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造船廠”、“涼爽森林”與“香氣”《關于告別的一切》中記憶諸種

2023-03-06 15:56:08賀嘉鈺
上海文化(新批評) 2023年1期
關鍵詞:記憶小說

賀嘉鈺

長篇的到來似應夾纏必要的野心,某種寫作者完成自我的使命,某種關于時代的獨語。要向著遼闊、盛大、深邃挺進,厚重、綿密、深刻都必將抵達,仿佛若非如此,則是對長篇的辜負。在進入故事之前,“長篇”已被要求了太多,“舉重若輕”在長篇小說這里顯示為少數的風格和隱在的能力。這讓我想起聶魯達在《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中曾寫下:

因此當文學的利齒

試圖咬住我誠實的腳跟,

我漫不經心地走過,隨風歌唱

“李白”深諳詩人這輕聲教導。來自吳里而非盛唐的“歌唱者”李白,隨風穿過往事,不斷遭遇記憶又任其潮汐般在身后升落。路內的長篇小說《關于告別的一切》并不關于愛情,亦不關于成長,在我看來,正如書名所言,這“一切”主要關于記憶,晦暗和明亮到“輕逸”的記憶。當一個患有“懷舊癥”的成年人重新回憶少年時對未來未知的想象,小說便成為一曲時間的三重奏。《關于告別的一切》是一場對記憶的巨型抒情,路內舉重若輕地安排往事與記憶重新組合。小說家李白在回憶,一種質地輕盈的歡樂與哀愁在彌漫,往日在重新發生,時間在生成新的秩序。

《關于告別的一切》并不關于愛情,亦不關于成長,在我看來,正如書名所言,這“一切”主要關于記憶,晦暗和明亮到“輕逸”的記憶

《關于告別的一切》仿佛一場對往昔的巡航。李白水手般在記憶的海水中月光下,在無邊寂靜的水面上制造著一道一道銀線,那是他童年少年青年中年時代與生活、與困惑、與愛,摩擦交鋒時的軌跡。它們被月光敷以明亮,并將很快被水面抹去。巡航需要船只,那么,就從“造船廠”說起吧。

一 “造船廠”及“澡堂”

路內的寫作與“工廠”之間似已建立某種條件反射,他寫過糖精廠化工廠,這一次是農機廠。但這座現實意義上的工廠正在褪去鋼筋水泥骨骼,褪去系統勞動和集體主義生活氛圍,而成為具有精神內涵與生活方式指涉的記憶空間。盡管路內小說里從未存在過一座現實意義上的“造船廠”,但我依然想這樣略顯突兀地指認:吳里甚至太子巷就是一座巨型造船廠。這個李白成長生活的地方,它有通向宏大未知的具體流程,有鋼鐵意志,有噪音喧囂與靜謐,它為啟程、日后和遠方生產零部件,其一切構造與搭建似乎都為著一些遙遠指望。和“戴城”一樣,它是具體所指,也是龐然隱喻,是一個看似貧瘠粗糲的造夢空間,卻同時飽含人類青春時代豐沛的汁水和愿望。

這樣一座小城,只是許多人生命的起點和途經,不必永恒忍受它的平庸、匱乏與冗長,因而顯出可愛。但我們的主人公李白及至小說結束的2019年,雖時而往返于上海,但從未真正離開過吳里。這位“往事的拾荒者”貧瘠又富足,清醒而散漫,他攜帶著不斷膨脹發酵的記憶與經歷,在吳里與他的少年時代兜轉浪游。

