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琴 田冀萍 劉英英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思維能力;培養
敏捷的思維是學習的關鍵,語言是人思維活動建立的基礎。所以,思維的鍛煉與英語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挖掘學生的思維潛力,借助各種教學手段對他們的思維能力進行有效開發,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
在英語學習中,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關鍵,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小學英語不是課本知識的簡單相加,而是通過課本知識作為基礎向外延伸,延伸的這個過程英語思維起著關鍵作用,需要做到將課內與課外知識融會貫通,進行一個語言思維調動的過程。因此,只要英語思維得到培養并靈活地運用,學生在英語這一科目中將會獲得重大突破,而思維也將成為學習效率提升的中流砥柱。英語是一門語言豐富的學科,教學活動中充分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各方面能力。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資源,以學生為主體,創設更加豐富有趣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獲得更加專業的英語學習能力。多媒體等教學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能夠豐富課堂內容,將教學內容以學生更加樂于接受的方式呈現出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教學內容,以促進思維能力的提高,同時提高課堂參與度。
教師應該改變傳統以書本為主的教學模式,更多地將多媒體引入課堂教學。通過多媒體推進高效課堂的開展,多媒體教學符合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富有創造性地學習。刺激各個感覺器官,將視覺、聽覺、情景有效結合起來,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敏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并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多媒體教學的運用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空間、時間的限制,以更加豐富多彩的形式將英語知識展現出來,既能夠加強學生對艱澀知識的理解,又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
傳統教學模式下被動式教學已無法適應新時代教育發展需求,教學過程中應多實施互動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活躍的課堂氣氛有利于激發學生思維,并促進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課堂表現等來不斷調整教學狀態,不是讓學生被動跟教師的教學節奏,而是教師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學,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營造新型的師生關系,為今后的教學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師生之間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應善于多實施互動教學,為學生的思維發展創設有利的環境,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設置問題,是培養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以問題引導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探究,引導其主動思考問題,既能夠更加深入地掌握學科知識,還能夠有效促進思維能力的培養。小學英語教師在備課時,需準備幾個教學問題,在恰當的時候拋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并鼓勵學生大膽回答,通過學生的回答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能夠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足之處,也能夠通過學生的課堂表現及時調整教學狀態。教師可設置小組合作探究,每當提問的時候小組成員積極舉手回答,并記錄下學生的回答次數以及回答的正確程度,展開小組內的評比,對回答次數多或者回答正確率高的小組給予獎勵,以提高同學們的參與積極性,不斷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營造班級內部良好的教學環境。
閱讀英語文章是培養學生思維的有效方式,教師在教學中可利用英語文章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閱讀中,要注重設置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從而有效提高閱讀效率,還能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還可設置小組討論,設置開放性的問題,鼓勵學生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并要求學生對文章進行歸納總結,為同學講述自己的閱讀感受,對閱讀量積累和詞匯積累大有裨益。小學是學生英語思維進一步培養的重要階段,閱讀可以啟發他們的文化素養、刺激他們文學感官、培養或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閱讀思維是小學英語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做閱讀題中的理解能力、知識運用能力以及表達能力與他們閱讀思維的高低息息相關。
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培養閱讀習慣。做得多、讀的多,英語思維也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到達一定高度時,兩種思維模式自然就融會貫通了,學生的英語思維自然而然就培養出來并能得到有效的鍛煉。
參考文獻:
[1]毛曉霞.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策略[J]遼寧教育,2021(21):73-74.
[2]谷華.小學生英語思維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J].教書育人,2020(28):69.
(作者單位:山西省孝義市府東街小學 王曉琴 田冀萍 劉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