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晨 杜嘉媚



項目式學習是指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將教學內容看作項目整體,以學生為中心、項目為主線、教師為引導開展教學活動的探究型教學模式。
地理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把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高中地理教學的最終目標,而課內教學對于地理實踐力培養是有所缺失的。在地理教學中設計適合學生學習的項目主題內容,對地理實踐課程進行項目式轉化,既能讓學生主動探討、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又能讓學生將地理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鞏固基礎知識,調動地理思維,還讓學生在合作中提高收集和處理地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通過真實項目的探究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力。
項目式學習教學設計基于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地理核心素養展開,主要包含項目主題擬訂、項目學習目標確定、項目活動方案設計、項目活動探究、制作項目作品、項目成果交流及項目活動評價(如圖1)。
一、項目前期準備
前期準備包括項目主題擬訂、項目學習目標確定、項目活動方案設計。
(一)項目主題擬訂——感知家鄉城市發展
項目主題是決定項目式學習內容和方向的關鍵,合適的項目主題可以激發學生探究的積極性,且項目式學習十分強調學習與現實生活間的聯系,因此,本次項目式學習主題選擇“南寧市城鎮化發展研究”,是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二節“城鎮化”的內容。項目主題擬訂選擇的真實情境就是學生的家鄉南寧市,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南寧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首府,城鎮化速度非???,讓學生探究南寧城鎮化發展,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區域認知能力及地理實踐力,思考人類生活和城市之間的關系,樹立人地協調觀。
(二)確定項目式學習目標——結合素養明確目標
基于課程標準要求必修二模塊中2.4“運用資料,說明不同地區城鎮化的過程和特點,以及城鎮化的利弊”,結合地理綜合素養的培養目標,確定以下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南寧市城鎮化發展不同年份的圖片及文字資料,說出城鎮化的涵義和主要標志,提升綜合思維能力。(綜合思維)
2.收集南寧市城鎮化數據資料,制作數據表格,分析城鎮化人口變化、城市用地面積變化、城市三種產業比值變化與城鎮化發展之間的聯系。(地理實踐力、區域認知)
3.通過實地調研和訪談,收集城鎮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辯證地看待城鎮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提出解決策略,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和人地協調觀。(人地協調觀)
(三)項目活動方案設計——按部就班開展項目
1.項目內容分解
確定項目主題后,為了幫助學生盡快厘清項目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解問題框架,將項目主題分解為多個子項目,提出每個子項目要解決的問題和具體任務,在活動中收集資料時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消耗。
2.南寧城鎮化項目課時、場地安排
本次項目式學習中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同時開展,除了校內課堂外,還有校外參觀南寧市城市規劃展覽館、校外社區采訪、家庭網絡收集資料等。
本次項目式學習共安排三周。第一周介紹本次項目式學習詳細流程和學生分組討論子項目問題,并進行校外活動(參觀、街訪)。第二周組織學生進行資料整理分析并制作項目作品。第三周在課內進行項目作品展示交流,同時進行評價。
(四)南寧城鎮化項目式學習教學設計
二、項目式學習的思考
(一)構建項目式學習資源庫
項目式學習是讓學生在“做”中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教師設計的案例項目可以培養、提高學生地理實踐力。作為一種完全以學生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在國外使用更為廣泛,在我國的應用還不成熟,教師要多考慮如何設計適合高中地理教學的項目式學習,如何整合鄉土資源構建地理項目式學習的資源庫,將項目式學習與常規課堂相結合,以此體現項目式學習的優勢。
(二)項目成果展示和評價方式要多樣
項目活動開展階段可以設計活動探究流程圖,包括項目式學習的概念、主題、目標、各階段任務等。在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完成項目式學習后,教師架構一個自由展示交流的平臺,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還需要關注項目式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能力評價,如小組合作探究能力、解決真實地理問題的能力、學習態度和興趣。
(三)項目式學習的創造性和實踐性
項目式學習是一種富有創造性和實踐性的教學方法,通過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在“城鎮化”項目式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要注重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和團隊協作能力。然而,項目式學習也面臨一些挑戰和需要改進之處。不同學生的學習風格和能力存在差異,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此外,項目式學習需要更多的教學資源支持。由于項目式學習需要學生進行實地調研、數據和信息收集等實踐活動,因此教師需要提供充足的教學資源,如圖書館、實驗室、實地考察場所等,以便學生更好地完成項目任務。
綜上所述,項目式學習作為一種創新性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但同時也需要教師不斷反思和改進,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發展目標。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將繼續探索和完善項目式學習的方法和應用范圍,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更多機會和平臺。
(作者單位:1.南寧師范大學;2.南寧市第五中學)
編輯:趙飛飛
注:本文系南寧師范大學2021年校級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專項項目“地理核心素養視域下中學地理項目式學習研究”(2021jjg005)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韋晨(1986—),女,壯族,廣西南寧人,碩士,南寧師范大學講師,研究方向:地理教學法、氣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