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在戲劇表演中,為使觀眾充分感受到戲劇作品的藝術魅力、情感內涵,戲劇演員應采用恰當的情感表達技巧。對此,文章圍繞戲劇表演中的情感表達技巧展開分析,以期增強戲劇演員的表演能力,并推動戲劇表演行業有序健康發展。方法:文章從戲劇表演的基本內涵切入,闡述戲劇表演中情感表達的價值,提出戲劇表演中提高情感表達技巧的路徑。結果:經研究得出,戲劇表演中的情感表達,不僅有助于展現戲劇的藝術魅力,促進觀眾產生情感共鳴,還有助于強化戲劇表演效果。因此,戲劇表演與情感表達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系,戲劇演員應當有意識地通過多種不同路徑,提高自身的情感表達技巧。結論:通過研究發現,對于戲劇表演中的情感表達,要求演員形成對戲劇作品的深刻認識,并充分把握人物的情感。戲劇演員要深入探究戲劇作品,把握人物情感;模擬劇情場景,增強情感表達能力;借助外物刺激,把握內心情感;等等。只有通過這些方式,戲劇演員才能更好地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塑造出更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滿足觀眾的觀看需求。
關鍵詞:戲劇表演;情感表達;融合;共鳴
中圖分類號:J8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24-00-03
0 引言
戲劇表演是一門集語言、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于一體的表演藝術形式,除了可滿足人們的體閑娛樂需求外,還能使人們的審美觀念發生轉變。但要想完成好戲劇表演并不簡單,戲劇演員不僅要深入揣摩戲劇作品、人物,還要借助動作、表情、服裝等媒介條件向觀眾傳遞有效信息,幫助觀眾充分領略戲劇的情感內涵、藝術魅力。因此,情感表達是戲劇表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戲劇表演的效果。在戲劇表演中,優秀的演員往往能夠游刃有余地基于不同戲劇作品的要求展開與戲劇人物相契合的情感表達,這也是一場高水平的戲劇演出不可或缺的要素。如今,隨著戲劇表演的不斷發展,一些演員在實際表演中對戲劇情感把握不到位,缺乏必要的情感表達技巧,使得最終的戲劇表演效果大打折扣[1]。基于此,為強化戲劇表演效果,要求演員必須提高自身的情感表達技巧,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表演能力,將自身與戲劇人物有機融合,塑造出足夠立體鮮明的人物形象,使其深入人心。
1 戲劇表演相關概述
戲劇表演,主要是指一門以語言、音樂、舞蹈、美術等各種藝術形式,淋漓盡致地展現情景故事的舞臺藝術。如此,可將戲劇表演界定為一門具有突出直觀性、特殊性的藝術形式。在戲劇表演實踐中,演員借助語言表達、肢體動作、角色定位等載體,依托故事場景塑造人物形象,進而使觀眾在欣賞戲劇作品的同時,了解戲劇表演的主題思想和情感內涵。為強化戲劇作品的表演效果,演員應當深入研究自身所扮演的角色,把握角色的性格特征,并了解戲劇作品的創作背景,繼而進行相應的二度創作、后期表演[2]。同時,演員應當有意識地刻畫展現虛擬人物及故事情節,將表演落到實處,切實將自身融為故事情境中的一部分,在表演中融入真情實感,進而傳達不同情境下戲劇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動態,使塑造的人物形象個性鮮明,具有辨識度,切實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一名優秀的戲劇演員在戲劇表演中通常可做到精準把握與合理表達情感,在人物形象塑造中注重將自身情感體驗融入其中。換言之,高水平的戲劇表演是演員能夠在實際表演中切實找到自己、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并突破自我,使最終的表演打動觀眾,將戲劇表演藝術的情感內涵充分展現在觀眾面前。
2 戲劇表演中情感表達的價值體現
戲劇表演之所以備受人們喜愛,是因為在藝術實踐中總是能夠產生動人心弦的力量,進一步深究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在戲劇表演中,演員并非一味追求完美表演,而是注重融入自身的真情實感,將自身與戲劇人物充分融合,進而精準呈現戲劇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等。戲劇表演中情感表達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展現戲劇的藝術魅力
