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赫拉克利特與詩人(下)

2023-03-06 15:56:08吳雅凌
上海文化(新批評) 2023年1期

吳雅凌

四 宇宙、火與不和

12

赫拉克利特以前的自然哲人紛紛試探過不同的宇宙起源說,某種程度上均系對詩人們的化用:荷馬詩中強調水的古老神性,赫西俄德看重大地的原生力量。依據亞里士多德等古代作者對米利都哲人們的轉述,泰勒斯想象大地漂浮水上,水支撐大地,水是萬物的起源;①阿那克西曼德想象獨自懸在中央的大地,與萬物等距,不受任何支撐;②阿納克西美尼則主張氣先于水,氣是萬物的本原。③

赫拉克利特殘篇也說起宇宙的起源,并且有不只一種說法。

[殘篇30]④

這宇宙,對萬物(或每一物)是同樣的,不由神或人制作,從前是,現在是,未來也是永活的火,按尺度點燃,按尺度熄滅。

克羅豐的克塞諾芬尼想象太陽在微小的火的聚集中生成,⑤赫拉克利特進而主張,宇宙中有無時無處不在燃燒的火。⑥“永活的火”(πūρεζωον)與第1條殘篇中的“永在的邏各斯”(λóγου εóντοζε)相呼應?;鹗怯钪娴谋驹?,不為任何神或任何人所造,火之燃燒(πτω)或熄滅(ποσβεννυ μι),不以任何一種認知為轉移。人在夜里點火,作為一次精神行動,就是要模仿并盡力觸摸永活的火(殘篇26)。

萬物始于火,抑或萬物始于不和?這兩種起源說法看似相悖,實則有相通可能

名詞μετρον(尺度,度量)或動詞μετρεω(量,測量),同樣出現在克萊蒙援引的另一條箴言中:依據土從水生的logos,測量從土到水的逆向元素轉換(殘篇31 b)。尺度與邏各斯相連,標志著某種絕對標準的劃定。火的尺度呼應第94條殘篇⑦中的太陽的尺度,或不可僭越的運行軌跡,影射神話詩人所言說的宙斯的正義法則,既是宇宙秩序的,也是人間道德的。

但在別的地方,赫拉克利特又不只一次說,萬物從“不和”中生成。

[殘篇8]⑧

相反者相連,不同中有最美的調和,萬物生于不和。

[殘篇80]⑨

須知戰爭對誰都一樣,不和是正義,萬物的生成依循不和與必然。

不和(εριζ)與戰爭(πòλεμοζ)同樣是詩人們反復探究的話題。不和神的金蘋果引發了特洛亞戰爭。阿喀琉斯痛悉好友死訊,在決意重新選擇戰爭時,他祈愿“不和從神界和人間消失”(伊18.107)。依據赫拉克利特的判詞,阿喀琉斯形同在詛咒眾生的源頭,而荷馬不知萬物生于不和?無論如何,總還有赫西俄德唱起不和之歌,宣稱至少有一種不和對人類有益(勞24)。

在第53條殘篇中,赫拉克利特把“戰爭”界定為“萬物之父”(πντων μεν πατηρ)和“萬物之王”(πντων δεβασιλεúζ)。戰爭對誰都一樣(ξυνúζ,或“共同的”),如荷馬詩中說:“戰神對誰都一樣,他也殺殺人的人”(伊18.309)。唯有不和與正義并稱,第80條殘篇中的δκην εριν既可讀作“不和是正義”,也可讀作“正義是不和”。正義是宙斯為人立法的最好體現。在有限意義的人類世界里,正義即不和,是相反(ντξοοζ)相成(συμφερω),是相礙相生。

同樣,依循正義法則,萬物在不同(διαφερω)中調和(ρμονα)。在詩人那里,大寫的調和(Harmonia),音譯“哈爾摩尼亞”,本系阿佛洛狄特與戰神阿瑞斯的女兒(神937)。但赫拉克利特總要多走一步:“不可見的調和比可見的調和好”(殘篇53)。

