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晶

今年1月8日,為期4天的2022年國家醫保談判工作正式落下帷幕,相比前兩年,參與本次醫保談判的藥品數量明顯增多。1月18日,國家醫保局根據談判結果印發最新調整后的醫保藥品目錄,本次調整后有111個新增藥品進入目錄,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精神病等慢性病用藥56種,腫瘤用藥23種,抗感染用藥17種,罕見病用藥7種,新冠肺炎治療用藥2種,還有其他領域的用藥6種,通過醫保談判,藥品平均降價了60.1%。新冠治療藥、腫瘤藥慢性病用藥、罕見病用藥、兒童用藥等領域的保障水平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據悉,新版目錄將于3月1日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談判的147個目錄外產品中有121個談判成功,總體成功率達82.3%,創下歷史新高。對于藥企來說,這意味著它們進入醫保的決心在增強;而對于廣大患者來說,這是一大“福音”。正如國家醫保談判代表唐慧琳所說,“藥只有用到了患者身上,發揮出了療效,價值才不會被低估”。
01兩大新規首次實施
因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原定于去年年底舉行的2022年國家醫保談判被推遲到今年1月5日至8日舉行。在為期4天的談判中,每天的側重點有所不同。首日側重抗病毒、呼吸類、麻醉類藥品;第二天側重心血管、骨科及免疫疾病類藥品;第三天側重于罕見病和腫瘤領域,這也是本次談判的重點之一;最后一天的談判則以中成藥為主。
今年,國家醫保談判首創了兩個新規則備受關注。“簡易續約”是其一。2022年6月29日,國家醫保局發布《談判藥品續約規則》,明確了獨家品種簡易續約規則。簡單來說,“簡易續約”是指協議于2022年12月31日到期,同時滿足獨家藥品、本協議期基金實際支出未超預算200%等5項條件的藥品,可以進行簡易續約,續約有效期為兩年。有專家指出,“簡易續約”有助于簡化談判流程,提高續約效率。這對于藥企而言是一項重要的利好。
“非獨家藥品競價”是本次醫保談判的另一項新規。“非獨家藥品競價”是指藥品通過競價納入藥品目錄的,取各企業報價中的最低者作為該通用名藥品的支付標準。如企業報價低于醫保支付意愿的70%,以醫保支付意愿的70%作為該藥品的支付標準。這就意味著,如果某一家參與“非獨家藥品競價”的藥企報價更低,其他藥企也會以低價進入醫保。
02罕見病藥物是重點
自2018年以來,國家醫保局通過談判已經將19種罕見病藥品納入醫保藥品目錄,平均降幅達到了52.6%。尤其是在2021年醫保談判中,渤健公司研發生產的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癥(SMA)的藥物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從70萬元,針被談至3.3萬元/針,被人們稱為“靈魂砍價”,當時國家醫保局談判代表張勁妮的發言“每一個小群體都不該被放棄”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在本次醫保談判中,抗癌藥、罕見病藥依然是重點,有6款PD-1抗腫瘤藥、19款罕見病用藥參與談判,包括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癥、法布雷病、戈謝病、多發性硬化等罕見病的藥品。“靈魂砍價”在此次談判中也再次出現。國家醫保談判代表唐慧琳就治療SMA的藥品利司撲蘭口服溶液用散與藥企談判時,經過幾輪報價,藥企代表認為自己的藥品價值被低估,唐慧琳說:“藥用到了患者身上,價值就不會被低估。如果沒有用到患者身上,再好的藥、再貴的藥都沒有用,那就相當于放在庫房里或者生產線上。藥只有用到了病人身上,在病人身上起到了療效,才是你們藥企的價值所在。”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談判取得成功。最終,該藥品以3780元的價格進入國家醫保目錄,而此藥上市初期的價格為6.38萬元/瓶,降幅達到了94%。
唐慧琳表示,她曾經在醫院臨床一線工作,后來被調到醫保部門工作。她說:“我曾經面對面地接觸過SMA患兒,親眼目睹了疾病帶給他們身心的傷害。作為一個醫保人,我有責任和義務幫助他們減輕醫療負擔。”
03創新藥成為“新星”
在最新的醫保藥品目錄中,多個獲批上市不久的國產重磅創新藥在列,這意味著創新藥進入醫保目錄的速度在加快,國產創新藥成為當之無愧的“新星”。比如,由亞盛醫藥自主研發上市的中國首個且唯一獲批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劑奧雷巴替尼,對BCR-ABL以及包括T315I突變在內的多種BCR-ABL突變體有突出效果,填補了國內臨床空白;由恒瑞醫藥研發的羥乙磺酸達爾西利片是首個國產的CDK4/6抑制劑,其重磅Ⅲ期研究DAWNA系列100%納入中國人群,真實呈現了中國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數據;由羅欣藥業研發的替戈拉生片是中國首款自研的鉀離子競爭性酸阻滯劑(P-CAB),服藥后30分鐘迅速起效,抑酸效果持久,將酸相關性疾病的治療帶入了新的階段……
有專家預測,創新藥納入醫保后,進院提速,且醫保藥還有望通過“雙通道”政策進入院外藥房,實現快速放量,這將大幅提升創新藥的可及性,同時降低患者的經濟負擔,這是醫保為老百姓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獲益。
當然,創新藥加快進入醫保目錄仍需要客觀看待,并不是說創新藥價格越低越好,價格越低意味著創新能力可能會被扼殺,未來在某些領域,企業會缺乏研發能力和資金動力進行創新投入,缺乏創新積極性。有創新藥藥企代表表示,“首先藥企自己要能夠活下來,如果藥企生存困難,最終患者也難以獲益。把價格控制在醫保認為的合理范圍內,在創新行業里擁有話語權,更為關鍵。”而對于國家而言,在通過醫保談判實現創新藥降價的同時,如何推動行業可持續性發展也將成為重要方向。
總的來說,此次醫保目錄調整主要是放寬了國家集中帶量采購中選藥品、國家基本藥物以及說明書適應癥發生變化藥品的醫保支付范圍,大幅提升藥品可及性和用藥公平性。下一步,國家醫保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將狠抓新版目錄落實落地,著力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用藥保障水平,切實減輕群眾看病就醫的負擔。
本文部分資料來源于《醫藥經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