在這樣一個蒸汽騰騰的空間中,人與人赤裸相見,這是日常中充滿戲劇性的時刻,發生在吳里的時間經年之后再回望正與此同構。一切恍惚一切失真,一切生猛一切混雜

故事從李白與曾小然在上海咖啡館的偶遇開始。突如其來的“他鄉遇故人”讓往事轟然而至,用李白的話說便是“天哪,我走神了,全是往事的碎片,而剛才的重逢猶如單行道上的車禍,往事正接二連三追尾”。三十三年前,母親白淑珍與人私奔,這使吳里誕生了由李忠誠與李白這對非典型父子組成的“著名的荒謬之家”。二十六年前曾小然與母親離開吳里,那年李白十七歲,一種生活方式被斷然抽離。父子二人荒唐潦草的生活里唯二暖色便是俞莞之曾小然母女,她們的離開使李白開始直面生活的凜然與岌岌可危,并帶走了他關于未來的不俗愿望。這開篇的具體重逢規定著我對整部小說的想象,以為路內將鋪陳一場盛大、漫長并唯一的愛,曾小然將作為愛之圓心,故事將層層疊疊展開兩人的往昔與未來。我落空了。李白自少年始便頗為輕易地陷入感情,成年后更一發不可收拾,他有一種能力(或錯覺),每一次體驗愛,都像第一次認出愛。但少年時代的繆斯確乎成為李白生命中的一朵云,在他伸手不及的頭頂虛虛實實地浮游,凝結著情緒的水分投下影子,為他遮擋曝曬也隨時降落清洗的雨水。是曾小然最早為他勾勒著愛,友情的、親情的、愛情的愛。

盡管不斷遭遇并告別愛,卻是小然的離開真正使李白的少年成為“遺跡”。只有成為遺跡,才擁有被憑吊的可能,恰如路內小說里數次走筆的“澡堂”之于一個時代。吳里或太子巷或澡堂,是父輩所規定的“李白們”的生活現實,它收集著往日的異質性時刻,浸泡在緊張和松弛、污垢與清潔、尷尬與舒展之間。在這樣一個蒸汽騰騰的空間中,人與人赤裸相見,這是日常中充滿戲劇性的時刻,發生在吳里的時間經年之后再回望正與此同構。一切恍惚一切失真,一切生猛一切混雜。在宏大比附中時代也許失焦,具體而細小的事物將為之挽留氣息,比如澡堂瓷磚的顏色和天花板上密集的水珠,它們脆弱、真實且牢固,一直淹沒于背景或被永遠記憶。那些看見了時代與個人際遇中細枝末節的人在等待著它們的破碎和滴落,但瓷磚與水珠擁有某種從容的巋然。只要重逢這樣的細小,一切往事大霧彌散。

澡堂中的水聲讓我想起有船要從水域中起航。被某種價值觀或成功學牽引,似乎展開在吳里之后的盛大人生才值得奔赴,李白不然。母親離家,去往南方,幼年的他過早深諳了“背叛”與“嘆息”。一個分崩離析的小家庭在斷裂時代里曾有過接近愛的種種愿望并一再落空,李白過于坦然地接受了這一切。生活的耳光落在他臉上,在“疼痛與麻辣”之外生成了某種自怡的退避。這個沒有走出、沒有離開、沒有遠行也沒有包袱的人,安于一個疏離者的所處與視界,他不需要去往哪里,被擱淺也從容,因為他向往事啟程。擁有往昔的人擁有著自我的多重時間,他在“遺跡”之上重新建筑。這個沒什么斗志的“失敗者”李白,卻有現實生活中珍稀的理想主義人格。

二 “涼爽森林”與“永恒小徑”

李白初三時,參加過一次吳里各所中學為選拔優秀初中生組織的夏令營,他遇見了《小王子》中玫瑰一樣的女孩周安娜。

此刻他悵然地望著周安娜的背影,遠方密云涌動,湖面起了層層波浪。帶隊老師高喊收隊,十級臺風即將到來。

這是戰栗的時間。李白心緒不佳,且早已厭倦了夏令營假模假樣的野餐,被蚊蟲盡情叮咬的山間行軍,小禮堂內不入流的文藝表演,一群人擠在廁所洗冷水澡的滋味,他渴望一場摧毀性的事件,天災人禍皆可,讓夏令營變成一場夏季大逃亡。

夏令營剪影般的一切幾乎貼合于韋斯·安德森的電影《月升王國》。雖沒有情節交集,但少年的厭倦、早熟與洞察,“夏日大逃亡”的色彩、情緒和滋味是如此接近。電影講述了兩個相愛孩童如何躲避成人世界對他們愛之夢境的圍捕,韋斯·安德森以刻著他名字的色彩與構圖讓鏡頭中奇奇怪怪的人類既天真又世故,既曖昧又純粹。山姆和蘇西穿越叢林,海邊搭帳篷讀書的段落是我在小說中讀到少年之愛時不斷兌現的畫面。李白也有一片“涼爽森林”,是時間也是空間,它獨屬少年。少年某一刻,往往成為余生不斷回返的那一刻:

這個沒有走出、沒有離開、沒有遠行也沒有包袱的人,安于一個疏離者的所處與視界,他不需要去往哪里,被擱淺也從容,因為他向往事啟程

他望見曾小然穿一身黑色連衣裙,在樹木之間閑步,小腿閃閃發亮,深栗色的頭發已經長到后背。

她是無邊哀慟帶來的女兒,在這條幻想中通往永恒的小徑上,少年李白認為自己應該從哀慟的手中接過曾小然。

他被一次次失控的情緒引領著走出密林,那個無可挽回的少年時代,它看似清澈的河流,但只有當你親自喝下一口水才能理解其中含有多少泥沙。他看到自己直挺挺倒下,不是出于犧牲或虛弱,僅僅是這個世界忽然傾斜了一下。

這是夏天的氣質與滋味,也是一個人在“夏天”的年紀才能體會的天真與傷心。這個“在雨水和霧氣中看到永久的人”對生命中細小往事念念不忘,某種意義上,是他過于發達的幻覺與反芻能力在將往事重新排列組合。并非所有人都活在對未來的期許中,但一切人都會活在對往昔的記憶里,記憶之于人類是內在而本質的活動,并且,它能在現實之上再造一個時空。記憶發生作用,時間即被修改,對記憶的不斷重臨將更新人對時間空間的感知,那些擁有“涼爽森林”的人將會心于它們像未來一樣充滿生長的可能性,茂密無邊。

我愿以“涼爽森林”來比附少年掩藏于身體內部的心動,它關于模糊的渴望,一個人的孤獨與覺知。我愿以“永恒小徑”來指代通向“森林”的唯一方式,它是李白處理記憶的必經路途。在《關于告別的一切》中,路內既寫出了一片涼爽森林(記憶的“對象”),也清理出了一條永恒小徑(記憶的“方法”)。途經小徑不斷重返森林的路程也是一個人不斷回到自我的過程,它有秘密風景,還有點冒險。沉湎于往昔仿佛在與現時和未來進行情感置換,這或許是為何通篇讀來,會感到某種存在在對一切構成消弭的力量。盡管故事同時處在現在進行時中,但敘事的強大作用力在向往昔回溯,現在潦草,未來迷蒙,只有往昔哪怕荒唐也令人心動。

依然不解為何諸多交集女性會迅速與李白走向超越友誼的感情,不明白“愛”——各種類別與方式的愛為何那么輕易就發生

重返少年時代是小說中尤為動人的部分。吳里縣城第一百貨商店南側的藍蓮咖啡館、吳里市政府禮堂與母親曾工作的壽園、“幽僻小巷盡頭古宅最落底的一間小屋”(曾小然家),皆為“涼爽森林”,少年李白在這里體會香氣、愛和孤獨。發生在“涼爽森林”的往事為小說敷上了一層清涼憂傷的氣味,類似夜幕四合,歡樂花朵般逐漸收束,一種游樂園即將閉園的氣息開始彌漫。

一個少年告別他的少年。

三 “香氣”或“愛”

讀者與文本的關系類似旅人搭上交通工具。船、火車或飛機,一段密閉時空中被窗格規定的風景會重新喚起對所見的感知。在《關于告別的一切》這列慢行列車上,我們將目睹一場一場無疾而終的、半途而廢的,心動、戰栗、錯亂、慌張、荒唐的,以及那想要伸出卻始終沒有伸出手的,愛的段落。這些段落有的動人,有的則包含著我不解亦難以接受的部分。盡管明了現實生活有其規則,文字的世界在向我敞開另一種秩序,藝術的秩序某種意義上是被計劃、編制、提純、演繹為“極致”的秩序,但依然不解為何諸多交集女性會迅速與李白走向超越友誼的感情,不明白“愛”——各種類別與方式的愛為何那么輕易就發生。如果小說僅講述愛情故事,我期望看到愛是如何具體發生、生長、長存或消失的。《關于告別的一切》卻不然,記述種種“愛”的關系時,愛之本身在被某種力量沖淡。

