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許林玉
麻疹曾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疾病,過去每年要奪走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塞繆爾 ? 卡茨(Samuel Katz)是麻疹減毒疫苗的主要研發者之一,麻疹疫苗幫助大幅減少了該疾病的死亡人數。2022年10月31日,卡茨在位于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教堂山的家中去世,享年95歲。
1927年5月29日,卡茨出生于美國新罕布什爾州。1945年,他加入美國海軍,此前已在達特茅斯學院學習了一年。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他被派往圣地亞哥的一家醫院工作,這激發了他對醫學的興趣。之后,他回到達特茅斯學院,在那里完成了本科學業,還在1950年完成了為期兩年的臨床前課程。接著,他入讀哈佛大學醫學院,并于1952年畢業。卡茨隨后留在波士頓,在該市各大醫院進修、接受培訓。
1955年,也即卡茨擔任實習住院醫師的第三年,小兒麻痹癥席卷了整個波士頓地區。當時,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準了一種針對這種疾病的疫苗,但尚未將其推廣使用。面對眾多罹患疾病的孩子和憂心忡忡的父母,卡茨和其他醫生不得不晝夜工作,天黑之后用手電筒照明繼續工作。這段經歷之后,他開始致力于兒科傳染病事業。
而就在此前一年,居住于波士頓的病毒學家約翰 ? 恩德斯(John Enders)因分離出脊髓灰質炎病毒而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當小兒麻痹癥暴發事件有所緩和時,卡茨與他取得了聯系,希望加入波士頓兒童醫院的恩德斯實驗室,以開發麻疹疫苗。
卡茨與其同事用麻疹病毒感染了一些小雞,并成功地將病毒載量減弱。由于病毒在雞體內不能大量復制,每次感染新宿主后就會變得更弱,直到病毒引發免疫反應,最終不會出現任何癥狀或導致活躍的病毒感染。20世紀50年代末,他們開始對人體進行試驗,該疫苗成功地在患者的血液中誘導出抗體,而且沒有出現被病毒感染的癥狀。
1960年,恩德斯、卡茨及他們的同事將科研成果發表,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同年,卡茨開始在尼日利亞試驗這種新疫苗,那里的麻疹死亡率遠高于美國。他為數百名兒童接種了該疫苗,并且獲得了成功,疫苗也因此獲得了許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該疫苗完全有效。1963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準了該疫苗。
1968年,卡茨研發的疫苗被一種更弱、副作用更溫和的疫苗取代。同年,他成為杜克大學醫學院的兒科學負責人,致力于開發針對各種病毒性疾病的疫苗,如小兒麻痹癥、風疹、流感等病毒性疾病的免疫接種方案。1990年,他辭去杜克大學的行政職務,轉而與其第二任妻子、免疫學家凱瑟琳 ? 威爾弗特(Catherine Wilfert)一起,專注于兒童艾滋病問題的研究。
除了在杜克大學的公務外,卡茨還將其大部分時間用在美國及全球各地推行兒童免疫接種上。1977年,卡茨加入兒科傳染病協會。從1982年到1993年,他還擔任美國疾控中心的免疫接種顧問。
1999年,卡茨代表美國兒科學會和美國傳染病協會在國會發表證詞,當時政府改革委員會正就是將疫苗接種作為強制規定還是個人選擇進行辯論。他提請立法人員注意,在兒童普遍接種疫苗之前,世界是怎樣一番景象。他說:“幸運的是,現在大多數年輕的父母都不會像我一樣,要經歷因各種疾病造成的恐懼,如小兒麻痹癥導致的鐵肺和拄拐,麻疹導致的腦炎,乙型流感嗜血桿菌引起的腦膜炎,先天性風疹誘發的耳聾、失明和腦損傷,以及新生兒極高的破傷風死亡率。還有一些其他傳染病,也已經銷聲匿跡——我們真的很幸運。”
資料來源 The Scient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