國有企業將發展重點放在了經濟發展中,這就不可避免地對黨員的思想教育工作造成了忽視。對于國有企業的實力提升來說,經濟發展和黨員思想建設工作分別是其需要重視的硬實力和軟實力,如果只注重經濟發展而忽視黨員思想教育工作,就會導致與黨有關系的重要工作無法有序開展。另一方面,在當前快速的經濟發展背景下,國有企業員工新舊更替的速度也進一步加快,但由于落后的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導致國有企業黨組織功能弱化。
從國有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看,有部分國有企業沒有對企業內部的黨組織起到一定的重視,這就導致黨組織很難在企業內部的重要決策中發揮作用。也就是說,在企業內部黨組織的作用和地位受到了某種程度上的削弱。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在國有企業工作中,逐漸分隔了其內部工作和黨務工作,這就導致在國有企業工作中無法融合黨的思想和企業思想,弱化了黨務工作的作用。
在國有企業中,忽視黨務工作的問題并非個例,經濟全球化只是造成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之一。企業內部對黨務工作思想認識淺薄,沒有正確認識到黨務工作帶來的重要性,也是造成國有企業出現上述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企業本身沒有重視思想教育工作對員工的重要性。在當前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思想教育工作不僅能讓員工以正確的態度推動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還有利于提高企業管理者決策的正確性、高效性。
由于一些國有企業黨員干部選拔機制不完善,導致黨員干部隊伍構成不合理,為此需要創新干部選拔推薦機制,通過民主推薦的形式選取黨員管理干部,使黨員干部從基層人才群體中產生,打通非領導人員管理序列。在提拔基層人才的同時,設置高級督辦,對在任的黨員干部進行監督管理。同時,加大黨內核心干部人才交流力度,從企業內部選取核心干部到外地分公司交流;對接省公司戰略部署,接收省級公司到本部掛職交流的干部,促進黨員干部的技術經驗交流。通過黨員干部在基層掛職的方式,使其了解自身企業所從事行業的發展方向和基本技術,以此更好地指導相關部門的工作。
同時,還需培養黨員干部思想政治素養。持續強化理論武裝,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次全會精神,加強黨員教育培訓。利用中心組學習、專題研討班、專題黨課等形式,建立健全理論學習制度。要求黨員干部深入研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和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并對學習的內容進行總結,強化黨員干部對所學理論的理解。
此外,要線上線下廣泛開展支委及黨務工作人員培訓,例如利用通服云課堂在線培訓平臺進行線上培訓以及結合“學四史”等主題開展黨員的線下教育,以先進的學習內容保持國有企業黨員的先進性,培養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其在國有企業人才培養環節中起到榜樣帶頭作用,激發基層黨員的學習熱情。通過接觸先進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更新國有企業黨員干部的傳統觀念,創新工作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在基層黨組織人才隊伍建設上,要依據國有企業在實踐方面的發展方向,構建人才培養機制,提高人才培養效率,通過系統化的專業技能培訓課程,提高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人才的業務水平。在課程內容設置方面,應選擇可促進基層黨組織人才職業發展的技術培訓內容。
除人才培養機制的系統性之外,還應保持人才培養機制的動態化。依據國有企業各個發展階段對人才的具體需求以及各個階段性目標,調整人才培養課程內容。在被培訓者掌握了一定程度的理論知識后,為其提供實踐機會,提升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綜合性黨內人才,以此為基層黨組織人才隊伍建設及結構調整提供保障。同時,擬訂國有企業內訓師管理辦法,深入開展校企合作,進一步明確業務合作單位人才引進標準,激發員工自學、考證的動力,培養企業內部人才的學歷水平和專業素養水平,進而提高基層黨員隊伍整體知識文化水平。
除了提高基層黨員整體文化素養外,還應注重針對企業從事的專業領域內拔尖人才的塑造,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在選拔人才前,國有企業人力資源部門應從技術、營銷、管理三個方面展開黨內職工發展情況調查,充分掌握基層黨員能力等相關信息,對于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給予相應的關注,并對有特殊才能的人才進行合理調配,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才在黨內建設的作用。同時在黨內基層職工中開展CCS專家、專業技術骨干的推薦選拔,在此過程中原則上應打破傳統觀念,堅持以人為本,著重挖掘隱形人才,積極培養各個部門的有生力量。
