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祎,王繼紅,郭耀玲,王璋琳,余小柱
(平頂山學院,河南平頂山 467000)
臨床溝通能力是指在以患者為中心的現行醫療模式下,護士為促進患者疾病康復、恢復和維持其健康需求,與患者及其家屬或其他醫務人員進行信息交流的能力[1]。溝通能力是護士必須具備的基礎技能,臨床溝通能力越強,就越有利于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有利于促進患者治療效果的提升,構建積極的人文關懷氛圍。但是由于當前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護生在臨床實踐中面對溝通時,常出現自信心不足、專業知識不足、缺乏應對特殊患者的溝通技巧等問題[2]。尤其是在臨床工作繁忙、緊急救護的情況下,醫護人員所面對的危重患者多、突發事件多、社會矛盾集中、護患溝通建立時間短,醫護人員特殊的工作性質決定了護患關系的復雜性和不穩定性。本研究針對情境模擬教學應用于護生的教學中對護生臨床溝通能力的影響進行調查,報告如下。
選擇了我院2個班級的124名護生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班級的不同將其分成實驗組(n=61)和對照組(n=63)。實驗組中男性5例,女性56例,平均年齡為(19.52±0.61)歲,對照組中男性5例,女性58例,平均年齡為(19.27±0.33)歲,兩組護生年齡、性別、入學成績和已學課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學生護理學基礎課程的授課教師相同。
護理學基礎課程包括理論課程與實訓課程,理論課程與實訓課程學時比為1∶1。
對照組護生按照我校人才培養方案要求采取常規教學法,包括但不限于案例教學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角色扮演等。
實驗組護生所接受的是在常規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采取基于Calgary-Cambridge溝通指南的情境模擬教學法。選取教學內容中適合進行溝通訓練的章節,創設情境,將規范化的溝通流程融入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活動,主要包括了理論教學、教學資源的應用、案例情境編寫、角色模擬。
理論教學:基于Calgary-Cambridge溝通指南,對護患沖突協調、社交性溝通、治療性溝通等理論知識進行講解;指導學生學習Calgary-Cambridge溝通指南的溝通程序,包括開始會談、收集信息、提供訪談結構、建立關系、解釋和計劃、結束會談六個項目,使學生熟練掌握溝通流程,做到規范化溝通。
教學資源的應用:將紀錄片、影視劇、熱點新聞、臨床醫護典型事件等與護患溝通相關的資料進行展示,包括問診、查房、導診、診療、急救、死亡、技術操作、心理護理等方面的內容,讓護生在觀看的過程中能夠思考在具體情境中如何與不同文化背景、性格特征的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效溝通。讓學生在觀看后對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溝通技巧、溝通原則進行內化,并在相互探討的過程中提高臨床溝通技能。
案例情境編寫:在使用教學資源后,鼓勵護生結合自身的知識儲備和資源內容,編寫與臨床護患沖突協調、治療性溝通、倫理困境抉擇等內容有關的劇本。要求劇本根據真實事例改編,劇本中需要包含患者、患者家屬、護理人員。在改編的過程中,護生可以加強對臨床溝通能力的了解,認識到溝通能力的重要性,這在提升護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激發其自主學習的熱情,使學生主動將溝通知識轉化為臨床溝通技能。任課教師根據溝通重、難點,結合真實事件補充另一部分的情景案例,形成一個情景案例庫[3-4]。
角色模擬:依托實訓室及附屬醫院進行情境創設,讓學生以5~7人組成1個小組,并將編寫的劇本進行真實演繹,在演繹的過程中,扮演護理人員的學生必須嚴格執行Calgary-Cambridge溝通指南中的相關內容(護理指導、沖突協調等)。在小組成員演繹的過程中,其他學生和教師共同觀看,并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在相互探討的過程中完成教學活動。
對比兩組護生培訓前后的溝通能力和溝通觀察分數。
溝通能力:對護生的臨床溝通能力進行評定,調查問卷包含六個方面,護生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進行自評,總分140分,分值越高說明臨床溝通能力越強。
溝通觀察:由教師對護生的溝通行為進行評價,評價量表包含了7個方面,每一個維度的最高分為10分,分數越高說明護生的溝通表現越好。
使用SPSS22.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其中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護生敏銳傾聽、確認患者問題、共同參與方面的評分與培訓前相比有所提高,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護生培訓前后溝通能力的對比(±s)

表1 兩組護生培訓前后溝通能力的對比(±s)
項目 實驗組(60例) 對照組(61例) t值(培訓后)P值(培訓后)培訓前 培訓后 培訓前 培訓后建立和諧關系21.15±2.36 23.32±3.21 21.09±2.17 21.15±3.21 3.701 <0.05敏銳傾聽18.54±3.05 20.61±2.72 18.63±3.06 19.76±2.51 1.787 >0.05確認患者問題17.02±2.13 18.51±2.83 17.15±2.01 17.18±2.66 2.664 >0.05共同參與13.07±2.33 14.65±1.79 13.67±2.45 13.87±1.25 2.783 >0.05傳遞有效信息10.18±2.19 11.23±1.87 9.82±2.14 10.03±1.92 3.482 <0.05驗證感受17.33±2.54 18.72±1.52 17.48±2.64 17.69±2.14 3.048 <0.05
