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宇東 手繪/王鈺瑩 指導老師/姜倩

明明讀初中。媽媽想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約了班主任見面。班主任在辦公室等著。
在媽媽抵達之前,明明恰好去找班主任,尋求一個題目的解題方法。班主任跟明明說:“你媽媽要來,你在這兒等一下,我們三個人一起聊一下?!?/p>
明明一聽,轉身就跑了,也懶得問那個題目的解題方法了。在他看來,家校溝通,就是把他放在手術室的無影燈下,把他看得一清二楚。
又一次,明明與媽媽都在家。媽媽說,班主任等一會兒來家訪。明明一聽,立即躲進了自己房間。媽媽靠到門口說,這種家校溝通需要你參加,你參加了,才是更完整的溝通。
1.家訪時,媽媽與班主任是第一次見面,你是他們溝通的橋梁。請你用簡短的語言,跟老師表達媽媽特別樂意接受家訪的心情。
2.有一種現象是,我們在家校溝通中,被激勵了,覺得不好意思,被指出問題了,又不愿意接受,被錯誤地評判了,又在內心里不服氣。這都顯現出缺少正面溝通的能力。在你看來,實現正面溝通,敢于正面交流,應該具備怎樣的心態?
3.請查閱“顏回敬師食污飯”的故事。這是一個老師錯誤判斷學生的故事。你覺得顏回的回復,展現了他在正面溝通中的哪種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