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徐德明

如何解決好學前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問題?幼兒園如何做好入學準備教育?小學如何實施入學適應教育?日前,天津市和平區面向全市開展以“幼小銜接重科學 協同育人向未來”為主題的幼小科學銜接階段成果展示活動,全面總結幼兒園入學準備和小學入學適應教育成效,推廣工作經驗。天津市教育委員會有關負責同志出席并講話,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動對推進全市幼小科學銜接工作的重要意義。
此次活動從多角度展現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是多年來幼小銜接工作凝練出“小學先行、兩輪驅動、雙向奔赴、三方共育”天津模式的生動注解。市教委要求,各區要堅定信心推進科學銜接,切實抓好幼兒園保教質量,做好入學準備教育,小學向下銜接做好入學適應教育,與家長形成教育合力。
多年來,在市教委、市教科院的指導下,天津市和平區教育局始終高度重視幼小銜接工作,以“智慧教育 奠基未來”核心理念為引領,積極探索實踐,不斷提升教育品質,形成了“五個堅持”的工作經驗。
一是堅持規范管理。強化規范辦園和規范辦學,遵循教育部、天津市教育委員會相關文件精神,先后出臺《和平區關于幼兒園科學做好大班幼兒入學準備的意見》《和平區科學開展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實施方案》《和平區進一步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工作的若干舉措》,引領教育工作者堅守學前教育的核心價值,正確把握幼兒園與小學教育的科學銜接。
二是堅持科學導向。和平區各幼兒園將入學準備教育有機滲透于三年保育教育全過程,幫助幼兒做好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和學習準備,引發幼兒對小學生活的積極體驗和向往。新課標的出臺,提醒各小學要加速轉變舊觀念,堅持“零起點”教學,積極傾聽兒童聲音,創設包容和支持性的學校環境,幫助學生做好身心和生活適應、社會和學習適應,促進兒童以積極愉快的情緒投入小學生活。
三是堅持雙向銜接。為改變銜接意識薄弱,小學和幼兒園教育分離的狀況,和平區積極建立幼小協同合作機制,依托學區化管理模式,將全區所有小學和幼兒園分為三個學區,充分發揮學區長學校和示范幼兒園的示范引領、橋梁紐帶作用,建立科學幼小銜接學習共同體,加強兒童發展、課程、教學、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交流,實現理念和實踐的深度銜接。
四是堅持聯合教研。將幼小銜接作為教研工作的重要內容,列入年度教研計劃,建立幼小學段互通、內容融合的聯合教研機制。建立由學前和小學教研員共同牽頭負責的聯合教研小組,制訂教研計劃,定期深入幼兒園和小學,組織開展幼小銜接專題教研。主動搭建區域交流平臺,及時解決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實踐中的突出問題。
五是堅持家園(校)共育。和平區積極通過多種形式宣傳展示幼小雙向銜接的科學理念和做法,緩解家長的壓力和焦慮,引導家長成為幼小銜接工作的合作伙伴,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從而形成幼兒園、小學、家長和社會的教育合力。
整場展示活動分為區域經驗、教研活動、特色探索三個板塊。活動內容既有區域整體經驗,又有學校特色探索;既有雙向銜接機制展示,又有聯動教研匯報。天津市和平區各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現場參加展示活動。天津市各區教育局分管負責同志,各小學和幼兒園,甘肅省舟曲縣、會寧縣、靖遠縣對口幫扶單位,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教育合作單位等教育同仁,以直播形式線上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