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麗:守到油菜花開爛漫時
2022年5月的一天,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樂江鎮地靈小學(以下簡稱地靈小學)教師楊旭麗收到一束鮮花,鮮花的卡片上寫著一段娟秀的文字,表達了對楊旭麗的感激和尊敬,其中寫道:“您的品行人格,您對教育事業的堅守和熱愛,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向您致敬!”原來,這是曾在地靈小學任教的多名教師送給楊旭麗的祝福。那么,是什么讓楊旭麗贏得同事的尊重呢?
——是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堅守。1997年,楊旭麗被安排到本縣樂江鄉西腰小學任教,在該校工作四年后,又轉到同一個鄉鎮的地靈小學任教。樂江鎮位于龍勝西北部,靠近湖南省懷化市通道縣隴城鎮,距離龍勝縣城70多公里。在這里,楊旭麗矢志堅守,放棄調到更好學校的機會,從未離開。
——是以校為家的默默付出。楊旭麗擔任校點負責人后,一方面積極爭取上級的支持,一方面與村委、村民聯系溝通,發動村民投工投勞,改變學校的面貌。她還與本校教師、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動手美化校園。如今的地靈小學,教學樓煥然一新,配有圖書室、電腦室,校園整潔、學習氛圍濃厚,是當地群眾口中“家門口”的好學校。
——是對留守兒童的悉心關愛。校點里留守兒童較多,如何幫助這些孩子健康成長是一大難題。楊旭麗認為,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比生硬說教效果要好。為此,她立足本地實際,向上級申請資金購買了一批蘆笙,開設具有侗族特色的蘆笙班,組織師生們一起學習和傳承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她曾帶領本校的蘆笙隊參加市級、縣級的蘆笙表演,獲得上級的肯定和群眾的認可。
——是中華傳統美德的踐行者。楊旭麗家里有三位老人,其中一位是“五保戶”(楊旭麗丈夫的叔叔)。2022年,這位“五保戶”叔叔出現了半癱癥狀,需要人照顧。楊旭麗每天早晚都悉心服侍這位老人,從不嫌棄。2018年12月,楊旭麗榮登中央文明辦評選的“中國好人榜”。
甘做鄉村孩子引路人,守到油菜花開爛漫時。楊旭麗2021年榮獲第七屆“TCL希望工程燭光獎計劃”引領獎,2022年被自治區教育廳評為廣西“最美鄉村教師”。
潘艷菊:在鄉村教師崗位上發光發熱
潘艷菊目前任教于柳州市柳城縣大埔鎮洛崖小學(以下簡稱洛崖小學)。她在鄉村學校任教20年,其間有機會調去縣城學校,但她認為自己的根在鄉村,樂意在鄉村教師崗位上發光發熱。
長期在鄉村學校任教,潘艷菊探索出了符合鄉村學校實際的“閱讀指向寫作”小學語文教學方式,實現了品語、品句、品章法與習作相結合。運用這種教學方式既能培養鄉村學生的閱讀能力,又能提高鄉村學生的寫作技能。因為教學能力突出,潘艷菊受邀給本縣“骨干教師培訓班”上研討課、給“國培班”學員和原廣西師范學院“行知班”在讀碩士研究生上示范課。2018年底,她成為廣西基礎教育鄉村名師培養工程培養對象。
潘艷菊常說:“讓自己優秀是一種責任,讓別人優秀是一種使命?!弊鳛猷l村教師,她深知,要提高鄉村教育質量,必須有一支優秀的鄉村教師隊伍。擔任學校副校長以來,她指導本校教師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教學比賽、展示課、送教下鄉等活動,在學校教師隊伍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20—2022年,洛崖小學獲縣級教學質量獎超過100人次。
2020年秋季學期開始,潘艷菊負責一名叫小益的殘疾兒童的送教上門工作。小益被鑒定為多重殘疾,不適宜隨班就讀,且不會開口說話。潘艷菊每個月都會抽出時間到小益家送教,有時會帶上一些水果,或者給小益買一些文具。在潘艷菊的悉心教育下,小益逐漸能開口說話。這讓小益的家長十分欣喜,對潘艷菊十分感激。
早在2020年,潘艷菊便建議學校重視勞動教育,并參與建立校外勞動實踐教育基地,這在柳城縣義務教育學校中還是首例。由于她所在的學校勞動教育開展得有聲有色,2021年學校成為柳州市勞動教育示范校。
潘艷菊2016年獲評為“柳州市師德模范”,2019年入選“全國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2022年被自治區教育廳評為廣西“最美鄉村教師”。
(責編 歐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