業務工作千頭萬緒,對于生產部門,安全生產更是天大的事。作為基層一線,面對嚴峻的安全生產形勢以及繁重的運維建設,運行壓力不斷增加,如何保障安全生產,優質完成全年任務,需要我們探尋新的工作方法。
(1)黨建帶動團建、班建,凝聚集體合力。“眾人拾柴火焰高”,把有限的個人力量凝聚起來,形成強有力的團隊力量,是解決各項問題的根本。信通公司緊緊抓住這一關鍵,依托黨支部帶動團支部、班組,將黨小組建在班上,將黨建從班組業務工作做起,中心管理層直接深入聯系班組,凝聚集體合力。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強化全員責任意識、團隊集體意識。通過制訂細化規章制度,讓各項工作有據可依。通過“黨員亮旗行動”提醒黨員骨干牢記黨員身份,主動接受監督,杜絕違章作業,糾正身邊違章,實現全員遵章,確保安全生產。通過黨員量化積分、“雙無”建設等形成閉環考核機制,持續提升部門、班組管理能力及安全生產水平。通過支部建設、班組建設等有效載體,不斷提升團隊凝聚力、執行力,促進隊伍建設,安全生產換擋提速。
(2)黨支部帶動全員,打造人才高地。信通公司深入踐行“黨管人才”的理念,按照“系統學習、融合提升、一體發展”整體思路和“系統、科學、全面、高效”的總要求,創新開展以“旗幟領航·素質提升”為目標的全員“三學”人才發展新高地建設實踐,全員踐行“三學”,即學理論、學管理、學技術,將人才培養與黨建、安全生產、精益管理等各項工作有機融合、統籌推進、一體發展,形成齊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鍛煉了一支思想理論水平高、專業管理能力優、信通技術技能強的“四干”(會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人才隊伍,打造人才培養新高地,為公司和職工共建共享、全面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隊伍保障。
黨務工作者也是企業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人才,企業應該將基層黨員的培訓當作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培訓加強基層黨務工作者的思想意識,增強企業的團結力和凝聚力。針對不同層次結構的基層黨務工作者和黨務干部,給予不同時間和不同內容的培訓,查漏補缺,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全面提高基層黨員和黨務干部的素質、思想和能力。
建立關懷機制主要是要求企業提高對基層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的重視程度,加大對基層黨務工作者工作上的支持,給予黨務工作者工作和實踐的信心。只有充分信任和認可黨務工作者的工作,才能激發其工作的積極主動性,讓其在崗位工作上大放光彩。企業要給予基層黨務工作者足夠的關心和愛護,基層黨務工作者也是企業職工中的一分子,其存在的目的和意義同樣是為企業解決問題、謀求發展的。適時關懷能夠讓基層黨務工作者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和重要性,在工作中才能最大限度發揮自身的才能,參與到企業的生產經營和思想建設工作中來。企業只有將思想建設、文化理念和基層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工作緊密結合,才能夠為其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要把企業基層黨務工作人員隊伍建設納入企業管理隊伍建設中,健全管理體制,將基層黨務工作人員考核納入企業管理人員考核體系中,強化分類指導,根據企業基層黨建工作要求,明確黨務工作人員崗位職能和責任,推行建立黨務工作崗位任期年限和管理目標,履行職能并做述職報告,形成動態管理體系。要完善企業黨務工作人員考核制度,設定合理考核指標和評價,對企業生產經營和黨務工作任務作出考核,從能力到業績到專業性,分區域考核。對在考核中突出表現人員納入各基層領導崗位重點培養對象,從而體現出黨委對基層黨務工作人員的關懷和關注。在考核激勵制度中明確工作人員素質標準、職能標準、職業發展標準,把黨務工作人員職稱評審納入職稱評定范疇之內,激勵企業基層黨務人員向綜合型人才培養,提高企業基層黨務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促進基層黨建工作持續發展和建設。
在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中,基層黨務工作一直充當著重要角色,其既為推動社會主義經濟繁榮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又為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以來,我國的國有企業面臨著轉型的需要和時代性的創新要求,這對于國有企業基層黨務工作的開展更是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需要基層黨務工作在黨和國家的戰略思想的引導下,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總基調,改革基層黨務工作發展體系,使得基層黨務工作成為促進國有企業煥發新活力的新鮮血液,進一步提高了國有企業經濟發展的社會效益和國家經濟支柱的戰略性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