正是這份不解使我意識到,盡管故事以李白不斷遭遇愛告別愛為敘事動力,但小說并不主要關于愛,路內著意建筑的,依然是一個人如何處理記憶。當女性以或美麗或智慧或善良或頑皮的樣子一一到來,她們在以天使的舉手投足成為李白乏味生活中明亮的偶然。小然之外,李白有十幾場愛戀過于匆促地開始結束,敘事之外它們更像一場大夢或玩笑,那被誤認為是愛情的存在只是愛恍惚的水漬與倒影,路內寫下的,未嘗不是記憶,不是記憶對一個人的修繕與補償呢?弗洛伊德早用潛意識和解了這一切,是的,這一切或正源于李白自童年時與他那荒謬父親,想要去愛的巨大愿望、努力與不得。

路內尤善從日常里隨手撿拾充滿洞見光澤的細節。小說里有這樣兩處走筆,一是臨別前的除夕夜俞莞之設家宴招待李忠誠父子,一是李白借住她家時,無意瞥見的一處家庭設施:

李忠誠傻坐不動,俞莞之樂了,說:“怎么,還要我湊過來給你釘鈕扣嗎?”李忠誠像一幼兒園的孩子,脫下西裝奉上,三人齊看她坐在床沿上,麻利地做針線活。衣服遞回來時,李忠誠還在發呆。是某種柔情讓他變得像個正常人,正常的丑陋與自謙,活得不好意思,曾經得到很多卻失去得更多的那種羞慚。

屋內一大一小兩張床,大床用的是暖色調的印花床單,小床是藍白格子床單,李白躬身往下看,浴盆在小床下面。他注意到曾家的衛生設施拉了一道布簾擋住,并不是所有人家都這樣!只有我老媽和俞莞之會這樣!

“是的,只有她們,在深秋還讓自己散發著香氣”。這是被女性的美好,被某種“香氣”蠱惑的瞬間。我愿用“香氣”來指那脫俗的、使人感到超越日常的、非此不可的徒勞的愛。是非此不可的,也是徒勞的,這迷人香氣中有兩相抵抗之力。香氣是往昔,是母親白淑珍“淺紫色的塑料涼鞋在石板上發出噠噠的輕響”,是俞莞之的背影與綢緞旗袍上“右肩至胸口繡一枝白梅”,是曾小然發亮的小腿與深栗色長發……她們使李白意識到繆斯的存在和神秘的召喚,她們隱隱教導并規訓著李白的信念和渴望。那些心動瞬間超越少年對異性的好奇愛慕,而接近著對體面、尊嚴、獨立、美的另一種生活的向往。

小說還寫到母親出走、父親坐牢、俞莞之暫時接管李白的那段時間,借宿小然家的夜晚他所感知的一切,那是少年第一次懷著安靜的心打量未來:

他悄悄坐起身,在一片昏暗中望著不遠處的她們,墻上的夢露神秘地眨眼,遠處輪船開過偶爾拉響汽笛,昂昂兩聲,隨即低伏于黑夜。未來的世界也將是這樣安靜嗎,未來的時間也將是這樣緩慢嗎?李白毫無睡意,他不想進入夢鄉,任何美夢也不能與此際的感受相提并論[……]

有一天小然起夜,看到李白的鬼樣子嚇了一跳,照例讓他出門等著。他披衣出屋,趴在窗口看月亮。過了一會兒小然也出來,站在他身邊,月光照得她臉色清幽。就是這地方,我們已經深處某一年代的盡頭,我看到了你二十五歲,三十五歲,四十五歲,我還能看得更遠,直至一片虛無景象。

這是整部小說我以為最溫柔的瞬間。李白不是作為李忠誠與白淑珍的兒子,而是作為“李白”獲得了他的“床前明月光”時刻,這是少年某一刻,也是人生那一刻。路內寫到這里大概也難掩少年情結,他讓十三歲男孩領受了片段溫情,看到天使降臨并成為他未知人生的美好戰友。某種意義上,十三歲的李白有著和年齡不符的成熟,三十一歲的李白仍未長大。他半生隱隱努力真正想成為的,不過是十三歲時所遇見五斗櫥抽屜里小然心事和秘密的守衛者,去成為那個守護著小然日記的“玩具錫兵”,這讓他好像還有了那么一點兒寶玉的風姿。但女性們選擇了離開,母親出走、俞莞之曾小然母女遠行,李白過早熟稔了與美好告別,他的余生還將不斷重復這樣的告別。但是,那個夜晚“我”所看到的“更遠的虛無景象”是什么呢?這個“我”又到底是誰呢?

