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倩 徐思 呂詩晴 狄文
隨著宮頸癌發病率的升高以及發病年齡趨于年輕化,HPV也逐漸出現于大眾視野并被人們所熟知。在婦科門診,我經常會遇到一些特殊的HPV感染者—孕媽媽或進行備孕檢查的女性,她們帶著HPV陽性的檢查結果和一肚子的擔憂、疑慮前來咨詢:“這次檢查發現了HPV感染,我還能正常備孕嗎?”“懷孕期間發現了HPV感染,寶寶會不會受影響啊?”“HPV陽性,我還可以順產嗎?”……
別急,今天的文章就為諸位孕媽媽答疑解惑,談談孕期發生HPV感染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應對方法。
問題一:HPV是什么?
HPV全稱為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是一種常見的性傳播病毒,易感染人類表皮和黏膜鱗狀上皮,其在有性生活的女性中感染率達70%~80%,大部分HPV病毒攜帶人群可通過自身免疫功能清除體內的HPV;但是,仍會有部分人群因免疫力下降等原因無法實現自我保護,導致HPV持續感染進而引起生殖器尖銳濕疣、癌前病變甚至子宮頸癌等一系列病變,嚴重威脅女性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明確,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等13種高危亞型的感染與癌前病變顯著相關。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持續性感染是導致女性宮頸癌的一大元兇,低危型HPV感染則可能引起生殖道濕疣。
問題二:HPV感染對孕媽媽有什么影響?
有研究表明:全球妊娠期女性HPV感染率高達30%,尤以妊娠中晚期感染更為多見。這是因為:在妊娠期,為保證胎兒的正常存活,母體免疫功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且孕婦體內雌孕激素等明顯升高,會抑制母體免疫應答,從而使孕婦抗病毒感染能力降低,抵抗力下降,感染HPV的風險增加,HPV復制也更活躍。另外,妊娠期盆腔血供豐富,陰道分泌物增多,潮濕環境也為HPV侵襲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發生HPV感染后,若不及時治療,將會引發病變,比如:
(1)尖銳濕疣:妊娠期HPV感染易使下生殖道患尖銳濕疣。妊娠期尖銳濕疣的形態各異、數量多、疣體大、增長速度快,容易復發,不易治愈,嚴重者甚至出現巨大尖銳濕疣,阻塞產道,影響妊娠。
(2)遠期各種癌癥風險高:與HPV感染關系最密切的是宮頸癌,除此之外還可能有發生肛門部位病變、口腔和口咽癌、喉癌、復發性呼吸道乳頭瘤病、呼吸道腫瘤、食管癌、皮膚癌等的風險。有研究表明,全世界5.5%的癌癥與HPV感染有關。
(3)生殖道感染:妊娠期高危型HPV感染會破壞合體滋養細胞功能,使陰道內環境遭到破壞,陰道微生態失調,導致妊娠期陰道炎發生率增高。
問題三:HPV感染對母體-胎兒有什么影響?
