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瓊
“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是初中語文新課程中明確提出的發展性學習任務群,也是推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關鍵學習任務群,將其有效運用于語文課堂,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語文學習中,使學生對語文知識形成透徹理解,由此可見其重要的教學價值。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經驗分析了這一發展性學習任務群在初中語文課堂上的開展現狀,從教學意義和教學策略兩個方面進行系統探究,旨在推進學生的語文成長。
一、初中語文“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教學現狀
(一)教學目標空洞
教學目標是一整堂語文課的總舵頭,也是“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發展型學習任務群的開展基礎。但從目前來看,大多數初中語文課堂存在教學目標空洞的問題,導致這一發展型學習任務群的最終運用效果不夠理想。設定目標時,教師會綜合考慮課標要求和教材要求,卻沒能考慮“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這一發展型學習任務群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設定的目標可能只考慮到單一的要求,而忽略了更重要的整體目標,從而影響了最終的語文教學效果。
(二)教學內容隨意
據不完全統計,大多數初中語文教師在選擇“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發展型學習任務群內容時過于籠統,既沒有針對語文教材內容進行分析,也沒有針對新課標要求進行仔細研讀,而是隨意選擇,沒有進行適當篩選,也沒能做到合理延伸,整個語文課堂好似被限制在語文教材上。同時,部分教師沒能考慮語文課文之間的聯系,只是隨意將多篇課文融合在一起,導致語文課堂內容十分零散、缺乏系統性,不利于學生接受和內化。
(三)教學方式陳舊
“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發展型學習任務群強調要在真實、具體的情境中進行,真正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但是根據大量的調查顯示,真實情境在語文課堂上的運用頻率并不高,運用頻率較高的方式依舊是口頭講授。雖然新課標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但依舊有部分教師故步自封,沒能緊跟改革趨勢,不愿意變通教學方式。面對長期不變的形式,學生很難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從而阻礙了學生的語文成長,這也是影響發展型學習任務群開展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教學意義
(一)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以往的語文課堂都是直接步入語文知識的輸送過程中,整體的語文學習氛圍比較枯燥、無趣,難以吸引學生,導致學生產生厭倦情緒。而“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發展型學習任務群則要求教師從真實、科學的語文情境入手,可以在較大程度上提升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在該情境的輔助下,學生自然能夠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從而主動參與其中。長此以往,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得到良好的培養,這是發展型學習任務群的一大優勢。
(二)發展學生文學審美品位
“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發展型學習任務群要求教師引領學生閱讀各式各樣的文學作品,包括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在這里,閱讀并不是簡單的閱讀,而是引領學生深入研究,分析這些文學作品的特點,對文學作品中敘述、描寫、抒情等各種表達方式進行反復探索。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認知將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自然也能領略到文學作品的獨特魅力。久而久之,學生的文學審美品位會得到良好的發展,這也是發展型學習任務群的另一大教學優勢。
(三)提升學生創意表達能力
創意表達是“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發展型學習任務群中的一個重點,也是推進學生語文成長的關鍵。運用這一學習任務群,能夠引領學生閱讀多篇文學作品,使學生與文學作品建立關系,并嘗試運用多種途徑,如小組交流等,鼓勵他們分享在閱讀時產生出的獨特見解。在分享過程中,學生將會在文學作品的基礎上展開想象,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創意表達能力將得到明顯提升,這是傳統語文課堂教學做不到的。
三、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教學策略
(一)科學設置教學目標
語文教學目標是“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發展型學習任務群的起點,起到整體統領的作用。因此,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教師務必要科學設置教學目標,考慮多個方面,包括課程標準、教材要求、學生需求,并緊緊圍繞學習任務群的要求。之后,再將這幾個方面的要求匯集到一起,形成更完善、更科學的教學目標。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決不能單一考慮一方面的要求,否則將會出現厚此薄彼的情形,后續的語文教學也會受到嚴重影響,不利于學生的語文成長。
例如,在學習《桃花源記》這篇課文時,為了保證后續的教學效果,教師務必要經過多方面考慮,設計科學的教學目標,目光不能僅僅停留在基礎文言文字詞、理解文言文含義上,而是深入《桃花源記》內部,并結合其他多方面的教學要求。經過分析課程標準、教材要求和學生需求,教師可以設置以下發展型學習任務群的教學目標:第一,引領學生細讀《桃花源記》,結合其中的關鍵語句,使學生感受到桃花源的景象;第二,閱讀《歸去來兮辭》,比較這兩篇文學作品之間的異同,使學生掌握文言文的閱讀方法;第三,閱讀《桃花源詩》,對比分析,使學生獲得文學作品中的人生啟示。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目標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根據學生的語文學習反饋實時更新,保證目標與學生實際學習的適配性,推動學生的語文成長。