在戲劇表演中,戲劇演員依托在實際表演中融入自身情感,可以更好地展現戲劇的藝術魅力,這對傳遞戲劇表演的意義具有巨大的價值。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戲劇表演要想實現有效發展,就必須適應時代發展要求作出相應的調整。如今,比較熱門的戲劇作品,往往兼具人文情懷和時代特色,“叫好又叫座”即要求戲劇表演與時代發展相適應。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戲劇表演的意義及自身藝術魅力可通過演員的情感表達得到充分展現。例如,在戲劇表演中,演員通過對相關情感表達技巧的巧妙應用,能夠完成對戲劇作品的演繹、戲劇人物的充分刻畫,進而使觀眾在觀看表演時感受到其中的差異,并基于此對戲劇作品形成一定的認識,最終使觀眾獲得良好的觀看體驗[3]。因此,演員充分把握戲劇作品的情感,并做到完美表達,對展現戲劇的藝術魅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意義。
2.2 促進觀眾產生情感共鳴
在戲劇表演中,演員通過恰到好處的情感表達,可產生差異化的表演效果,這也是演員在實際表演中要有意識地控制自身情感的一個重要原因。依托對戲劇作品藝術性、主題思想等方面的綜合分析,可在不影響戲劇整體表演效果的同時,凸顯演員的個人特色,使觀眾獲得別樣的觀看體驗。而從觀眾的視角來看,可在觀看戲劇作品時,感受到演員在不同故事情境下思想感情的轉變,并將其與戲劇作品的主題思想相結合。這是影響觀眾觀看體驗的重要一環,演員也可因此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與觀眾之間構建更加緊密的聯系,不斷積累自身的良好口碑。正因如此,在戲劇表演中,演員應當有意識地將自身掌握的情感表達技巧與自身對戲劇作品的認識充分結合,如此可在實際表演中呈現出更具表現力的表演效果,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另外,演員還應當在表演中不斷歷練和總結情感表達技巧,以此逐步提高自身的表演技藝,豐富自身的文化內涵,進而對戲劇作品有更為全面深入的理解,促進觀眾產生情感共鳴,助力戲劇表演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2.3 強化戲劇表演效果
為強化戲劇表演效果,演員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表演技巧,在此過程中,提高情感表達技巧至關重要。換言之,在戲劇表演中采用多樣化的情感表達,可切實強化戲劇表演效果,不僅可以充分展現戲劇作品的核心內涵,還有助于凸顯戲劇作品的矛盾沖突。基于此,在表演之前,演員應當深入分析戲劇作品創作提到的情感表達要求,并依據自身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加以演繹,獲得理想的表演效果。另外,相關人員在為演員提供指導時,可通過為演員創設各式各樣的舞臺場景等,便于演員迅速融入其中,進而幫助演員更好地表達自身的真情實感,這對強化戲劇表演效果尤為重要。在此期間,演員也可依據自身的經歷、相關聯想等,在內心創設個性化的情境,喚起自身的情感共鳴,并將這種共鳴融入戲劇表演中,進一步強化戲劇表演效果。
3 戲劇表演中提高情感表達技巧的路徑
3.1 深入探究戲劇作品,把握人物情感
一般來說,在戲劇表演中,倘若針對戲劇作品某一角色安排兩個不同的演員表演,其所展現的表演效果必然有所不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同演員對戲劇作品中人物情感的認知不同,導致其最終展現的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異。鑒于此,為塑造出更加立體飽滿的人物形象,更精準地表達戲劇作品的情感,演員應當對戲劇作品展開深入探究,繼而充分把握戲劇人物的情感。
第一,結合戲劇人物語言、心理活動,把握人物情感。在探究戲劇作品的過程中,演員可綜合分析戲劇人員的語言、心理活動等,繼而結合這些內容對人物情感進行合理評價。在此過程中,既要關注戲劇人物的口頭語言,又應關注人物的肢體語言,繼而依據人物的肢體語言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充分把握戲劇人物的情感[4]。例如,在戲劇作品《轅門斬子》表演中,當主人公楊延昭在斬兒子楊宗保時,就應表現出明顯的情緒波動。為準確表達主人公的情感,要求演員在實際表演中充分把握人物的情緒轉變。
第二,結合戲劇人物角色,把握人物情感。一般在戲劇表演中,不少角色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演員在日常表演中應當有意識地歸納總結相關人物角色,進而幫助自身更好地把握人物情感。例如,演員可通過閱讀歷史書籍、觀看其他戲劇表演等方式,全面總結不同歷史背景下不同人物角色的共同特征,進而在戲劇表演中表達人物情感時做到游刃有余。另外,演員在日常表演中,還應當有意識地關注人物的情感變化,并在日常表演中靈活轉變自身情感。對此,演員在深入探究戲劇作品的過程中,不僅要依據劇情的發展進行分層處理,還要結合戲劇人物的情緒轉變進行分層處理,了解人物情緒轉變的相關影響因素,盡可能將自身代入戲劇人物所處的故事情境中,充分把握人物的情感。
