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付生,楊 俊
(監利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湖北 監利 433300)
更年期女性因卵巢功能減退,導致孕酮、雌激素分泌水平較低,孕酮可刺激胰島素分泌,雌激素可刺激骨質形成,降低血脂,影響機體糖類和脂質代謝,故更年期女性易出現糖脂代謝紊亂,導致更年期糖尿病[1-2]。更年期糖尿病會進一步導致患者激素分泌異常,影響甲狀腺功能,故更年期糖尿病患者發生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的風險較高。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臨床癥狀主要包括皮膚變差、腸道不適、舌頭腫大、精神狀態差等,隨著病情發展,還可能出現神經肌肉功能紊亂、神經行為異常、心肌功能異常、血管內皮功能異常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3-4]。因此,分析更年期糖尿病患者并發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影響因素,降低激素紊亂發生的風險具有重大意義。基于此,本研究選擇360例更年期糖尿病患者進行分析,以期為臨床防治更年期糖尿病患者并發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提供參考,報道如下。
回顧性收集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更年期糖尿病患者360例的臨床資料,根據患者是否并發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分為并發組(98例)和未并發組(262例),2組一般資料具體見表1。納入標準:1)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符合《現代糖尿病學》[5]相關診斷標準者;2)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的診斷標準符合《甲狀腺功能減退癥》[6]相關診斷標準者;3)處于更年期,符合更年期綜合征診斷標準者;4)臨床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內分泌失調疾病者;2)近期使用激素類藥物治療者;3)近期行手術治療者等。本研究獲湖北省監利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
1.2.1 一般資料收集 收集2組一般資料,主要包括體質量指數(BMI)、年齡、病程、閉經時間、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血清總膽固醇(TC)水平、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血漿空腹血糖(FPG)水平、血清血尿酸(SUA)水平、血漿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血漿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血清雌二醇(E2)水平、血清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水平、血清游離甲狀腺素(FT4)水平、婚史、民族、糖尿病家族史等情況。入院時,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10 mL,取全血5 mL,3 500 rpm離心10 min分理出血清后,采用酶聯免疫試驗測定血清HDL-C、TC、TG水平,采用尿酸酶法測定血清SUA水平,采用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測定血清E2、FT3、FT4水平;取剩余5 mL全血加入抗凝劑靜置2 h,3 500 rpm離心10 min分離出血漿后,采用氧化酶法測定血漿FPG水平,采用免疫分析法測定血漿hs-CRP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血漿HbA1C水平。
1.2.2 更年期糖尿病患者并發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危險因素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結果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納入多因素分析,并通過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法分析更年期糖尿病患者并發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危險因素。
采用SPSS 21.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予獨立樣本t檢驗行組間比較,計數資料以例(%)表示,予χ2檢驗行組間比較;更年期糖尿病患者并發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危險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法。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并發組患者病程長于未并發組(P<0.05);并發組患者血清SUA、血漿hs-CRP、HbA1C水平高于未并發組(P<0.05),血清HDL-C、E2水平低于未并發組(P<0.05);2組BMI、年齡、閉經時間、血清TC、TG、FT3、FT4、血漿FPG水平、婚史、民族、糖尿病家族史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一般資料比較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血漿HbA1C水平高、血清E2水平低是更年期糖尿病患者并發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獨立危險因素(OR= 1.309;1.380,P<0.05)。見表2。
表2 更年期糖尿病患者并發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危險因素分析
更年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較高,雌激素分泌水平分泌逐漸減少,胰島素分泌水平降低,導致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患者甲狀腺功能減退,容易并發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素可一定程度加速糖代謝,故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會進一步導致更年期糖尿病患者糖代謝減慢,加重糖尿病癥狀,導致更年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標進一步升高,影響患者臟腑功能[7-9]。因此,分析更年期糖尿病患者并發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危險因素,采取合理的預防對策對臨床預防更年期糖尿病患者并發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并發組患者病程長于未并發組,并發組患者血清SUA、血漿hs-CRP、HbA1C水平高于未并發組,血清HDL-C、E2水平低于未并發組,說明更年期糖尿病患者并發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可能與患者病程長、血清HDL-C、E2水平低、血清SUA及血漿hs-CRP、HbA1C水平高等有關,與研究[10-11]結果相符。本研究發現,血漿HbA1C水平高、血清E2水平低均為更年期糖尿病患者并發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獨立危險因素。HbA1C水平能更好地反應更年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胰島功能,血漿HbA1C水平高,表明更年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胰島功能差,胰島素分泌水平相對較低,導致5'-脫碘酶活力低,影響甲狀腺功能,出現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12-14]。E2是由卵巢分泌的天然雌激素,可通過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對腦功能及神經遞質的產生根基釋放進行負反饋調節,甲狀腺受下丘腦-垂體調控,故當血清E2水平低時,甲狀腺功能會一定程度下降,導致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15-16]。因此,臨床建議更年期糖尿病患者飲食上注意控制血糖,適當補充黃豆、南瓜、堅果等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保持愉悅心情,并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戊酸雌二醇、炔雌醇等藥物以提高體內E2水平,降低并發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的風險[17-18]。
綜上所述,更年期糖尿病患者并發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危險因素包括血漿HbA1C水平高、血清E2水平低等,臨床可據此對更年期糖尿病患者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治療和護理。本研究選取研究例數較少,且具有地域性,故分析結果具有局限性,存在一定偏倚,臨床可進一步擴大樣本選取例數及范圍,提高結果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