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玲玲 王丁香 王佑涵 呂娜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基礎知識、訓練技巧的同時,通過學生的看、想、說、做等,訓練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 從自學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自學,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為了獲取新知識而獨立開展的學習活動。要培養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們可以從學生的自學中進行。開始時,教師可以提出自學要求或編寫自學提綱,讓學生在教師正式上課之前按自學要求或對照自學提綱在課前或課內自學課本。自學時可以討論,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做記號,然后問同學或者教師。經過一段時間訓練之后,可以逐步從依賴自學提綱過渡到不依賴自學提綱,最后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學。通過這個途徑,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P74“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教學時,按照思維能力培養的要求,首先體會什么是周長。1.教師談話,引導出加工小布藝的事情,讓學生說一說在加工之前要做好哪些準備,引出要剪好小布藝布料和需要的花邊;2.提出問題:怎樣確定粉色小布藝的花邊要多長呢?鼓勵學生小組合作,利用準備好的工具解決這個問題;3.充分發揮各小組測量粉色小布藝的方法和結果,并進行交流和討論,最后教師指出:花邊的長就是小布藝的周長。
二、從訓練中培養靈活的思維能力
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它是溝通知識與能力的橋梁。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精心設計有指導性的課堂練習,是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和發展學生邏輯思維的主要途徑。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當學生學習完一個新知識后,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和要求,從這幾方面精心設計練習:1.圍繞教學的重難點設計專項練習;2.針對易錯易混淆知識設計對比性練習;3.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設計變式練習;4.根據不同程度的學生實踐不同層次的練習……至于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是沒用理解倍數的真正意義,倍數的真正意義是在整數除法中,被除數除以除數所得的商是整數,而且沒用余數,我們才能說被除數是除數的倍數,倍數是兩個數的關系(被除數和除數的關系),所以,單純說一個數是倍數那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