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生云
普洱市鎮沅縣者東鎮木廠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扎實開展“干部規劃家鄉行動”,以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創建為抓手推進鄉村振興精品示范村建設,組建大學生志愿服務隊,整合村里村外干部鄉賢資源助力鄉村振興,取得積極成效。
云南是全國第一個在全省開展“干部規劃家鄉行動”的省份,以鄉情鄉愁為紐帶,組織動員干部為家鄉出謀劃策,推動人才資源下沉,助力鄉村建設規劃,助推鄉村振興。
第一,這是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新創舉。2021年5月份以來,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之際,由云南省委組織部、省自然資源廳等九個部門聯合發起的“干部規劃家鄉行動”,將規劃家鄉助力鄉村振興作為黨員、干部為家鄉群眾辦實事的重要載體,加強了在外黨員干部與家鄉干部群眾之間聯系交流,深入基層調研,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在推動解決基層“急難愁盼”的現實問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黨員、干部積極為家鄉村民謀幸福、為家鄉村莊謀發展,是一場淬煉初心使命的重要教育。既教育了黨員干部,也為規劃家鄉找到了重要的人才資源途徑。
第二,這是規劃鄉村的新創舉。科學的規劃對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具有基礎性、方向性的重要意義。跳出過去片面強調專家規劃村莊的老路,實現了以基層黨組織領導下的多元主體的參與。通過“干部規劃家鄉行動”號召各類人才回鄉,帶動智慧和力量回流農村,帶動鄉賢能人和村民群眾的參與,將全面提升我們村莊的整體規劃能力,壯大了助力鄉村振興的人才和資源力量。
第三,這是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的新舉措。通過黨員干部帶頭示范,帶動廣大公職人員主動回鄉投身規劃、鄉賢能人發揮優勢,積極為家鄉規劃建言獻策,鼓舞了村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激發了村民“我的家鄉我規劃”的熱情,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了動力基礎。
木廠村是一個處在云貴高原哀牢山區的拉祜族支系苦聰人山村,是一個曾經獲得過兩個共和國總理批示的地方。一是2005年底時任溫家寶總理對苦聰人的專項批示,二是2021年11月,李克強總理對哀牢山救援的批示。木廠村有獨特的優勢,一是苦聰人文化;二是哀牢山的人文歷史故事;三是茶葉、核桃等產業基礎良好;四是木廠村人才基礎良好,目前在讀的大學生有45人,加上已畢業的,共有100多名大學生,其中有博士1人、碩士3人。木廠村委會每年春節開展“返鄉大學生慰問座談會”。
在收到村“兩委”發出的邀請之后,木廠村在外干部鄉賢積極投身“干部規劃家鄉行動”。
第一,認真研究政策。向項目聯系人虛心請教政策,認真學習政策文件和相關輔導課件,吃透政策文本,講給村干部聽、講給本村干部鄉賢聽,讓他們知道鄉村振興的重大意義和本村開展“干部規劃家鄉行動”的重要意義。
第二,搭建溝通交流平臺。協助村“兩委”建立本村規劃家鄉工作交流群,分享政策文件和一些優秀村莊的先進事跡,組織大家討論,并做好建設性意見記錄和積極回應工作,充分調動了干部鄉賢參與規劃家鄉的積極性。
第三,組建大學生志愿服務隊整合資源。木廠村“干部規劃家鄉行動”理事會提出以“鄉愁黨建引領干部規劃家鄉”,建議成立木廠村雛禾大學生志愿服務隊,經村“兩委”同意而成立。通過大學生服務隊,一方面深入挖掘村里特色文化,向外展示木廠村的美好形象,另一方面通過聯系服務和邀請等方式不斷匯聚起村里村外干部鄉賢的資源。服務隊由村里領導團領導,服務隊周圍設置顧問團、導師團。顧問主要是戰略顧問,給團隊提出方向性、戰略性的建議。導師團由校外指導老師和校內指導老師組成:校外指導老師主要指導業務工作,校內指導老師在指導業務工作的同時予以安全管理等。導師團給予服務隊專業的指導。顧問團和導師團根據服務隊開展工作的需要聘請。服務隊內部設置團隊建設部、項目開發部、活動組織部、法律服務部、心理建設部、宣傳部、外聯部和技術支持部等8個部門。服務隊針對村里存在的幾個難點和痛點進行發力,共同助力鄉村振興,實現大學生的自我成長。
第四,利用假期回鄉調研座談。協助村干部召集本村在外干部鄉賢一起回鄉參與調研座談,了解本村人文歷史、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思路,摸清木廠村存在的問題,找到木廠村的特色和優勢,逐步明晰了規劃思路。用“黨建引領干部規劃家鄉”的方式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推動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村。

木廠村召開“干部規劃家鄉行動”座談會 (黃克忠 攝)
第五,積極尋求“外援”助力規劃。首先,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到村里調研指導,為木廠村的發展建言獻策。其次,引入社會資源助力規劃,聘請木廠村鄉村振興法律顧問,免費為村民提供法律咨詢等服務。最后,干部鄉賢積極動員家屬參與。比如,幫助整理哀牢山歷史文化故事、苦聰文化和大葉茶文化。
第六,講好干部規劃家鄉的故事。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并利用各種場合積極宣傳。搞鄉愁黨建的目的就是要建強基層黨組織引領鄉村振興。回鄉干部帶領其他鄉賢回村搞規劃,帶來各種社會資源,同時,對回鄉干部的管理納入基層黨建的范疇。引入返鄉干部智慧和資源,把村黨組織建設得堅強有力、朝氣蓬勃,在鄉村振興各項工作中始終處于領導核心地位,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第七,村里不斷涌現“第一”。在黨建引領下,以成立大學生志愿服務隊,整合村里村外干部鄉賢資源,帶動智慧和資源匯聚在“直過民族”苦聰小村莊,涌現木廠村發展史上的一個又一個“第一”:第一個村級大學生志愿服務隊、第一個村級公眾號、第一個村級抖音賬號、第一個鄉村振興法律顧問、第一個校村共建大學生鄉村振興實踐基地、第一首村歌、第一個村級農業科技工作站、第一個與央企支部共建……木廠村大學生感恩回饋,反哺家鄉,通過搭平臺、建組織、立機制,不斷吸引各類資源匯聚,正在探索一種推動鄉村振興的新模式,讓木廠村的振興之路越走越寬。
第一,強化理論武裝。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明確“干部規劃家鄉行動”是什么、要干什么、怎么干等問題。結合文件和工作手冊,掌握“干部規劃家鄉行動”的7個環節28個步驟的工作流程。
第二,搭建平臺凝聚力量。建立平臺充分調動本村干部鄉賢以及村民群眾的積極性,實現群策群力。通過建立微信工作群、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將本村干部、鄉賢匯聚到一起進行交流溝通。通過返鄉座談等方式群策群力,凝聚共識。
第三,深入調查研究。了解本村人文歷史、發展現狀和發展思路,了解村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和發展愿望。堅持用典型領路法推動村莊規劃,組織木廠村干部規劃家鄉理事會成員到玉溪、建水、石屏等地考察,學習先進經驗,做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訂符合本村特點、具有本寨特色的村莊規劃。
第四,明確干部自身定位和職責。堅持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尊重專家的意見和群眾的意愿,處理好政府、回鄉干部、村民和規劃師之間的關系,既積極參與,又不越俎代庖。將村里大學生組織起來,通過他們聯系帶動各自的家庭和親鄰,聯系整合在外干部鄉賢,匯聚起規劃家鄉村里村外資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