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依旋 夏振熙



發明背景:
眾所周知,午睡有很多好處。對于學生而言,午睡可以消除疲勞,使學生在下午精力充沛,上課注意力更加集中,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午睡非常重要。
在株洲,下半學期與上半學期氣溫較低,午睡需保暖。而中午在教室里,同學們都是趴著睡,帶的小棉被不能嚴實地裹住身體,保暖性差,也不好收納。于是,我們決定設計理想的午睡保暖被。
研究過程:
1.采訪同學
我們列出幾個關于午睡被的問題,在班上采訪同學,聽聽他們的想法。
列出的問題如下:你們覺得午睡用的被子有哪些缺點?你們想要什么樣的午睡被?
2.繪制設計圖
在老師的協助下,我們梳理同學們的想法,大膽構思,繪制了午睡被的設計圖,午睡被的款式類似外套,上面有條紋,條紋處能發熱。
經過討論,我們發現,如果按照設計圖制作午睡被,那么往午睡被嵌入加熱片后,午睡被就不好收納,使用起來也不方便。在跟老師探討后,了解了抱枕被子方便收納,收起來后可當枕頭,展開后又是被子,而且保暖,據此,我們對午睡被設計圖進行了修改。
3.制作作品
根據設計圖,我們請裁縫師傅幫忙,制作出小學生多樣式便攜發熱午睡被。這種午睡被以充電寶作為電源,多個地方裝有發熱片,同學們午睡時可以根據需要使午睡被緊貼頸部、背部或腹部的地方發熱。
我們將小學生多樣式便攜發熱午睡被裹在身上,發現上身效果不太好,不合身。為了更保暖,我們決定在午睡被上增加帽子和手套,于是更換布料,對午睡被進行了改進。
改進后的小學生多樣式便攜發熱午睡被上身后還是不美觀,而且胸口處未完全包裹,珊瑚絨面料雖然保暖卻沒有型。在家長、老師以及裁縫師傅的幫助下,我們又對作品進行改進,做出了最終成品。
作品功能:
小學生多樣式便攜發熱午睡被依靠內置的發熱片發熱,溫度可以通過開關進行控制。我們在試用時用溫度計測量溫度,亮紅燈時最高溫度達45 ℃,平均溫度為40 ℃,略高于人體溫度,使用起來安全。
這種午睡被款式可變,既可以作為被子蓋在身上,又可變換成睡袋穿在身上。不用時,可以折疊收納成抱枕。而且,這種午睡被上面有一根帶子,可用來手提,使被子攜帶更加方便。
創新點:
1.小學生多樣式便攜發熱午睡被可以蓋或穿在身上,靠里面的發熱片發熱,保暖性好。
2.作品發熱時平均溫度和最高溫度略高于人體溫度,使用起來安全。
3.款式多變,易于收納且方便攜帶。
4.使用方便且可持續使用。將充電寶作為電源,每天只需要將充電寶充滿電即可。
指導老師? 石珍
老師推薦:
作者細心觀察,從滿足生活中的實際需求——同學在教室里午睡的保暖問題入手,繪制作品圖,制作作品并一次又一次地改進,直至完成最終的成品并試用,展現出超強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堅持的精神尤其可貴。
作品小學生多樣式便攜發熱午睡被雖簡單,但是環保安全、款式多樣、保暖性好,是一款非常適合小學生使用的被子,可大力推廣至各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