萬物始于火,抑或萬物始于不和?這兩種起源說法看似相悖,實則有相通可能。不和與火彼此限定也相互成就,讓人想到阿那克西曼德沉思的“永恒的運動”。稍后恩培多克勒將“友愛”(φιλια)和“紛爭”(νεικοζ)視同宇宙生滅循環的兩大動力。前蘇格拉底哲人們的思辨大多可以在詩人那里找見最初一縷蹤絲?;鹋c不和,依據神話詩人的表述,大約就是宙斯發動諸神之戰,重建奧林波斯秩序。在詩人筆下,早在宙斯誕生前,神諭宣稱克洛諾斯注定要被其子征服:“偉大宙斯的意愿如此” (神463-465)。宙斯的意志甚至發生在宙斯出世之先,如永活的火,“從前是,現在是,未來也是”(殘篇30)。

13

[殘篇32]

εν, τòσοφòν μοūνον λεγεσθαι οúκ εθελει καεθελει Ζηνóζ ?νομα.

一,那獨一的智慧,不愿和愿以宙斯之名被說起。

有關一或智慧的認知,詩人命名為宙斯,但這并非唯一的命名。Ζηνóζ-Ζεúζ(宙斯)與ζ(活,活著,如殘篇26中的ζω)諧音。宙斯之名,或系生活之名的影射(Kahn 270)。赫拉克利特殘篇中另有一處提到宙斯,用的是Διóζ這個更常見的稱呼。

[殘篇120]

日出與日落的分界是大熊座,對面是明光的宙斯的守望者。

斯特拉波援引這句話是為了證明赫拉克利特親近荷馬用語。事實上,這句話直接化用自赫西俄德的《勞作與時日》。與大熊星座相對的“守望者”(οūροζ),即大角星(ρκτοūροζ),音譯“阿拉圖斯”,字面意思是“大熊的守望者”,因總像跟在大熊星的后頭升起而得名。大角星是牧夫座的主星,也是最亮的一顆。

自太陽回歸以來的六十個

冬日由宙斯劃上了句號,

大角星作別神圣的大洋水流,

頭一回在暮色中閃亮升起。(勞564-567)

玫瑰纖指的黎明遇見大角星……(勞610)

在詩人筆下,每年春季二三月的日落時分,大角星首次出現空中,正值葡萄修枝,等到夏末秋初,大角星換到日出時分現身,正值葡萄收成的釀酒時節。日出日落,春來秋去,時序流轉,星辰運行,詩人筆下的時間秩序,在赫拉克利特殘篇中轉化為一或智慧的思辨。農夫一年中的葡萄種植和釀酒技藝,也依稀呼應酒神崇拜所標記的秘教儀式?!懊鞴獾闹嫠埂?αθρου Διó),是日出日落的響應,也是另一種太陽光照,印證靈魂勞作的神秘語境。

除這兩處箴言(殘篇32,120)以外,赫拉克利特殘篇中未再提及宙斯之名,但讓人印象深刻地談及霹靂。在詩人那里,霹靂是宙斯的專屬武器(神140-141)。

[殘篇64]

霹靂統領萬物。

[殘篇66]

火突然降臨,判斷和掌握萬物。

托名希波呂托斯在援引第64-66條箴言時稱,“赫拉克利特將永活的火命名為霹靂。他還說,火有智識,是萬物秩序之源?!焙绽死貧埰獜娬{火的卓越性,很有可能特別受到赫西俄德的影響。這是因為,詩人在兩部傳世詩篇中反復強調宙斯的意志。相形之下,荷馬史詩并不刻意突出宙斯的絕對王權。如果說《伊利亞特》集中表現了阿喀琉斯的英雄戰功(ριστεα),那么《神譜》志在表現宙斯的神王戰功(ριστεα)。

《神譜》長篇敘述兩場神戰。提坦大戰(神617-719)是宙斯率領奧林波斯諸神,對戰克洛諾斯為首的老神。提豐大戰(神820-880)是宙斯鎮壓潛在的未來神王。無論提坦還是提豐,均系大地的后代。赫西俄德筆下的戰爭場景讓人想到自然哲人們探討的元素轉換,也就是宙斯代表的火元素如何整頓大地元素代表的原生力量,重新創建秩序和分配世界。