兩組護生溝通觀察分數對比,具體數據見表2。
表2 兩組護生溝通觀察分數對比(±s)

表2 兩組護生溝通觀察分數對比(±s)
組別例數服務行為實驗案例設計信息收集理解患者解釋行為關系發展沖突協調8.19±0.46對照組 60 8.16±0.45 8.27±0.54 8.36±0.48 8.19±0.61 8.26±0.63 8.19±0.51組 61 7.56±0.54 7.82±0.36 7.78±0.54 7.82±0.52 7.81±0.62 7.67±0.65 7.74±0.72 t值 — 6.634 5.402 6.241 3.593 3.960 4.891 4.089 P值 —<0.05<0.05<0.05 <0.05 <0.05<0.05<0.05
Calgary-Cambridge溝通指南是一種系統化且實用性較強的臨床溝通指南,是以患者為中心,在開始會談時需要構建和諧的氛圍,然后確定患者的就診原因,并通過詢問的方式收集患者的相關信息,探究患者的真實想法,并給患者提供正確的信息量和信息類型,取得患者的理解,讓患者參與到選擇和治療中,然后結束會談[5]。傳統的溝通模式只注重完成獲取疾病信息的任務,使溝通的過程顯得簡單。由于Calgary-Cambridge會談指南確立了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以及強調護生與患者互動的過程,護生在溝通過程中更能關注患者語言和行為所表達的心理和情緒反應,能夠站在患者和家屬的角度思考問題,使整個溝通過程更具人文關懷精神,患者愿意參與到治療和護理的共同決策中,改善了護患關系,增進了雙方的了解,這將護患溝通轉化為系統的流程化模式,有利于護生的記憶和實踐。
本研究在情境模擬教學中,通過給護生提供真實體驗和感受的情境,讓護生在體驗的過程中融入案例角色,學會溝通技巧的運用并反思自我的不足,在真實的訓練中提高臨床溝通能力。實驗組護生經過培訓后,在建立和諧關系、傳遞有效信息、驗證感受方面的分值高于對照組,實驗組護生溝通行為觀察7個方面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說明了基于Calgary-Cambridge溝通指南的情境模擬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護生的溝通能力,但是這種教學模式對教師的專業素養有一定的要求,要求教師需要掌握高水平的護患溝通技巧并具備一定的現場指導能力,因此需要更多師資力量的支持,學校應給予教師相應的學習機會,以切實提高教師的溝通能力培訓效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中國醫院協會發布的《患者安全目標(2014—2015)》明確提出,要加強醫護人員的有效交流,健全醫療機構的交接機制,降低醫護人員的交流差異。情境模擬教學與此主題相吻合,優勢開始顯現。情境模擬教學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類似于醫院的安全環境,學生可以在一個具體的情境中不斷地進行練習,有助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鞏固,能更好地適應醫療條件。此外,情境模擬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它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體的急救個案在提高學生的交流技巧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研究旨在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設計出各種生動、逼真的“意外”場景,測試學生的交流能力。實驗組的同學充分發揮了情景模擬的優勢,重現真正的工作場景,從而增強了護生的交流和實際操作能力。
由于護理教育的模式比較單一,在情景模擬中護生的臨床經驗還是很少。學習內容與實際工作有一定的差異,參加活動的學生積極性較低,因此,護理學生的交際技能很難得到有效提高。因而有學者將護理學生安排到醫院工作,學生參與一些實際的活動以此獲取經驗。有些科研人員會組織護理學生參加醫療服務,其業務包括導診、處置、陪檢、送愛心等。在實際的醫療服務中更多地體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讓護生能更好地掌握從學校理論中學到的有關護士禮儀培訓、醫院環境的介紹、與病人和家人交談和傾聽的技巧。臨床護理實踐為護理學生創造了多種實際工作環境,也創造了多種形式的溝通機會,在導師的指導和協助下,學生通過理論—實踐—反思—總結的方法,反復練習和思考,實現螺旋上升式學習。護生在與病人及其家人的交流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以護生所學的理論知識為基礎,開展健康教育,普及科普知識,不但可以提高護生與病人的交流技巧,還能提高他們的職業滿意度。此外,在志愿者隊伍的幫助下開展職業社會實踐活動,對護生交流技能的提高也有明顯效果。學校要按照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活動的內容、范圍和注意事項以及普通的門診服務,讓護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協助病人和病患家屬解決問題。
Calgary-Cambridge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自我反省,護生既進行對別人的評估,也進行對自己的評估,還能激發護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護生的思維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對護生交流技巧的提升有很大幫助。
基于Calgary-Cambridge溝通指南的情境模擬教學是一種流程化、規范化的溝通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護生的臨床溝通能力,值得在護理專業其他課程和臨床教學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