細心一點會發現,在對往事勾勒中“李白”瞬間位移為“我”,人稱置換使一切發生迷朦起來。夜晚也許并非事實的經過,它是在記憶的反芻、情緒的濾鏡、想象的補全中被裁剪為李白最心儀的景象。“我”是當時李白,亦是若干年后的敘事主人公,“更遠的虛無景象”是記憶盡頭,也是幻境與現實的接壤,是一個人終須直面時心里升起的大霧。路內在許多處走筆中讓兩個跨越時間的敘事焦點不斷疊合,他在制造某種事外與世外的恍惚和恍然。

李白為何向著記憶不斷回返,他所訪問的又到底是什么呢?當一個人第一次意識到了告別,告別便在他的生命經驗里發生作用,他將認出余生中無數次告別,那些離開與失去將沉淀為他身體的一部分。到這里,我好像慢慢懂得,浪子李白為何甘心做一個不斷投身“愛”卻從未投入“愛”的散漫的“疏離者”。因為他十三歲就體會到,真正的愛是什么。

四 記憶的隱身與臨場

正如上面引文,使我意識到這是一部記憶之書的,首先來自敘事人稱的跳躍。整部小說路內數次跳轉,試舉一例:

可他感到的是一陣厭倦,多么無恥的集體生活,即使是借住在曾小然家,他也未曾在半夜用手電筒照過她。多么惡心的肥胖的屁股,我看著它,想對它下手,讓它的主人難堪,而我無法從中獲得任何快樂。李白關了手電筒,復仇的光劍收入鞘中。他決定睡覺,忘記這件事,或者說,隨他去吧。

這部小說敘事大多時候以第三人稱展開,但也偶爾以第一人稱“我”冒出一個切換了焦距的視角。仿佛情不自禁,“我”忍不住附體并幾乎同時目睹著“李白”。李白這位“過氣小說家”熟悉敘事策略與敘述方式,小說中他頗為自知地預言了并不迎合的敘事將如何勸退讀者,但他依然選擇這么干。路內也選擇這么干。倒敘插敘任意穿行,這樣的敘述方式意味著李白在左右騰挪地重新進入記憶。

敘事人稱的跳轉是言說視角的遷移也是情緒的置換。人在重臨在體驗,也在反觀在察覺,記憶改變時間的流向,改變主體對時間的感受方式,這使得路內寫記憶時,讓記憶還擁有一層現在進行時態。“我”在“此刻”情不自禁的評說很像文本中路內不時安置的小括號,旁白般解釋說明或轉折。那些括住的部分釋放著某種在時間之外可以輕松談起的氣息,括號里的補足還意味著客觀,真相甚至寬宥,你會感到一種時間正在穿過。既然說到了“寬宥”,記憶在路內筆下并非單向度的抒情指向,它同時鋒利,是人之為人的某種負擔。當一個人能夠從殘酷記憶中脫身,何嘗不是神佑,譬如小說為李忠誠安排了阿茲海默癥作為晚景。在我看來,這是路內安排記憶另一向度的來訪,他用一種看似殘酷的方式完成了命運對一個弱者的寬宥,李忠誠得以“從容”地告別一切。記憶消失,一個人將不再領受其恩惠也無需承受其重量,這個荒唐潦草了大半生的男人晚年不必再忍受覺知著尷尬窘迫的折磨。小說寫到這筆,記憶作為敘事主體,倒影般地顯出豐盛駁雜。

疏離者李白過著兩種生活,一種現實一種隱秘,一種在自由的潮水中不斷隨波逐流的生活,一種在重臨重要時刻中不斷被啟迪的生活。回視記憶像一個人站在兩面相向鏡子前,無數真身與虛像在鏡面中交疊,彼此模仿并呼應。這讓我無端想起小說里一處非常迷人的表述:

他用一種極度復雜的心情簡單翻閱了它,白淑貞的習慣與他一樣,本子從首尾兩端寫起,向中間挺進,仿佛正敘和倒序將會匯合在一個虛無的核心地帶,仿佛我們將會相見于白色的南極。