在提坦大戰中,百手神特別惹人注目。他們與提坦、庫克洛佩斯同系天地之子(神147-153)。庫克洛佩斯擁有技藝,為宙斯造武器,百手神擁有原初的蠻力,天神忌憚他們甚于提坦,將他們用鎖鏈捆住,關押在大地下(神617-623)。他們通過加盟宙斯打敗提坦,歸順到宙斯治下的政治生活秩序。百手神標記了以宙斯為名的世界新秩序的邊界。他們在戰爭中沖在最前線(神713-714),戰后被派到幽暗未知的地下世界,充當宙斯的護衛(神729-735)。

如果說提坦大戰中的宙斯采取不同手段借力打力,降服大地力量的諸種化身,那么提豐大戰更強調大地在宙斯的火攻下受重創(神858-867)。兩場神戰以宙斯的火作為核心,前為火土之爭,后為火風之爭。

14

[殘篇76]

火活土之亡,氣活火之亡,水活氣之亡,土活水之亡。

赫拉克利特的元素轉換從火開始?!渡褡V》中的諸神戰爭主要指向“火活土之亡”,其中提豐失敗地挑釁宙斯,也部分影射“氣活火之亡”。詩人筆下的人類世界作為諸神世界的延展,同樣表現為火與土的張力構成。普羅米修斯盜火,天火進入人間。作為反擊,宙斯命火神赫淮斯托斯以土造潘多拉,也就是最初的女人,由此奠定有死者的生活秩序(神565-591,勞42-105)。不得不提的是,宙斯的吩咐是“把土摻和水”(γααν ūδει φúρειν,勞61),但赫淮斯托斯只用土造人(勞70,神571)。

赫西俄德不完全地呈現火氣水土的循環相生,并且詩人筆下的水元素顯得特殊,或系對荷馬詩唱傳統的某種反應。

在荷馬詩中,英雄航海遠征,水元素有顯著的表現。一方面,大洋神(或環繞大地的環河)被尊為“眾神的始祖”(伊14.200-201),古老(伊21.195-197)神圣(伊11.726,奧10.351)。另一方面,宙斯兄弟三分世界,統領水國的波塞冬常挑釁神王的權威:“我和他一樣強大”(伊15.187,參1.396-406)。相形之下,赫西俄德絕口不提神王兄弟相爭這類荷馬詩中屢見不鮮的橋段,大洋神更被含糊地納入提坦神族(神133),且在神王征戰中始終缺席。

赫西俄德詩中的ūδωρ專指清水,與祭神儀式相連?!秳谧髋c時日》出現兩處,一處是奠酒(勞595),一處是凈手禮(勞739)?!渡褡V》雖為各種海洋江河命名,唯有一處重復用ūδωρ:“長生的斯梯克斯水”(Στυγòζφθιτον ūδωρ,神785,805),指諸神誓約儀式上用的圣水。

赫西俄德在行文中不隱瞞對大海的畏懼?!秳谧髋c時日》雖也談航海,但別出心裁不提出海時節,而先說哪些時節絕對不宜出海。詩人反復強調航海危險,只求“不必駕船遠航”(勞236),因為“死在浪濤里太可怕”(勞687)?!渡褡V》中的海神家族體現了詩人心目中的水元素的特質:無形、無常、無序。海神家族成員多系怪物,多被宙斯的英雄兒子斬除,他們的消亡與世界秩序的整頓相連(神233-336)。

赫西俄德在詩中兩次承認自身欠缺,均與水元素相連。詩人為大洋之子命名,也就是羅列不同地理方位的河流名錄:“細說所有河神名目超出我凡人所能”(神369)。詩人在給出航海教訓時說:“我不諳航海和船只的技藝”(勞649)。一方面,認知的不足造成言辭的無力。另一方面,經驗的欠缺似乎沒有妨礙他承擔教誨任務。作為農夫,他的日常航海經驗乏善可陳。作為詩人,他深得繆斯的傳承。在學與教之間,在言說與不可言說之間,兩種身份構筑起了詩歌語言(logos)的內在張力。

