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育兵 等
職業教育不是“低層次教育”,更不是“淘汰教育”
(山西)關育兵
“職業教育不是‘終結教育,也不是‘低層次教育,更不是‘淘汰教育,而是特色鮮明的一種教育類型,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既可以升學,也可以就業,還可以先就業再升學,最大程度拓寬學生多樣化、多途徑成長成才的通道。”12月27日,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說道。(12月27日澎湃新聞)
不少人對職業教育是存在偏見的。“終結教育”“低層次教育”“淘汰教育”,就是這些人給職業教育張貼的標簽。造成這種偏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傳統的觀念影響,也有職業教育自身發展存在的問題,如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不足。
職業教育不是低層次教育。與普通教育一樣,職業教育也要為社會培養人力資源。但在很長時間內,我國的職業教育層次不高,是客觀存在的問題。在職業中學之外,職業大學大都只有專科層次,這樣的職業教育體系很容易給人造成誤解。隨著中高職貫通銜接培養,優質中等職業學校與高等職業學校聯合開展五年一貫制辦學,中等職業教育與職業本科教育的銜接培養等政策相繼實施,職業教育研究生的出現,將使職業教育是低層次教育的觀念被打破,職業教育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職業教育不是終結教育。不可否認,在原先的職業教育體系下,職校畢業生要想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往往只能參加普通教育招生考試,或者參加自學考試。現在,高職畢業生升學深造渠道進一步打通,本科學校招收具有工作經歷的職業學校畢業生的專門辦法將進一步完善,符合職業學校學生特點的專升本考試辦法和培養方式正在形成。如今,職業教育的學生多樣化、多途徑成長成才的通道正在不斷拓寬。我國還將持續拓展技術技能人才的成長空間,支持高水平大學聯合重點行業企業招收在生產一線有一定工作經歷、特別優秀的高職畢業生,以校企合作項目制方式培養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
職業教育不是淘汰教育。客觀地說,這些年職業學校的學生,相對于普通學校的學生來說,學業成績要差一些。但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原先職業教育辦學層次較低、升學渠道不暢,以及人們客觀存在的一些偏見等。然而,隨著社會對職業人才的重視,越來越多的技能人才成為就業市場的香餑餑,人們對職業教育的看法正在改變。隨著不同階段、不同教育類型設計轉換通道進一步暢通,人們選擇職業教育將不再是被動而是主動,是依據興趣、能力和自身發展情況在就業和升學中做出的不同評估。
改變人們對職業教育的陳舊觀念,需要加快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需要用人單位為普通勞動者創造更好的就業環境,也需要職業學校不斷強化自身辦學水平,培養出高質量的畢業生,讓職業學校畢業生用自己的崗位成就徹底打破這些陳舊論調,迎來職業教育的黃金時代。
整治微短劇要避免“放亂管死”
(湖南)戴先任
針對新興的“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利用技術手段脫離監管等問題,國家廣電總局網站27日印發《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微短劇管理實施創作提升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嚴肅、扎實開展“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專項整治。(12月27日中國新聞網)
微短劇指單集時長不超過10分鐘的網絡劇。微短劇相比于傳統的影視作品,往往更符合網絡傳播規律,它時間短、節奏快,故事情節“簡單粗暴”,甚至劇情浮夸俗套,但就是這樣的風格吸引與迎合了一些網絡觀眾。
之所以如此,有多重原因影響。比如微短劇多出現于短視頻平臺,短視頻用戶一般都是在利用碎片化時間刷屏,微短劇就“精準抓取”了他們的興趣愛好。而隨著短視頻逐漸成為一種主流娛樂方式,很多刷短視頻“成癮”的人已經沒有耐心看長劇,微短劇則迎合了他們的這種娛樂習慣。另外,微短劇的用戶多為未成年人,一些浮夸俗套的劇情,反倒更能吸引他們,而更有可能為微短劇付費觀看的,往往也是未成年人。還有一些微短劇內容低俗、惡俗,迎合了部分網友的“低級趣味”。