HPV感染對母體-胎兒的影響主要包括如下兩方面:
(1)增加流產、早產等不良妊娠結局發生風險:有研究指出,HPV感染陰道或宮頸后,可能會促進前列腺素的合成,且由于孕婦機體各方面發生改變,HPV易穿過胎盤屏障進入羊膜腔,從而引發宮內感染,產生大量炎癥因子,引起內源性絨毛膜炎,誘發胎膜早破。另外,HPV可能影響滋養細胞層功能,不利于胚胎著床,進而導致自然流產或早產。但是,也有研究認為:孕期HPV感染并不會增加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
(2)垂直傳播給胎兒:“HPV會不會傳染給孩子或影響腹中的胎兒?”是孕媽媽普遍關心的問題。對此,國外已有少量的嬰兒感染報道,最常見的HPV傳染新生兒的途徑是分娩時的垂直傳播,主要危害為下生殖器及肛門的濕疣。與此同時,研究發現,剖宮產并不能阻斷HPV的垂直傳播—所以,對于分娩方式的選擇,要知道HPV感染或濕疣均不是剖宮產的絕對指征,具體選擇順產還是剖宮產,還是要聽從產科醫生的建議。另外,妊娠期HPV也可以通過羊水、血液、胎盤等途徑傳染給胎兒—母體發生宮內、胎盤內HPV感染后,可以引起胎兒呼吸道HPV感染,導致胎兒缺血、缺氧,誘發胎兒窘迫、胎兒畸形;分娩后,則可誘發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長大后,呼吸道乳頭狀瘤的發病率也明顯升高。除此之外,過早地暴露于HPV,也會對胎兒及新生兒的免疫功能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孕媽媽也不必過于焦慮,因為大部分嬰兒感染HPV后,可在出生兩年內經自身免疫力清除。
綜上,HPV感染對母體-胎兒的影響并不是絕對的,孕媽媽無須過于擔心。
問題四:孕期發現HPV感染怎么辦?
這可能是孕媽媽最關心的問題。首先,心態要放平,戰術上重視,戰略上藐視。如今,HPV感染并不少見,約80%以上的女性一生中都曾經感染過高危型HPV,其中孕期感染率約為24%~30%。但是,絕大部分HPV感染可被免疫系統清除,只有很小一部分會形成持續感染,而這其中又只有極小一部分可能發展為癌前病變或宮頸癌。
對于在孕前期感染高危型HPV的女性,通過TCT(子宮頸細胞學檢查)及陰道鏡檢查排除高級別上皮內病變或下生殖道惡性病變后,可以正常備孕;如果孕前期未做篩查,則可在初次產前檢查時行TCT。一般來說,HPV僅作為輔助檢查而非必要檢查。如果TCT提示ASC-US或更多異常診斷時,則需結合HPV檢查做進一步診斷。
有研究認為,妊娠期HPV感染多為一過性—隨著產后激素水平的恢復以及免疫力的提高,HPV會被及時清除,而癌前病變在產后也有相當高的自發消退率。因此,孕媽媽完全不必過度擔憂。如果發現自己HPV陽性或細胞學篩查結果異常,應當至宮頸疾病科,由專科醫生做進一步的檢查評估。
考慮妊娠期的特殊性,對于細胞學篩查異常的女性,可以進行陰道鏡檢查,以排除宮頸浸潤癌;TCT結果為HSIL或可疑浸潤性病變時,可以進行宮頸活檢術以明確診斷。妊娠期宮頸活檢相對安全。若無宮頸浸潤癌,可以孕期每3個月進行一次細胞學檢查及陰道鏡評估,延至產后6周再進行相應的活檢或治療。至于后續處理的具體方式,則要聽從專科醫生的意見。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對于那些正在備孕中或即將行輔助生殖的女性,若檢查發現了HPV陽性或細胞學異常,還能正常備孕嗎?其實,同孕媽媽一樣,發現問題后需至宮頸疾病科進行陰道鏡檢查,如果排除惡性可能或癌前病變,僅僅是HPV感染,完全可以繼續備孕。
問題五:孕期可以接種HPV疫苗嗎?
這時,有人可能要問另一個問題:孕婦可以接種HPV疫苗嗎?下面,我們就來揭曉謎底。
根據當前研究,不推薦孕婦接種HPV疫苗,因為HPV疫苗在發生性行為之前接種才最具有效力。但是,也有研究表明:接種HPV疫苗后產生的抗體,能通過胎盤屏障傳遞給胎兒,發揮預防胎兒HPV感染的潛在作用。所以,如果接種HPV疫苗期間意外懷孕,不一定必須終止妊娠,建議應在妊娠后再完成剩余HPV疫苗的接種。
最后,希望每一位孕媽媽、準媽媽都可以在醫生的幫助下,安心、安全、順利地度過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