水的諸種說法還讓人想到赫拉克利特死于水腫病的傳說,這或是一種戲謔的隱喻筆法, 影射赫拉克利特把迷失的靈魂貶稱為潮濕的靈魂:“那忘了路通往何處的人”(殘篇71),猶如“喝醉的人踉蹌,被小孩子牽著走,他不知去向何處,他的靈魂潮濕”(殘篇117)。對靈魂來說,干燥比潮濕好:“靈魂是干燥的光,最有智慧也最好”(殘篇118)。赫拉克利特主張火的卓越性,既與宇宙起源學說相連,更關涉對靈魂問題的探究。

五 靈魂的盡頭

15

[殘篇45]

你找不到靈魂的盡頭,就算行經每一條路;靈魂有多么深奧的邏各斯。

從赫拉克利特開始,靈魂學說區別于神話詩人的靈魂意象。赫西俄德不談ψυ χ,只有一次談到“心”(καρδα,神99)。在荷馬詩中,ψυ χ指人死后的一股魂氣,脫離肉身,下到冥府(如伊1.3,奧11.222),且依然保有生前的形樣容貌,又稱“魂影”(εδωλον,與ψυ χ并稱,如見伊23.104)。作為英雄認知的關鍵時刻,阿喀琉斯看見帕特洛克羅斯的魂影(伊23.99-107),奧德修斯看見赫拉克勒斯的魂影(奧11.602)。赫拉克利特第一個以去神話的純粹思辨方式探究靈魂問題。在他之前的畢達哥拉斯也談靈魂不朽及諸種禁忌,但不排除援用神話譬喻。

赫拉克利特對靈魂的沉思和表述帶有一股獨特的宇宙論意味。這或許因為,這位自然哲人有意區別于詩人們,又總讓人首先想到詩人們。

在詩人那里,宇宙有盡頭,靈魂的盡頭也找得到。一來靈魂是有形相的,故而是有限的。二來,從生活在大地上的人的身體,到環河邊緣的地下冥府,靈魂的邊界沒有超越宇宙的邊界。

但赫拉克利特反過來說,靈魂的盡頭是找不到的。靈魂沒有盡頭。這是不是說,從宇宙論視角出發,基于靈魂與火的隱秘關系,永活的火就時間性而言沒有盡頭,靈魂就空間性而言無處不在?或者,屬于靈魂的“勞作與時日”是無邊際的,正如飽受苦難的奧德修斯臨了對妻子宣稱他們的苦難沒有盡頭:“我們尚未到達奮斗的盡頭”(εππερατ'εθλων,或“競賽奪獎的成果”,奧23.248)?又或者,περαρ(盡頭)與πειρα-πειρω(經驗)諧音,找不到靈魂的盡頭,是因為我們生來記不住靈魂的經驗(殘篇1)?

我們不妨依然擁抱所有可能性。

[殘篇115]

靈魂的邏各斯自行生長。

無論從句子結構還是從內容看,第115條殘篇講的或系同一件事。第45條殘篇以“靈魂”(ψυχζ)開頭,以“有邏各斯”(λòγον εχει)結尾。中間極盡艱難曲折,“經過每一條路”(π?σαν επιπορευóμενοζóδòν)——行遍天下卻找不到盡頭,試過所有路而沒有出路。這或系靈魂通達邏各斯的必經階段,也就是“自行生長”的靈魂之路。

[殘篇18]

若不去希望,就找不到那不可希望的,因它是找不到的和無路的。

靈魂的邊界不可能找到,永活的火降臨不可能憑靠人的意愿(殘篇30,66)。恰恰因為領悟了不可能,不失去希望或許才是出路。靈魂的祈愿如在黑夜里點火,那是因為明白了真正的火自行點燃自行熄滅,明白了點火的動作對于永活的火而言本無意義。