3.2 模擬劇情場景,增強情感表達能力
戲劇表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這要求戲劇演員立足于生活實際,依托舞臺表演實現對戲劇作品的完美呈現。為實現理想的表演效果,演員有必要開展反復的劇情場景模擬,通過與戲劇作品主題思想的不斷融合,增強情感編導能力,進而更好地塑造戲劇人物形象。在戲劇作品中,各個人物均有自身獨特的性格特征,倘若演員沒有做好準備工作,了解自身扮演的角色,則勢必對最終的表演效果造成不利影響。鑒于此,為形成對戲劇人物更深刻的認識,找到自身與角色之間的共通之處,應當在劇情場景模擬中不斷練習,更好地走近人物,全方位表達人物情感,更為精準地塑造人物形象,使戲劇表演更具表現力[5]。
例如,在戲劇作品《李爾王》表演中,主人公李爾王被驅逐這一橋段尤為精彩。在該橋段,李爾王對人心險惡有了深刻的認識,并陷入無比悲傷的情緒中,對自己的未來感到十分迷茫。該種夾雜著辛酸、沮喪的情感,需要演員不斷揣摩磨煉,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演繹效果。在實際表演中,大多數演員往往很難將其表現到位,不論是臺詞節奏還是人物神情等,均難以與劇中人物相契合,這顯然難以滿足觀眾的觀看需求,也進一步體現了情感表達在戲劇表演中的重要性。因此,戲劇演員必須明確認識到情感表達能力是自身應必備的一項能力,要想完美詮釋戲劇人物,就必須不斷增強自身的情感表達能力。
3.3 借助外物刺激,把握內心情感
戲劇表演需要有機融合各式各樣的表演技巧。在情感表達中,戲劇演員應當有意識地發揮外物對自身的刺激作用。外物刺激既可以是舞臺燈光、背景音樂,又可以是一個動作等,利用好這些外物刺激,可以幫助演員迅速融入自身扮演的人物中。在戲劇表演中,演員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要與其他人物扮演者協同推進故事情節及塑造人物形象,由此要求演員調動自身的情感,以更好地與其他演員協作。情感表達作為戲劇表演的基礎,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演員內心情感的影響,在合理的外物刺激下,可助力演員的情感依據劇情發展發生變化,可使演員的表演更加生動形象、人物更加立體飽滿,從而使觀眾獲得良好的觀看體驗[6]。另外,在戲劇表演中,演員還應當提高對自身臺詞功底的重視度,實時調節自身的音色、語調等,以此向觀眾展現自身所扮演人物的復雜情感。不僅可采用平靜說話、聲嘶力竭的語言表達方式,還可通過放慢語速、強化臺詞中某個字詞等方式,詮釋人物的心理轉變,使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4 結語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面對商業經濟模式的沖擊,戲劇表演行業在實際發展中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為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戲劇演員必須提高對戲劇表演中情感表達的重視度,巧妙應用各種情感表達技巧來強化戲劇表演效果,并依托表演豐富戲劇內涵。基于此,演員在戲劇表演中應當仔細揣摩戲劇作品創作者的思想感情,適當融入個人情感,不斷模擬創設合理的情境,深化自身的情感體驗,進而推動自身與戲劇人物充分融合,塑造出立體飽滿的人物形象,更好地展現戲劇的藝術魅力,助力戲劇表演行業有序健康地
發展。
參考文獻:
[1] 薛景文.淺析影視戲劇表演中的感情表現技巧[J].戲劇之家,2019(9):125-128.
[2] 馮傳勝.戲劇表演潛臺詞對塑造人物形象的價值意義[J].黑河學院學報,2020,11(8):154-156.
[3] 劉楊.視覺動作:戲劇表演中演員情感動作與臺詞的巧妙融合[J].藝術品鑒,2019(8):161-162.
[4] 徐舸.淺談戲劇表演中臺詞節奏與內心情感的聯系:以話
劇《家》對白片段為例[J].戲劇之家,2018(24):24.
[5] 李冠,趙婉君.基于戲劇表演中臺詞的節奏與情感表達有關思考[J].鴨綠江,2020(12):95.
[6] 熊磊,林晶.基于話劇表演中臺詞與演員情感動作的有效融合分析[J].文淵(中學版),2021(3):88-90.
作者簡介:馬陳雨(2000—),女,貴州遵義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戲劇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