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劉兵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毕胂罅Σ粌H是文學創作的靈感之源,還是學生理解文本、感知世界的關鍵。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想象力的培育至關重要,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還能為學生帶來豐富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诖耍踔姓Z文教師在教學中要營造自由的課堂氛圍,合理拓展教材內容,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以提升學生想象力,助力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想象力培育的重要性
(一)啟發創造性思維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以語言文字為載體,通過對各種語言形式和內容進行加工整理來表現、抒發情感。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可以引導學生走出傳統文本解讀的誤區,以想象力為支撐,幫助學生進行創新思維框架的構建,幫助學生形成獨特的學習方式,從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形成獨立的見解,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豐富情感體驗
想象力作為一項重要能力,是綜合素質的一種表現。初中階段既是學生積累知識的黃金時期,也是一個充滿想象與創造力的關鍵時期。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想象力的培育,有助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對文學作品的深度閱讀,學生能夠理解和感悟其中蘊含的深刻情感,并在豐富的情感驅動下激發強烈的創作欲望,進而將這些情感轉化為靈感或創意,使之成為有意義的思想資源,使學生能產生源源不斷的思考動力,獲得更加積極的心理體驗。
(三)拓展文學意蘊
語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經典名篇,其所展現出來的審美意境往往具有一定的人文性特征。文學作品中的文學意蘊不僅僅體現于作品本身,更多的在于作家筆下人物的形象塑造以及文章背后的精神世界,學生需要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才能真正領會和體會到這種美。這離不開對學生想象力的培育,只有學生具備了良好的想象力,才能夠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內涵,才能更好地發現作者賦予作品的深層含義,并由此展開聯想,最終實現對文學作品的領悟和升華。
(四)提升寫作表達能力
想象力是創作的源泉。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主動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發揮空間。學生學會了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那么他便擁有了“駕馭”語言的力量和技巧,進而能夠更好地運用所學內容傳達信息,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而且,通過想象力的加持,學生在進行寫作表達時可以利用豐富的想象力構建更為生動、更具表現力的語言畫面,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二、語文教學中初中生想象力培育策略
(一)營造自由課堂氛圍,奠定想象基礎
想象力是一個人創造能力和空間架構能力的前提。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時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他們對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理和探索欲望,此時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至關重要,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地引導學生參與豐富的想象力培養活動,可以提升其創造力和思維能力。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自由寬松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并構建完整的認知體系和知識框架,以此提高學生對參與語言實踐的興趣,從而讓學生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和審美享受。
人教版(五四學制)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這篇文章通過描寫濟南冬天的景色,讓讀者感悟到了濟南的冬之美。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自由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自主發表自己對冬天的印象。不同學生對冬天的描述是不同的,有學生認為冬天是冰天雪地、寒氣逼人,而有的學生認為冬天晶瑩剔透,充滿靈性。在自由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思維火花的平臺,使其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從而在自由輕松的氛圍中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在學生描述自己對冬天印象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用擬人、比喻或者排比等修辭手法進行想象力的發揮,將冬天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還能使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在生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懂得欣賞自然美景,從而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做到學以致用,實現對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的目的。而且,多樣的表達形式還能促使學生更為自主地展開學習,最終推動學生想象力的全面發展。
(二)充分利用好課本內容,提高初中生想象力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和前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課本內容,通過巧妙的教學設計,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豐富而又富有表現力的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從而促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發展。因此,教師要選擇富有想象力的教材內容,利用文本材料中豐富的人物性格、曲折的故事情節以及生動的語言描寫等內容引導學生展開聯想,讓學生自由地進行思維碰撞,進而實現思維能力的拓展。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充分挖掘文本材料中的精彩片段,讓學生對其中的細節進行深入思考并展開豐富的想象。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文本材料的聯想和衍生,然后根據自己的理解去尋找更多的靈感,從而形成一種新的思路。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人教版(五四學制)七年級語文《蚊子和獅子》是一篇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文章通過描寫自大的蚊子跑到獅子面前挑釁,并且戰勝了獅子,但最后卻被蜘蛛網粘住,在被吃掉之前,蚊子感嘆自己連強大的獅子都能戰勝,卻不料要被小小的蜘蛛吃掉。這篇文章的主旨是諷刺驕傲自大的人。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文章主旨出發,以諷刺驕傲自大的人為道理闡述,充分發揮想象,創作一篇寓言故事。在創作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選擇以動物為主角,也可以運用具體事例,用夸張手法或比喻技巧展現作品的形象,實現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有效發揮,深刻感悟文章所蘊含的思想內涵。
(三)立足問題探究原則,引導學生想象探究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研究,可以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其思維能力的發展。教師可以設計具有啟發性和挑戰性的問題,使之成為拓展學生思維的平臺,讓學生能夠主動探索并思考其中的知識內涵,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進而推動其全面發展。在學生進行問題探究的過程中,教師應適時引導學生提出更深層次的問題,促使學生深入思考。