因為這樣,靈魂的邏各斯是深奧的(βαθùν)。在荷馬詩中,βα θúζ少與靈魂連用,讓人印象深刻的例子莫若形容宙斯的心(φρενα βαθεαν,伊19.125)。蠱惑神阿特(τη)擅長蒙蔽神和人的心智,連神王也中招,致使愛子赫拉克勒斯一出生就注定下坎坷運命。宙斯憑心發誓,將阿特驅逐到人間,永不得回神界(伊19.126-131)。在赫西俄德筆下,阿特果然在人間大行其道。依據詩人的教誨,人生難免遇到兩條路,其中一條路由阿特引導,通往 “惑亂”(τσιν,勞216),“另一方向的路”(óδòζ δετερηφι παρελθεν,勞216)通往正義,更艱難但更好。赫拉克勒斯行遍天下苦路,傳說也遇到過阿特的誘惑。詩人們喜愛十字路口的寓言,不只赫拉克勒斯,荷馬詩中的阿喀琉斯和奧德修斯均有獨自在海邊哭泣的選擇困難時刻(如伊1:349-351,奧5:83-84,157-158):是享受天倫之樂,還是追求聲名不死?是接受神女應許的永生,還是不離不棄那回不去的故鄉?諸如此類。英雄們無一例外地選擇更艱難但更好的路。

16

[殘篇59]

機之路既直又曲。

[殘篇60]

上行和下行是一而同的路。

赫拉克利特殘篇中多次談“路”(óδòζ),最有名的說法莫過于托名希波呂托斯連續援引的這兩句箴言。第59條殘篇語義不明,γναφεωι -κναφεον原指漂洗布匹的作坊,此處或指紡織機。兩句箴言合起來或更清楚。曲與直,上與下,分別標記路的兩種維度。

在詩人們那里,曲直有分明的道德判斷意味,σκολιòζ(曲的)常與正義相對,諸如歪曲的審判(與θεμιστεζ連用,伊16.387;與δκαι連用,勞219,221),歪曲的言說(與μūθοι連用,勞194)等等。νω(上,向上)與κτω(下,向下),稍后的悲劇詩人用來分指大地上的生者和下界的死者,讓人想到神話傳統中的英雄們下冥府(κατβασιζ)又重回人間,赫拉克勒斯,奧德修斯,埃涅阿斯……還有詩人俄耳甫斯,進而是秘教傳統里的兩大主神珀耳塞福涅和狄俄尼索斯。

赫拉克利特顯得在反駁詩人們的教誨。依據赫西俄德出了名的說法,喜歡走輕松近路是人的天性本能,正確的路卻難走:“開途多艱難,但只要攀達頂峰,無論困難重重,行路從此輕便”(勞291-292)。在詩人那里,路有好壞對錯之分,曲直上下之分。赫拉克利特卻像是在說,所有的路都是無路(殘篇18,45),從無路通往有路,本無選擇,何必苦惱?

[殘篇103]

在圓周上,開端和盡頭是一樣的。

波菲利在注疏《伊利亞特》中的“大地的盡頭”(伊14.200)這個說法時援引了赫拉克利特。這句箴言不但幫助我們理解何謂道路既直又曲,上行下行是一,更從某種程度上印證了赫拉克利特對神話詩人的深刻理解。

赫拉克利特殘篇中的經驗究竟是誰的經驗?這是我們閱讀赫拉克利特必須不斷問自己的問題

圓周上的任意點是起點也是終點。在元素轉變周期中,火是宇宙的開端或本原(ρχ),也是宇宙的盡頭(περα ζ)。清代《說文解字注》里,“宇宙”二字的說法異曲同工:宇,“四方上下實有所際,而所際之處不可得到”。宙從由,如軸如覆,“舟車自此至彼循環往復”。宇宙論如是,靈魂的邏各斯亦如是。在第45條殘篇中,靈魂的盡頭無從找到,或因靈魂的盡頭也是靈魂的開端,無時無刻不在生成變化中,不在“自行生長中”(殘篇115)。靈魂無時無刻不在路上,正如荷馬詩中的奧德修斯下冥府又回人間,還了鄉還要“再次起航”(奧10.563),舟車自此至彼循環往復。

[殘篇36]

靈魂亡而成水,水亡而成土,由土生水,由水[生]靈魂。

亞歷山大的克萊蒙將這條箴言與俄耳甫斯秘教的靈魂學說相連,以此作為赫拉克利特受俄耳甫斯影響的證據。這條箴言以“靈魂”(ψυχισιν)開頭,為“靈魂”(ψυχ)收尾,中間是不同階段的元素轉換,恰如靈魂的一次圓周運動。從靈魂到水,從水到土,前兩種轉換過程特別地談“死”(θνατοζ),猶如靈魂入冥府,是下行的路。從土到水,從水到靈魂,后兩種轉換過程只談“生”(γγνομα),猶如靈魂的重生,是上行的路。從死到生,循環往復。宇宙元素的生滅循環與靈魂輪回交織在一起。