但微短劇是低成本制作,不像一些優秀影視作品有“精心打磨”的過程,這讓微短劇存在先天不足,比如同質化、跟風抄襲等問題嚴重。一些微短劇也像是此前在短視頻平臺上很火的一些低俗視頻、惡搞視頻的“2.0版本”,比如宣揚拜金主義、非理性炫富等“三觀不正”的微短劇……
這也讓不少微短劇成了加入太多“工業糖精”的“數字咸菜”,營養極為有限,甚至還有害。微短劇的影響并不“微”,甚至巨大,對廣大網民尤其是年輕網友、未成年人的影響不容小覷,不能任其野蠻生長下去,亟待相關責任方予以規范管理。
此次廣電總局開展“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專項整治,規范網絡微短劇的發展,有的放矢,切中肯綮,就尤顯必要。廣電總局要求,加強規范管理,實施創作提升計劃,如要加強創作規劃引導;加強重點劇片跟蹤指導;強化內容審核;突出結構管理;嚴格許可證發放;堅守管理底線;壓實平臺主體責任;積極推動行業自律和業務指導等等。明確責任主體,落實相關責任,對微短劇的生產、傳播過程實施“全鏈條”監管,打造“閉環”監管,用“有形之手”引導、激勵行業規范發展。專項整治微短劇還要能形成長效機制,要防范整治“一陣風”,要讓整治微短劇成為“連續劇”,才能更好規范行業發展。
對微短劇行業“除雜草”,要引導行業良性競爭、健康發展,這樣才能讓微短劇不斷提供優質內容供給,實現正能量傳播,成為“正能量的出口”和“優質內容供給基地”,有利于涵養公序良俗,更好地滿足公眾精神文化需求。
職業學院宜踐行課崗對接
(遼寧)許華凌
上午在學校教室學習理論知識,下午再到學校精密加工工廠、直升機維修中心或飛機設備修理工廠實踐學習……近日,武昌職業學院首批校辦工廠啟動改建,這種在校內就能實現產學研一體的教學模式,將用于該校航天航空專業。該校也因此成為湖北省首個在結合航天航空專業群領域自建工廠的高職院校。(12月27日楚天都市報)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職業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一些職業院校踐行“課崗對接、校企共育、知行合一”的人才培養模式,拓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空間,建設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形成產學研深度融合技術創新體系,有效避免教學實踐和社會需求“兩張皮”,培養了一大批具有較強的實踐創新能力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出了課堂就能進廠房,畢業后還能留廠上班,這是學校傾力打造的金字招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有了校辦工廠,學生一入校就能到工廠進行專業磨練,每日與行業最新設備、最新技術接觸,學生的課堂學習和企業實訓都可以在校內完成,通過“教中做,做中學”“師傅帶徒弟”等模式,達到理論知識與實踐完美結合,學生還沒畢業就成為市場上搶手的人才。更令人稱道的是,學生畢業后可以選擇留在校辦工廠上班,這種集教學、研發、生產、智造于一體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受到社會好評。
教育與職業直接對接,是職業教育最本質的規定性。職業學校就應該讓學生擁有謀生的技能,為學生練就“金剛鉆”、能為攬“瓷器活兒”提供條件。實現一體化辦學,讓學生出了課堂就能進工廠,畢業就能工作,讓青年學子都成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中堅力量,是當前高職院校辦學的基本要求和所有改革創新的發展方向。
僅僅滿足于練就“金剛鉆”、能攬“瓷器活兒”是遠遠不夠的。知行合一內涵豐富,它包括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思想與行為的統一、學和做的統一、言行一致和表里如一。只有真正做實知行合一,才能夠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高職教育要培育學生的大國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斷創新的精神和服務社會的精神,造就胸懷“國之大者”的大國工匠和高新技術領軍人物,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武昌職業學院成功地走出了一條高素質技能人才一體化培養的路子,實現了學生在理論學習和在校實習的“雙贏”。希望更多的職業院校能夠像武昌職業學院這樣,在向學生提供優質課堂教學的同時,也能努力為學生的實習提供方便,讓學生在校園里就能筑夢、追夢、圓夢。
責任編輯 成 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