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冬梅 甄榮霞 崔菲菲
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眾多,60歲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更是在20%以上。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控制血糖,預防并發癥,而血糖的平穩離不開對飲食的控制。那么,老年糖尿病患者應該怎么吃呢?
一是保持標準體重。有些糖尿病患者會認為吃得越少就能越好地控制糖分的攝取,其實不然,具體的飲食方案都是需要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態來制定,才能更好地保證飲食的科學性、健康性,保證患者在健康的前提下很好地保持標準的體重。針對患者本身體重遠超平均水平的情況,應適當減少患者對于高熱量食物的進食,將體重控制在一個標準的區間,提高其體內對于胰島素的敏感性,這樣才能很好地為血糖的控制提供便利。如果患者體型過于單薄,也就是消瘦,這個時候就需要盡可能地攝取在可控范圍內的高熱量食物,在一定程度上快速提升至標準體重,增強患者的免疫系統,提高免疫力。
二是糾正代謝紊亂,防治各種并發癥。代謝紊亂在糖尿病患者中是很常見的,同時,相比其他年齡段的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現并發癥的風險更大,帶來的危害也更多,為了預防這些情況的出現,合理的飲食結構必不可少。當糖尿病患者有血脂異常的身體反應呈現時,飲食結構就需要以低脂為主要考慮因素;當患者有低蛋白血癥的身體反應呈現時,這個時候飲食結構就要以多攝入蛋白質為主要考慮因素。只有調節平衡患者的血糖、血脂、蛋白在身體內的狀況,同時考慮到高鈉對心血管可能造成的影響,并加以控制在可控范圍內,這樣才能很好地控制并發癥的發生、發展。
三是保護殘存的胰島功能。胰島功能部分缺失是糖尿病患者或多或少都會出現的問題,而飲食結構的變換,主要目的就是讓胰島細胞得到有效的休整,從而保證其殘留功能的保存。
一是不能過分限制碳水化合物。糖尿病患者應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但碳水化合物畢竟是我們能量供應的主要來源,過于嚴苛的碳水化合物控制是不可取的。
二是適當限制脂肪類和蛋白質的攝入量。糖尿病是一組因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或胰島素利用障礙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代謝紊亂性疾病,同時還容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在飲食上要對高脂類和高膽固醇的食物有所限制,如動物內臟、蛋黃、魚子、肥肉、魷魚、蝦、蟹黃等,盡可能減少血脂異常的出現。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還需要限制高蛋白的食物,如肉類及豆制品,以免加重腎臟的負擔。
三是補充適當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對維護人體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而糖尿病患者因疾病消耗、飲食控制不合理、長期服用某些降糖藥等,常會導致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如缺乏β胡蘿卜素,維生素A的合成也會減少,可引發1型糖尿病和胰島細胞凋亡,增加糖尿病患者發生核性白內障的風險;如缺維生素E,可能加重糖代謝紊亂,促使或加重糖尿病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發展。因此,在一定情況下適量地補充維生素,還有微量元素,可幫助平穩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延緩糖尿病進展。首選食補,補充β胡蘿卜素可適當多吃紅薯、小米、黃玉米、柑橘以及芒果等;多吃菠菜、芥菜等深綠色蔬菜以及獼猴桃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可通過多吃海魚、動物肝臟、蛋黃、瘦肉、堅果等,以及增加戶外活動的方式增加維生素D的攝入。
四是食物要富含膳食纖維。天然食物如玉米、胡蘿卜等都含有很多的膳食纖維,能夠延長食物在腸內的停留時間,降低葡萄糖的吸收速度,可以避免餐后血糖上升,有利于維持血糖的穩定。
一是保障蛋白質的攝入量。糖尿病患者在腎功能正常的情況下,每天對于蛋白質的攝入需求可以占到總攝入量的15%~20%,同時保證優質蛋白的比例不得少于全部的三分之一。對于已經發展到糖尿病腎病階段,出現不同程度的蛋白尿,甚至已被診斷為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此時的飲食管理不只是要控制血糖,還要注意減輕腎臟的代謝負擔,因此需要控制蛋白質的種類和攝入量。開始透析治療的患者,可以相應增加蛋白質的攝入。當然,這都需要由醫生或臨床營養師根據患者體型、診斷和實驗室檢查結果等信息,進行個性化計算后得出。動物類食品和植物類食品中的大豆及其制品都有人體易吸收的優質蛋白,可適量選用。但是其他類的植物類食品就不太能滿足人體所需氨基酸結構,并且不是優質蛋白,不能過量攝入,不然會引起腎臟功能代謝負擔。
二是合理食用碳水化合物食品。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這三大營養物質的均衡配比是需要糖尿病患者去注意的,蛋白質攝入一般占每日總能量的15%~20%,脂肪攝入占每日總能量的20%~30%,碳水化合物攝入占每日總能量的50%~65%,合理分配到每天的飲食中。當然,具體的比例都要根據患者實際身體狀態而定。主食選擇應粗細搭配,雜豆或薯類既有很強的飽腹感,還有利于延緩餐后血糖的升高。
三是脂肪以不飽和為主。如果想要減輕炎癥和內皮功能障礙的情況發生,就要適當減少飽和脂肪酸(SFA)和反式脂肪酸攝入量。一般情況下,建議每天攝入的飽和脂肪酸的量應<7%的總能量。在做菜的時候要多利用蒸、煮、涼拌、涮、燉、鹵等方式;還應當適量減少赴宴情況的發生,要多在家吃搭配好的營養套餐。
四是注意鹽的攝入量。過多的鹽攝入也會引起血糖和血壓的升高。建議每日攝入鹽在5克以下。高血壓患者、糖尿病腎病患者每日應攝入鹽量3克。不過在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時,就不應當再過分限制鈉鹽攝入,甚至還要視情況補充。在此之外還要注意合并高鉀血癥的情況,此類患者需要限制鉀鹽的攝入。
五是少量多次飲水。糖尿病的典型癥狀是“三多一少”,包括多尿、口干多飲、多食及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之所以會出現多飲多尿的癥狀,是因為血糖升高、血漿滲透壓增高導致的滲透性利尿作用,而并非是多飲水所致。如果體內發生缺水,會導致血容量減少,血糖升高,會引起糖尿病高滲狀態,危害非常大。因此,糖尿病患者不但不能限制飲水,還應適當多飲水。建議少量多次飲水,這樣可以緩解口渴的狀態,還可以有效避免腎臟負擔的加重。
此外,飲酒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吸煙也會威脅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避免喝酒、抽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