如果說柏拉圖的洞穴神話有意顛倒和改寫了荷馬詩中的冥府意象,那么赫拉克利特運用元素轉換譬喻死生問題,以此替代詩人們的入冥府神話。

17

然而,靈魂的下行與上行同一,這對靈魂而言不是尋常事。赫拉克利特殘篇中的經驗究竟是誰的經驗?這是我們閱讀赫拉克利特必須不斷問自己的問題。

在這里,靈魂的下行(或入冥府)不是指向一般意義的死亡,而是所謂高貴的死亡。有德性的靈魂在身體死后不是成水,而是以“干燥的光”(殘篇117)加入宇宙中永活的火。赫拉克利特幾次提到一種死亡,與戰斗相連的ρηιφτουζ,字面意思是“被戰神所殺的”,或“戰死沙場的”。比如第24條殘篇:“神和人尊崇戰死者?!庇秩绲?36條殘篇:“戰死的靈魂比病死的靈魂更潔凈?!?/p>

[殘篇25]

越重的死亡分得越大的命份。

第25條殘篇一如既往地用字精審。比較級形容詞μεζονεζ(大的)連用兩次,分別修飾μóροζ和μοραζ。這兩個詞不但諧音,且有語義的微妙關聯。前者指“死亡”或“厄運”,大寫的Moros即厄運神,音譯“莫羅斯”。后者指每個人注定的份額或命數,大寫的Moira即命運神,音譯“莫伊拉”。句末動詞λαγχνω在荷馬詩中多指捻鬮分派(伊9.367,奧14.233),指在命運注定范圍內的份額派定。

詩人們對命的認知極為繁復,這也表現為命運神的雙重身世,她們既是宙斯和忒彌斯的女兒(神905-906 = 217-218),又是黑夜家族成員。在后一種說法里,厄運神和命運神均系黑夜的孩子(神211-225),其中厄運神與橫死神(Ker)、死神(Thanatos)并稱,是死亡的三種形態(神211-212)。相較于其他兩種形態,μóροζ指慘死,毀滅和不幸。

這條箴言因而有多種表述可能。越是慘重的生命結局,越有非凡的命運安排。厄運橫生,或系天降大任于斯人。又或者:“不幸越大,福分越多”。英雄悲壯地戰死沙場,由此贏得傳世聲名,這是高貴的命運。但在許多人的眼與心里,這也是生命中不堪承受的重。這樣的命運不屬于所有人。

[殘篇29]

最優秀者擇一抵一切,也就是有死者中的永恒榮譽;

但多數人像畜群一樣只顧吃飽。

在第29條殘篇里,最優秀者(?ριστοι)與多數人(πολλο)各占半句,形成鮮明對比。在有死者中贏得不死的榮譽,也就是傳世的聲名,首先是通過詩人們的吟詠得以實現的,因為詩一開始是記憶的唯一方式(神100)。最優秀者不是別人,正是荷馬詩中的貴族英雄,是知生死的阿喀琉斯的選擇(伊9.401-416),是特洛亞人在他還活著時就預先哀悼的赫克托爾(伊6.446,500)。他們區別于沒有死亡焦慮的多數人。

但赫拉克里特筆下的典范另有其人。在現存殘篇中,赫拉克利特只在提到兩個人時不帶貶責而只有褒獎。一個是古希臘七賢之一的普利耶涅人比亞斯(Πρινηι Βαζ),另一個是赫拉克利特的以弗所同胞赫墨多羅斯。

[殘篇39]

特塔穆斯之子比阿斯生于普利耶涅,比其他人有更多的邏各斯。

[殘篇121]

以弗所成年人活該全體被絞死,把城邦讓給少年人,因為他們驅逐了他們中最好的赫墨多羅斯,還說,“我們中不該有人是最好的,否則讓他去別處與別人交好。”

