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若涵
學前兒童游戲課程是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核心課程,該課程要求學生既要深刻理解有關學前兒童游戲的知識,又要熟練掌握指導各類游戲的實踐本領。筆者發現,當前該課程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與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需要認識到該課程建設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基于此,筆者分析了學前兒童游戲課程的重要性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高職院校開展學前兒童游戲課程的具體策略,以供參考。
一、高職院校學前兒童游戲課程的重要性
在幼兒園教育中,開展游戲化教學,是符合幼兒認知特點與身心發展規律的重要教學措施。幼兒園教師利用游戲進行教學,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增強教學效果,為幼兒未來的學習、成長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對幼兒來說,游戲化教學具有重要的育人價值。如何開展好游戲化教學,對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旨在培養未來從事幼兒園保育、教育等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基于幼兒成長的現實需求和職業能力的培養需要,學前兒童游戲課程成為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主要教學內容之一。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需要了解學前兒童游戲的基本理論,具備組織、實施幼兒園教育活動與游戲的能力,學會對多種學前兒童游戲進行分類指導。為此,高職院校教師必須重視學前兒童游戲課程,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能力,提升他們的職業素養,從而進一步促進幼兒教育質量的提高。
二、高職院校學前兒童游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缺乏系統性
當前,高職院校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越來越多樣化,包括任務驅動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小組合作法、直觀教學法等。部分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往往使用多種教學方法,但過于注重教學形式的新穎性,而忽視了教學內容之間的關聯性。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只重視某一部分教學知識點的講授或某一個教學目標的實現,破壞了教學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導致學生所獲取的知識較為零散,無法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使得教學效果不佳。
(二)教學評價缺乏全面性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高職院校教師雖然重視教學評價環節,但其選擇的評價視角和評價主體過于單一,沒有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從而導致教學評價缺乏全面性。具體來說,評價視角過于單一是指部分教師只是單純地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評價,而忽視了學生的游戲設計能力和指導能力。這也造成學生出現只會“學”而不會“用”的情況。評價主體過于單一是指部分教師在開展評價時忽略了其他主體的參與,沒有引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小組互評,也沒有讓幼兒園指導教師參與評價。
三、高職院校學前兒童游戲課程的開展策略
(一)整合教學內容
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教師需要科學整合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的系統性。例如,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課堂證賽融合的要求,筆者所在高職院校以相關教材為載體,將學前兒童游戲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整合為以下七個部分:學前兒童游戲概述、角色游戲、結構游戲、表演游戲、體育游戲、智力游戲、學前兒童游戲創編。為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筆者所在高職院校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前教育專業教育技能大賽,為學生設置了豐富的實訓項目。在講解以上五個游戲項目的相關知識時,筆者所在高職院校的教師不僅融入了各類游戲案例的設計和案例分析,還系統介紹了各類游戲的特點和指導要點。
此外,高職院校教師要認識到設計與組織游戲的能力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必備技能,學生只有熟練掌握這些技能,才能更好地適應幼兒園教師崗位的工作。高職院校教師可以設立課后實訓項目,讓學生在學一學、練一練的過程中提高指導游戲活動的實踐能力。
(二)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高職院校教師要改革教學方法,既要根據各知識點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又要注重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具體來說,教師要根據知識點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幼兒園結構游戲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法、案例分析法和講解法,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討論或開展小組合作。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能一味追求教學形式的多元化,而要基于教學內容選擇易于學生理解的教學方式。
除此之外,教師要優化組合不同的教學方法,以加強各個教學環節之間的聯系,發揮不同方法的最大作用。仍以幼兒園結構游戲相關內容的講解為例,在課前,高職院校教師可以結合任務驅動法和案例分析法,將有關幼兒園結構游戲概念和特點的知識點內容融入案例,并布置任務,引導學生進行初步分析。在課中,教師可以結合任務驅動法、講解法和案例分析法,為學生安排新的學習任務,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匯報、案例分析和雙師評價,掌握結構游戲的案例設計和指導策略。在課后,教師可以結合任務驅動法和案例分析法,發布深入幼兒園的實訓任務,構建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讓學生在實踐中嘗試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學生都需要進行觀察、討論、開展小組合作。這樣的教學過程具有整體性和系統性,既能發揮各個教學方法的育人價值,又能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提高其知識應用能力。
(三)完善教學評價
為順利推進教學,高職院校教師需要完善學前兒童游戲課程的評價體系,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和全面性。在評價內容方面,教師應拓寬視角,既要關注“學”,即學生對游戲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又要關注“用”,即學生的設計和指導游戲的能力。教師要重視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的表現并對其進行評價,除了平時的書面作業,應將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小組討論、情景模擬和模擬試教等任務中的表現納入教學評價,進行綜合評價。此外,教師應豐富考試形式,除書面考查和模擬試教外,可以增加游戲活動設計報告和成果展示,并采用評委制考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
在評價主體方面,教師應擴大主體范圍,并引入第三方評價。具體來說,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小組互評,并引入幼兒園指導教師評價,使評價更加多元化。在開展自我評價時,學生需要回想自己日常的學習表現,并在自我反思的過程中明確自己的優缺點。通過開展小組互評,學生能更全面地認識自己和他人,學會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高職院校教師邀請幼兒園指導教師進課堂,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的知識、技能與幼兒園崗位工作相銜接,使學生從崗位需求的角度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在各個行業中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在高職院校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以提高教學質量。在學前兒童游戲課程教學中,高職院校教師可以采用混合式教學來增強教學效果,如利用多媒體設備直觀化、形象化地呈現教學內容,利用網絡資源構建線上教學平臺,并將現有的講義、課件、教學視頻等教學資源上傳至教學平臺,以豐富教學資源。借助線上教學平臺,學生能夠在課前進行自主預習,同時在課后對教學內容進行復習,以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教師還可以設置自主學習任務單,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并做好答疑工作。
(五)加強教師團隊建設
高職院校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同時做好在職教師的培訓工作。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到幼兒園參加專業培訓,讓他們親自參與幼兒園的一線教學工作,深入了解幼兒園的運作機制和流程。
此外,高職院校要通過多種途徑引進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加強教師團隊建設。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高職院校對于高素質教學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只有不斷向教師團隊注入新鮮血液,才能確保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更好地滿足時代發展需求,培養出更多幼教人才。高職院校要提高自身對人才的吸引力,如通過提高薪資、加大補貼力度的方式來吸引人才,確保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工作的人才數量充足、人才能力出眾。針對目前部分高職院校教師的專業能力足夠而教學能力不足的現象,高職院校可以組織教師開展教研活動,讓教學能力較強的教師向其他教師傳授經驗,并邀請學前教育專業方面的專家到校開展講座,切實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幫助。高職院校教師自身也要加強學習,深入研究教學理論,借鑒其他教師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
結語
學前兒童游戲課程不僅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主要學習內容,也是提高學生設計、組織和指導游戲能力的重要途徑。針對當前該課程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高職院校的教師要深入研究、全面分析,有針對性地優化自己的教學策略,通過整合教學內容、完善教學評價等方式,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提高職業教育水平。
(作者單位:平頂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