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金蒙, 秦 潔, 閔 英, 吳大海, 束美燕, 閆洪琦
1.中國醫科大學,遼寧 沈陽 110001;北部戰區總醫院2.耳鼻咽喉頭頸外科;3.口腔內科,遼寧 沈陽 110016
有研究報道,睡眠臥位會影響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患者呼吸障礙的嚴重程度[1-3]。因此,有學者提出通過改變夜間睡眠姿勢或改變頭部與頸部軸線關系來降低OSA相關癥狀帶來的負面影響[4-6]。有研究報道,仰臥位睡眠對OSA的損害比側臥位有所加重,建議OSA患者在一般治療上采用側臥位睡眠[7]。但側臥位包括左側臥位與右側臥位,現有對比不同側臥位睡眠相關研究較少,且基于OSA嚴重程度不同而結果不一[8-10]。本研究旨在探討睡眠臥位對OSA患者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pnea hypopnea index,AHI)及氧減指數(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ODI)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北部戰區總醫院睡眠醫學中心自2013年7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369例行整夜多導睡眠監測的OSA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18歲;AHI≥5次/h;總睡眠時間≥240 min;仰臥位、左臥位、右臥位睡眠時間均≥30 min;睡眠監測數據完整。排除標準:合并鼻部疾病、肺部疾病、高血壓疾病、其他睡眠障礙;嚴重神經肌肉疾病;精神類疾病、數據殘缺無法分析。根據AHI將患者分為輕度組(5≤AHI<15,n=82)、中度組(15≤AHI<30,n=89)、重度組(AHI≥30,n=198)。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 收集并比較3組患者年齡、性別、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記錄并比較3組患者不同臥位下AHI、ODI。

2.1 3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3組患者男性比例、年齡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中度組、重度組患者BMI均高于輕度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重度組患者BMI高于中度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2.2 3組患者不同臥位下AHI、ODI比較 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患者左臥位、右臥位AHI、ODI均低于仰臥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患者左臥位AHI、ODI均高于右臥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OSA發病機制較為復雜,上氣道阻塞為其發生的重要原因[11-12]。有研究顯示,阻塞多發生在口咽及腭咽區,因該區域多為肌肉、韌帶及軟組織,缺乏骨性支撐,且舌體及軟腭位于腭咽氣道前,仰臥位時受重力作用易發生塌陷[13-15]。有研究顯示,受重力作用影響,OSA患者機體體液發生了轉移,仰臥位時液體積聚致使頸部軟組織體積增大,軟組織向上氣道移動,壓迫上氣道,上氣道橫截面積減小、狹窄、阻塞,夜間睡眠過程中易發生呼吸暫停、低通氣,導致AHI及ODI升高[16]。AHI作為客觀評判OSA嚴重程度的“金標準”,主要反映整夜睡眠狀態下呼吸暫停及低通氣發生情況。ODI作為低氧血癥的良好指標,能客觀反映低氧血癥發生次數。因此,了解OSA患者睡眠臥位下AHI及ODI的變化對其治療及管理至關重要。《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多學科診療指南》推薦OSA患者在一般治療中以側臥位睡眠[17]。有研究報道,側臥時肺容積的增加可改善氣管牽引力,氣管牽引力的增加,會降低上呼吸道周圍組織壓力、口咽部臨界關閉壓力及上呼吸道塌陷性[16]。
本研究結果顯示: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患者左臥位、右臥位AHI、ODI均低于仰臥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患者左臥位AHI、ODI均高于右臥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左、右臥位時上呼吸道結構重力方向改變,上氣道擴張肌能有效硬化或擴張,咽部擴張肌的功能及有效性得到改善,可減少呼吸暫停及低通氣的發生,降低AHI及ODI水平[16-17]。本研究結果顯示,3組OSA患者右臥位時AHI及ODI均為最低。從解剖學角度來看,受人體心臟絕大部分位于左側的影響,右臥位可減輕心臟壓迫,有利于機體血液回流及氧合,利于機體氣體交換。此外,基于患者在3種不同臥位下的AHI及ODI下降程度,仰臥位到左臥位時中度組AHI及ODI、仰臥位到右臥位時中度組AHI及ODI、左臥位到右臥位時重度組AHI及ODI下降程度均為最大。這一結果提示,可能受機體肥胖影響,仰臥位時鼻阻力增加、鼻氣流減少,影響了上氣道的穩定性。有研究表明,肥胖患者鼻阻力較正常BMI者高[18]。本研究369例OSA患者中,肥胖者(BMI≥25 kg/m2)占比80.2%,中度組、重度組中肥胖者占比高達56.7%。仰臥位時肥胖患者鼻阻力顯著增高,加劇上氣道阻塞的發生[19-21]。由仰臥位到左臥位到右臥位變換時,中度、重度OSA患者鼻阻力的降低、上氣道穩定性的增加,有利于患者的通氣及換氣。
綜上所述,相較于仰臥位與左臥位,采用右臥位睡眠對OSA患者更有益,且中度、重度OSA患者受益可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