在赫拉克利特筆下,發生在外邦與本邦的兩個事件互相映照。以弗所和普利耶涅相距不遠,同屬伊奧尼亞的古老城邦。因為有賢人比亞斯,普利耶涅一度以施法正義著稱。因為生逢普利耶涅,比阿斯的立法志向得以落實,有美好的聲名傳世。相反,以弗所人沒能像普利耶涅人那樣留住賢人赫墨多羅斯,致使城邦禮法崩壞,危機四伏。

最好的人被驅逐,以弗所人的宣判理由再直接不過:城邦中不應有最好的人。平等理念在以弗所城中戰勝了優秀理念。歸根到底,成年人要留給少年人什么樣的城邦?誰來決定共同體生活的政治形態?是以弗所的最好的人,還是全體成年人?赫拉克利特顯得有明確的答案。他還說過,最優秀者“以一抵萬”(εζεμομūριοι,殘篇49),因為做到了“擇一抵一切” (ενντπντων,殘篇29)。

詩人們宣揚的生活方式在現實的以弗所行不通,這一判斷直接植根于赫拉克利特對以弗所同胞的人性洞察

18

詩人們宣揚的生活方式在現實的以弗所行不通,這一判斷直接植根于赫拉克利特對以弗所同胞的人性洞察。第29條殘篇下半句強調,多數人與最優秀者的終極追求不同,這使得兩類人的命運也有所區別。嚴格說來,身體欲望的滿足是人的本能追求,就連阿喀琉斯也和尼俄伯一樣,哭累了肚子餓(伊24.613)。

[殘篇85]

與血氣作戰很難,因血氣用靈魂去贖所欲求的。

阿喀琉斯的血氣以帕特洛克羅斯的死為代價。但神話里的英雄最終節制憤怒,轉向更高貴的追求(殘篇29)。在更常見的情況下,不能節制只能控制。常人的快樂來自靈魂的自我放縱:“靈魂變潮濕是快樂而非死亡,對靈魂來說,在生成中墮落是快樂的”(殘篇77)。赫拉克利特直接斥責過以弗所人的潮濕的靈魂:“愿財神不拋棄你們,好叫你們在靈魂上的貧乏公諸于世”(殘篇125a)。潮濕的靈魂就是迷失的靈魂,尤其需要引路人。

赫拉克利特殘篇中多處運用俗語表述,諸如“牛吃到豌豆是幸福的”(殘篇4),“驢愛草料勝過黃金”(殘篇9),“豬在泥里比在清水中更愜意”(殘篇13)。與其說是針對多數人的批評,不如說是針對身負引路責任的特殊群落的告誡:若不能知眾人的天性自然,又如何成為眾人的教師?“把人群認作教師”(殘篇104),這豈非不理解也不尊重人性自然的直接表現?牧群需要好牧人的引導,而不該是顛倒過來。以弗所需要比阿斯和赫墨多羅斯,恰恰由于這一政治需求在城邦現實中不可能,以弗所更迫切地需要赫拉克利特。

[殘篇44]

民人須為法戰斗如保衛城墻。

這是赫拉克利特的理想國,也是赫拉克利特本人的下行。有別于我起初的印象,這位自然哲人切實地把目光轉向以弗所,轉向“其余人”(殘篇1)。

19

赫拉克利特被稱為“思想和語言上的晦澀詩人”。這位“伊奧尼亞的繆斯”對logos的探究不完全跳脫詩人們奠定的框架。他反駁詩人們,同時也受詩人們影響。他拋棄詩人們的神話敘事,轉而以箴言形式建構一種新的神學或宇宙論,以沉思“宇宙的生成”(cosmogony)取代詩人們筆下的“諸神的誕生”(theogony)。他深入詩人們有意保持沉默的幽境,探究靈魂的盡頭和出路,更新詩人們流傳下來的關于“勞作與時日”的古老教誨,為思想在黑夜里引進新的光照。

[殘篇112]