也可以說,這個“我們”亦是作者與讀者的一次分身。所有直面文學的時刻都是極為個人化的時刻,作者讀者從各自起點向著未知與不明起航,在浮冰般的搭乘(文字)之上,人與人偶然相會于“白色的南極”(閱讀帶來的不可名狀但同時確鑿的感知與幻覺),遠遠地招手或沉默著相向而行,這是多么令人心動的風景呢。“白色的南極”是路內在這部小說中激活的新鮮隱喻,它如同一片等待命名和到達的未知之地,一個含著巨大秘密卻充滿靜氣的所在,甚或一種精神狀態,某一刻人終于接近了一個內在的陌異自我。在一片白茫茫真干凈的大地上,往昔與此刻,李白與自我,皆完成了相遇。

長篇小說為我們制造“熟人”,他們的行與思、神與情、愛與怕、得與失都安安靜靜地擺放著,讓我們里里外外地翻檢審視。當我們注視他們,何嘗不是重新看見自己。路內在字里行間之外寫下的,是李白此刻回憶曾經如何想象現在,他讓虛無的已逝重新歸位于一個人的情感結構與身體內部,他也寫著,我們何以,又以何安放記憶。

這一次讀《關于告別的一切》,和數十年前讀到“追隨三部曲”所感戰栗的新鮮與新鮮的戰栗頗為不同,那種周游于文本的生猛似在褪去,自怡的松弛與頹然隱約浮現。路內的語言依然迷人、溫柔、充滿內部的迂回并且干凈,這干凈來自某種對準確的忠誠。路內的文字本身攜帶風景,如果它可以是一條路,這一路上上下下的起伏帶給我們許多次輕微的失重、小小的眩暈和自然到來的怦然會心。

長篇小說為我們制造“熟人”,他們的行與思、神與情、愛與怕、得與失都安安靜靜地擺放著,讓我們里里外外地翻檢審視。當我們注視他們,何嘗不是重新看見自己

小說里有兩處動物園情節。一處在開頭,飼養員落入獅口,一處在結尾,李白跌進熊山。脫身迫在眉睫。或許,某種意義上,對記憶的再次整理也是一種脫身的必要。小說在李白爬出熊山的過程中戛然而止,這似乎是一個無所抵達,未及完成的結局。但另一個意義上,完成與抵達因而到來,那就是,在寫小說與真正的生活之間,在記憶與想象之間,在往昔與未來之間,不期然的錘擊或落空將到訪,而我們可能失聰于那“巨響”。生活會被我們放過,除非記憶有響聲。重返記憶讓人不只是“活著”,而且是“活過”。

回到開頭,聶魯達的詩沒有結束。那“漫不經心地走過”并非途經而是有所抵達。詩人好像半個多世紀前便定義了李白的軌跡。是的,路內充滿偶然又注定般地回應著詩人的抒情,他將注視李白在記憶翻涌的漫長余生中不斷地:

走向我童年時期多雨的造船廠,

走向定義模糊的南方的涼爽森林,

走向我生命彌漫著你香氣的地方。

——聶魯達《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第58首。

猜你喜歡
記憶小說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夏天的記憶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記憶中的他們
端午記憶
絲綢之路(2016年9期)2016-05-14 14:36:33
兒時的記憶(四)
兒時的記憶(四)
記憶翻新
海外文摘(2016年4期)2016-04-15 22:28:5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五月天久久婷婷| 97综合久久|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国产白浆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完整视频版| 国产精品3p视频|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色香蕉网站|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欧美日韩动态图|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99在线国产|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国产永久在线视频| 亚洲天堂伊人| 国产精品专区第一页在线观看|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色视频|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亚洲伊人天堂|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国产99在线| 国产色爱av资源综合区|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在线va视频|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国产欧美日韩91|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嫩草国产在线| 精品99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一个色综合久久| www.youjizz.com久久| 亚洲人成影视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天堂| 国产亚卅精品无码| 色婷婷在线影院| 亚洲福利网址|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少妇精品在线| 国产视频a| 亚洲伊人天堂| 国产区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尤物| 91色爱欧美精品www| 97国产在线视频|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五月天综合婷婷|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亚洲国产系列|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不卡| 91青草视频| 国产一级毛片yw| 亚洲不卡影院|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亚洲人免费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频道|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无码AV| 五月婷婷中文字幕|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99在线视频精品| 国产麻豆另类AV| 日韩福利在线视频| 99精品这里只有精品高清视频|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