教師給予學生巧妙的追問和適時的引導,可以幫助學生發現問題背后的潛在意義,從而引發更為豐富的想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應該是引導者和促進者,通過與學生的互動,激發他們主動探究的興趣和欲望。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性活動,將問題探究與實際情境相結合,通過實地考察、角色扮演等方式,更加直觀地感受問題所涉及的內容,從而在實際操作中培養更為具體和深刻的想象力,使其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五四學制)七年級語文《秋天的懷念》教學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文章描述了幾件史鐵生與母親的事?文章描寫的主旨是什么?”讓學生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去思考,并從不同角度了解作者對母親的感情。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作者的描述進行想象探究,從而加深對作品主題和內容的理解,同時形成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和習慣,達到激發興趣、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
(四)拓展素材積累空間,豐富學生想象力
學生想象力的培育離不開大量素材的積累。在教學中,教師拓展素材積累空間,可以為學生想象力的培養提供更多可能性和發展方向,是培育學生想象力的重要手段。教師應當注重選用具有豐富細節和情感表達的文本資料,包括故事、詩歌、散文等內容,并且注重其中想象元素的挖掘,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提高教學質量。在文本閱讀材料的積累中,學生可以更好地感知不同背景、時代和文化的信息,拓展認知邊界,在閱讀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啟發,提升思維能力。
為了增加學生的素材積累,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豐富的教學資源來幫助學生擴大知識面,使其思維更加活躍,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知識與能力的協調發展,達到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和體驗,親身感受不同地方的文化、生活方式,更好地將想象力融入真實的情境中。實地考察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感知,也為學生提供了更豐富的創作素材,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學知識,并在實踐中培養出更具靈活性和創造性的想象力。
(五)學生換位思考,融入情境喚起想象
想象力是提升中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受傳統教學理念和思維方式的影響,部分教師只注重對知識內容的傳授,忽視了對學生想象力培養的指導,影響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要想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教育,采取多種方法激發其想象力,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可以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換位思考的方式更深刻地理解文本中蘊含內涵,進而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夠培養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整體提升。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引導性問題,促使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入思考,如“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你會怎么做?能否想象自己在這個情境中的感受嗎?”讓學生對閱讀內容形成更加細致入微的理解,產生更加深刻的感悟,從而喚起學生更為豐富的想象,實現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目標。
例如,在人教版(五四學制)七年級語文《皇帝的新裝》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站在“騙子”的角度進行思考,想象“騙子”在對國王進行“最美麗的布”的宣傳時,心里抱著怎樣的想法,“騙子”堅信自己的謊言不會被揭穿的底氣在哪里?站在“騙子”的角度進行故事情境的創設,可以深化學生對閱讀文本的感悟,讓學生產生強烈的代入感,能自由地發揮想象進行場景的模擬和故事發展勢態的規劃,有助于學生想象力的提升。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文章中“皇帝有點兒發抖,因為他似乎覺得老百姓們所講的話是真的”。讓學生發揮想象,為故事擬定不同的大結局,從而進一步揭示故事主旨,深化學生的理解和感悟。教師通過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融入情境喚起想象,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欲望,讓學生帶著積極性參與其中,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不斷鞏固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
(六)開展寫作訓練,激發學生創作想象力
老舍說過:“創作永遠離不開想象?!闭Z文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其主要任務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運用語言進行表達,提升自身語言表達水平。寫作作為語文教學活動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培養學生想象力的重要手段。在進行寫作訓練時,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創作空間,為學生提供自由探索與發揮自身創造性的機會,引導學生以一種全新的視角進行思考,讓學生在文字表達中展現出自己內心的想象世界,進而形成豐富的情感體驗。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維度去構建場景、人物,使學生的思維不再受限于表面層次,而是從更深層次挖掘自身內在的創造力,實現對多種情境的構想和表達,讓學生在想象力驅動下建立更加立體、豐富的畫面,在寫作的過程中體驗到自己獨特的想象世界,進而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中。
例如,在人教版(五四學制)七年級語文第六單元寫作《發揮聯想和想象》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本單元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課下利用信息技術搜索有關的神話故事,讓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總結神話的特征和表現手法,從而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為創作想象力的發展提供素材。多數學生具有英雄情結,渴望自己在某一天突然獲得神秘力量,懲惡揚善,滿足自己心中對英雄的渴望。這種奇思妙想正是學生想象力的源泉。在學生進行創作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合理的語言引導,讓學生利用自己對英雄人物和神話世界的憧憬和想象,進行神話人物的塑造和神話世界的描述,從而促進學生想象力的發揮,讓學生在盡情的創作中實現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是提升其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關鍵措施。教師應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幫助學生更好地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與交流,使學生獲得豐富而生動的語言知識,為學生今后學習其他學科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要通過多種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文本內容,提升學生閱讀鑒賞和文學創作的能力,促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推動語文教育朝向更為豐富、靈活和有活力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