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迪
臨床上,泌尿系結石根據發生的位置分為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和尿道結石。其中,輸尿管結石大多數來自腎臟,右側比左側常見。由于整條輸尿管的管徑并非一樣大,腎臟出口處的輸尿管、跨過骨盆腔上緣髂動脈及靜脈的輸尿管、輸尿管進入膀胱處比較狹窄,來自腎臟的結石比較容易卡在這幾處。
因結石卡住輸尿管,腎臟中的水分無法排出,腎莢膜就會撐開,進而引起腰部及腹部劇烈疼痛;同時結石會不斷地對所接觸部位的黏膜進行摩擦、刺激,導致黏膜破潰受損、出血,就會引發血尿癥狀。很多人認為血尿即肉眼可見尿液是紅色的,但是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它其實要通過專業的尿檢才可查出來,因此患者不能粗心大意,要及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以便及早到醫院接受診治。
目前,臨床上對于較小的結石主張保守治療,比如服用藥物、大量飲水以促進結石的排出;但是如果結石尺寸較大或者患者存在腎絞痛、排尿困難等嚴重情況,就要盡早行體外碎石、輸尿管鏡取石等手術來治療。體外碎石就相當于“隔山打牛”,即利用超聲或X線體外定位,將沖擊波精確作用到輸尿管結石,通過不停的“擊打”使結石層層剝離為可排出的顆粒狀。近些年,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手術因為風險低、并發癥少、患者痛苦小、術后恢復快的優點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輸尿管結石的治療,它利用人體天然的泌尿系統腔道向輸尿管內送入一條直徑3mm左右的細鏡,在顯示屏監視下尋找結石并將其粉碎。通常手術后6小時患者就可以進食、活動,手術后1~2天就可以出院正常生活工作。但無論采取何種手術方式,患者在術后都要注意一些細節,以促進結石排出,防止結石復發。具體應該做到——
多飲水 其實不只輸尿管結石患者,其他各種結石病患者只要沒有禁忌證的都要多飲水,保證每日的飲水量在3000~4000毫升,以促進排尿和結石的排出,同時能降低尿液的濃度,減少礦物質與尿鹽結晶聚集,降低結石形成、復發的概率。飲水以純凈水或蒸餾水為主,不要喝礦泉水、自來水等含離子量較多的水,也不要喝飲料。
體位排石 患者術后可多采取利于結石排出的體位:俯臥于床邊,上身探出床外,并使頭部盡量貼近地面,使上身呈頭低腰高的體位,然后讓別人幫助拍擊后背中部(第12肋和脊柱夾角部位),持續10~20秒,然后直立走、跳10~20分鐘,再次頭低位俯臥于床邊并拍擊后背。如此循環反復4~5次/天。
合理膳食 輸尿管結石患者要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例如動物肝臟、蛋黃、胡蘿卜;維生素A對于預防結石形成、抑制結石復發有益,且其對修復尿道有積極作用。紅色、黃色及深綠色的蔬菜、水果多富含維生素A。輸尿管結石患者還應該嚴格控制鈣的攝入量,可咨詢醫師了解自己對于含鈣豐富的食物,例如牛奶等的攝入量每天應該維持在多少。
遵醫囑用藥 一般在手術后,醫生會給患者開3種作用的藥物,一是緩解輸尿管壓力的,二是消炎的,三是幫助結石碎塊盡快排出體外的。患者要嚴格遵醫囑按時按量服用藥物。如果在服用藥物期間出現不適,一定要及時詢問醫生,及時調整用藥方案。
定期復查 輸尿管結石容易造成輸尿管損傷、狹窄、滋生息肉甚至引起癌變,且存在復發的可能,因此患者出院以后要按時復診,建議每3~6月復查1次腎輸尿管彩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