節制是至高的善,智慧是言說真實,行動上通過習自然而順應自然。

作為詩人們的最嚴厲的批評者,赫拉克利特也是詩人們的當世“最有益的”(殘篇121)解釋者

如何以恰如其分的尊重去看待赫拉克利特及其所批評的古詩人們,盡可能避免我們見聞太多的輕率輕浮的現代立場?第112條殘篇或是一個好提示:首先是“節制”(σωφρονεω,或明智,或保持頭腦健全),并在節制的前提下去愛智慧。以赫拉克利特為代表的早期哲學盡力試探了詩人們未抵達之處。箴言中的兩個不定式動詞“說,言說”(λεγω)和“做,做詩”(ποιεω)原本與詩人們相連,在赫拉克利特之后與自然哲學相連。如果說詩人們鄭重地把“言說真實”(ληθεα λεγειν)托付給繆斯女神(神28),那么愛智者的志向無他,就是勉力接近“說與做”(或“言辭與勞作”,殘篇1)的真實。

作為詩人們的最嚴厲的批評者,赫拉克利特也是詩人們的當世“最有益的”(殘篇121)解釋者。正如赫西俄德在公元前八世紀的阿斯克拉鄉間(勞640)寫下反思詩人荷馬的詩篇,赫拉克利特從公元前六世紀以弗所的月神廟發出哲學反思詩的聲音,且從柏拉圖迄今回響不絕。新柏拉圖派哲人普羅提諾曾經這樣說起赫拉克利特:

他以形相進行教授,不在意向我們澄清他制作的邏各斯,也許他認為我們必須自己尋找,正如他從前也是自己尋找并且找到一樣。

這位傳說中的“哭泣的哲人”吸引并打動一代代人。這是因為,古往今來的每一代人總要重新來過,從各自時代的有限意義出發,親身試探何謂“上行與下行是一而同的路”(殘篇60)?;蛟S這也是那條讓赫拉克利特不朽的箴言的多重啟示所在:究竟是復數形式的“他們踏入同樣那些河流”(ποταμοσι αūτοσιν εμβανουσιν,殘篇12),還是單數形式的“一個人踏入同一條河流”(ποταμωι εμβναι δζ αūτωι,殘篇91)?是普魯塔克的無人稱轉述:“同一條河流不能兩次踏入”(《道德論叢》28.18,45.15),還是柏拉圖對話中的蘇格拉底援引的“你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克拉底魯》402b)?

我們不妨擁抱所有可能性,因為最終逃不掉的,是“我尋找我自己”(殘篇101)。

? 如參亞里士多德《論天》B13.294a28;《形而上學》A3.983b6。

? 如參托名希波呂托斯《反駁異端大全》1.6.3。

? 如參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A3.984a5;托名希波呂托斯《反駁異端大全》1.7.1。

? 引自亞歷山大的克萊蒙《匯編》5.104。

? 如參托名希波呂托斯《反駁異端大全》1.14.3。

? 赫拉克利特談火,另參殘篇14,26,31,,43,64,65,66,67,76,90等。

? 殘篇94:“太陽神不會僭越尺度,不然正義神的助手報仇神會追討他”。

? 引自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8.2.1155b4。

? 引自Origen,Contra Celsum,VI, 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 成人午夜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禁片在线观看| 成人av专区精品无码国产| 一级福利视频| 欧美色视频日本| 亚洲专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在线|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91在线播放免费不卡无毒|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视频|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四虎永久在线视频| 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欧美啪啪一区|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 久久五月天国产自| 好吊色妇女免费视频免费| 欧美亚洲欧美| 久久不卡精品| 在线亚洲小视频|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三级电影在线播放| 自拍偷拍一区| 亚洲av综合网| av免费在线观看美女叉开腿| av在线5g无码天天| 久久久久夜色精品波多野结衣| 色噜噜在线观看|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 99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精品| 麻豆国产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 日a本亚洲中文在线观看| 澳门av无码|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中文成人无码国产亚洲|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66页| 天天色天天综合网| 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 国产毛片久久国产|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91网站国产| 亚洲视频三级|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影视| 国产成人AV男人的天堂| 久久综合干| 黄色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特级毛片| 91小视频在线观看| 一本综合久久|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一级片网址| 亚洲v日韩v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日韩| 999福利激情视频|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伊人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亚洲天堂色色人体| 一区二区午夜| 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激情第一区|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 伊人激情综合|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