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華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患痛風的人也越來越多。一旦痛風性關節炎復發,那種痛讓患者恨不得將之前胡吃海喝“欠的賬”加倍奉還。可眼下,該怎么用藥止痛?那該死的高尿酸,怎么樣才能降下去?
都說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和愛,患上痛風性關節炎,還真是患者自身胡吃海喝種下的禍根。
首先是“胡吃”。其一,高嘌呤含量的食物包括貝類、沙丁魚、肝臟、肉湯、豆類、魚蝦等吃得太多,會增加發生痛風性關節炎的風險。其二,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都是“吃出來的毛病”。而這“哥仨”,都跟痛風的發作有關系。肥胖會導致胰島素抵抗,進而使腎臟尿酸排泄能力降低;肥胖也會增加游離脂肪酸,使黃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受到影響,進而促進尿酸的合成。高血壓會導致微血管發生病變,繼而使組織發生缺氧,提高血乳酸水平,尿酸鹽在腎小管中的分泌能力降低,最終會讓尿酸留存在體內。糖尿病則會使患者嘌呤分解代謝能力提高,尿酸生成增加,進而導致血尿酸水平增高。其三,“胡吃”還包括胡亂吃藥,有些藥物會提高血尿酸水平,比如噻嗪類利尿劑、小劑量阿司匹林、袢利尿劑等,此類藥物都會增加發生痛風的風險。
其次是“海喝”,比如大量飲用果糖飲料和酒,都容易導致痛風發作,尤其是啤酒和烈性酒。酒精不僅自身含有嘌呤導致尿酸升高,還可以通過代謝消耗導致尿酸產生增加,并且酒精會引起尿酸排泄減少。
當然,出現關節痛,也不一定就是痛風性關節炎,其他一些疾病也會引起關節痛。臨床對于痛風性關節炎的診斷,主要檢查手段如下:
(1)測定血尿酸值。血尿酸值有助于診斷痛風性關節炎,女性尿酸值正常范圍在150~357umol/L(2.5~6.0mg/ d L)之間,男性尿酸值正常范圍在2 1 0 ~ 4 1 6 u m o l / L(3.5~7.0mg/dL)之間,若血尿酸值超過此水平,表示血尿酸值增高,患上痛風性關節炎的風險較高。很多因素會影響血尿酸值,需要多測幾次。
(2)X線檢查。若患者處于痛風性關節炎的慢性期,采用X線檢查,在圖像上可觀察到關節面不規則,關節間隙比較狹窄,有痛風石沉積;若患者處于急性期,可觀察到軟組織出現腫脹的現象。而典型的痛風性關節炎,通過X線可觀察到骨質缺損,邊緣出現增生鈣化,若疾病程度嚴重,會發生脫位或骨折。
(3)B超。采用B超或者對痛風石內容物做穿刺活檢,可以觀察到有尿酸鹽結晶。在患者關節腔內進行滑液的抽取,并做穿刺檢查,也會觀察到尿酸鹽結晶。
(4)檢測尿酸鹽。在實施尿酸鹽檢測之前,需囑咐患者進食5天的低嘌呤食物,并取24小時的尿液,采用尿酸酶法對尿酸鹽的含量進行檢測。尿酸鹽含量的正常值在1.2~2.4mmol(200~400mg),若低于3.6mmol(600mg)則表示尿酸生成較少;超過3.6mmol(600mg)則表示尿酸生成過多。
若處于痛風急性發作期,在發作起1天內需采取消炎止痛治療,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應用秋水仙堿、非甾體消炎藥或糖皮質激素等,該類藥物具有鎮痛抗炎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癥狀。其中非甾體消炎藥包括布洛芬、雙氯芬酸、萘普生、吲哚美辛、依托考昔等。與布洛芬和萘普生相比,雙氯芬酸引發的胃腸道不良事件風險較低;與吲哚美辛藥物相比,依托考昔的治療效果較為顯著。若患者存在非甾體消炎藥的禁忌證,可應用低劑量的秋水仙堿,劑量較高的秋水仙堿雖然可以減輕痛風癥狀,但是容易發生胃腸道不良反應,讓患者感到不適。若患者不能使用秋水仙堿或非甾體消炎藥,可選用糖皮質激素,該藥物安全有效,能夠起到止痛的作用。
若急性痛風關節炎發作較為頻繁,每年至少發作2次,或者患有痛風石、慢性痛風關節炎,需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將其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從而有效預防痛風石和急性復發。加快尿酸排泄,可應用苯溴馬隆;抑制尿酸生成,可應用非布司他。
若痛風患者合并慢性腎臟疾病,需先對患者的腎功能進行評估,再結合患者的病情,使用降尿酸藥物。使用藥物后,需對其不良反應進行嚴密監測。若患者腎功能不全,需謹慎使用促尿酸排泄的藥物。
前面說了,痛風是“吃出來的毛病”,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在飲食方面就需注意以下幾點:
(1)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蔬菜類的高嘌呤食物有筍、黃豆、蘑菇、豌豆、嫩扁豆等;動物類的高嘌呤食物有牛肉、羊肉、鳳尾魚、咸豬肉等;豆類制品的高嘌呤食物有豆干、豆腐等。除此之外,還包括乳酸制品、火鍋等。
(2)減少攝入蛋白質。可以吃一些嘌呤含量較少的食物,比如牛奶、蛋類、奶酪等,若要吃魚類、禽類等肉類食物,需煮熟后吃肉,但是不能喝湯,因為湯水中含有較高的嘌呤。
(3)保持健康飲食,控制體重。每日需控制飲食熱量,減少碳水化合物和糖類的攝入,以減少尿酸的生成。
(4)增加堿性食物的攝入。堿性食物是指含有鉀、鎂、鈣、鈉等元素,比如海藻、馬鈴薯、海帶、紫菜等,這些堿性食物可以使尿酸降低,促進疾病恢復。
(5)禁止飲酒。酒精在代謝時,會使人體中的水分得到大量消耗,從而產生較多的嘌呤,嘌呤越多,尿酸也就會越多。
(6)增加飲水量。保持每天的飲水量超過兩千毫升,多飲水會加快尿酸的排泄。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飲用濃茶,濃茶會增加發生痛風的風險。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需避免誘發痛風性關節炎的因素:如避免受潮、受涼、精神壓力過大、勞累過度,并做好保暖工作,若身體受涼會刺激痛風的發作。運動強度不能過大,比如快跑、爬山、足球運動、長途旅行、跑步等,若運動強度過大、時間過長,會增加出汗量,腎血流量會逐漸降低,肌酸與尿酸排泄能力降低,從而出現尿酸水平增高的情況。選擇科學合理的運動方式,結合自身情況,可選擇一些較為舒適的運動,比如騎車、散步、游泳等,若在運動的過程中發生痛風,需馬上停止運動。在選擇鞋子的時候,需看重舒適度,以免足部擠壓、受潮、受涼,發生關節損傷。若患者本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在日常生活中需時刻對自身的血壓與血糖水平進行監測,定期到醫院進行復診。需要謹慎使用使尿酸排泄受到影響的藥物,比如四環素、青霉素、氨苯蝶啶、胰島素、維生素B1和B2、胰島素以及小劑量的阿司匹林等。最后,患者也要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