(二)創設真實的閱讀情境
真實有效、具體有趣且貼近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語文閱讀情境,是快速引領學生進入良好閱讀狀態的直接方式,也是“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發展型學習任務群中重點要求的一項內容,有利于推動學生主動創意表達。因此,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教師要注重真實語文閱讀情境的合理創設,積極尋找文學作品與學生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主動創設相關的真實生活情境。如此一來,學生與文學作品之間的距離會越來越近,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主動進行創意表達。
例如,在學習《春》這篇課文時,為了快速引領學生進入良好的閱讀狀態,教師不妨創設相關的生活情景。首先,站在學生的角度,從生活出發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最喜歡哪一個季節呢?為什么?能不能嘗試描述一下這個季節呢?”由此引領學生分享他們喜歡的季節。有的學生說喜歡秋天,還有的學生說喜歡冬天,當學生說到春天的時候,教師可以及時引導學生想象,假如現在正處于春天,會是怎樣的心境?最想干什么?使學生在想象中逐漸進入《春》的閱讀情境。其次,以該情境為基礎,順勢導入《春》這篇文學作品的閱讀與學習。有了情境的鋪墊,學生很容易就能站在作者的角度閱讀,掌握課文中運用的多種寫作方法,并積極把握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三)積極拓展教學形式
上文提到,枯燥、守舊的語文教學形式是導致發展型學習任務群教學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因素。因此,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拓展教學形式。除了以往的口授形式以外,教師還可以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引入豐富的形式,如劇本扮演、文學討論、小組合作等,引領學生從多種途徑開展“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的學習,為學生打造一個豐富有趣的創造性舞臺,既能快速吸引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閱讀興趣,又能推動學生的創意表達,這對學生后續的語文成長有著積極意義。
例如,在學習《智取生辰綱》這篇課文時,為了引導學生主動閱讀表達,教師應當嘗試拓展新的教學形式——劇本扮演。首先,向學生講解劇本扮演活動的規則:學生組成表演小組,一起閱讀課文內容,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角色進行表演,一起演出課文中的情節。同時,也可以鼓勵表演小組發揮想象,嘗試改編課文情節,或者尋找《水滸傳》中的其他情節進行表演。在排練過程中,學生自然需要圍繞課文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并以表演的方式進行創意表達。其次,正式開始表演,觀察學生對角色的理解與詮釋。最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升華學生的理解。通過這樣角色扮演活動,學生的參與程度明顯提升,對創意表達能力的鍛煉也有著較大的幫助作用。
(四)有效結合閱讀表達
“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發展型學習任務群的重點在于如何將閱讀與表達這兩個部分緊密聯系在一起,只有將兩者相結合,才能發揮這一模式的真正教學價值。因此,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教師要有效結合閱讀表達,根據具體的文學作品,考慮學生本身的閱讀水平,制定豐富的活動,如演講活動、即興表達活動、文學短評活動、續寫活動、仿寫活動等。無論是哪一種活動,都能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起到明顯的鍛煉作用,從而促使學生創意表達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例如,在學習《岳陽樓記》這篇課文時,為了有效結合閱讀表達,教師可以及時開展文學短評活動。實際上,這篇文學作品不僅描述了自然景物的美麗,更重要的是表達了作者滿腔的政治抱負以及無法實現的憤懣情感。那么,教師可以結合這一點開展活動。在活動之前,引領學生初步理解《岳陽樓記》的內容,使學生大致掌握文章的情感,為后續的活動做好鋪墊。接下來,正式開始文學短評,學生就作者的情感進行分析與討論,嘗試評論文學作品。倘若學生評論的內容不夠準確,教師也不必急于批評學生,而是盡可能用言語引導學生。這樣的文學短評活動引領學生將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真正結合在一起,對學生個體的語文成長十分重要。
(五)拓寬語文任務視野
一般來說,語文課堂內容都是以教材為主,“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發展型學習任務群也不例外,導致語文任務受到限制。因此,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教師要合理拓寬語文任務視野,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課文內容,積極尋找與之相關的課外閱讀資料,尤其要在“創意”上面下功夫,充分打開學生的文學閱讀視野以及創意表達空間。如此一來,可以引領學生實現課內外的結合,使學生真正種下文學的種子。
例如,在學習《詩經二首》的時候,為了打開學生的語文閱讀視野,教師要拓展語文任務,尋找與《詩經》相關的豐富資源。首先,提前搜索《詩經》相關的語文文本,如《詩經論壇》《詩經百科》等,使學生在閱讀這些資源的過程中更深刻地了解《詩經》內涵及背景。其次,尋找相關的影視資源,如《關雎》《蒹葭》等,使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直觀感受到其中的情感。面對這樣豐富的語文閱讀資源,學生的閱讀興趣很快就會被調動出來,從而主動參與閱讀。最后,等到學生閱讀結束,再引領其進行創意表達,讓學生以文字的形式對《詩經》進行文學短評。這樣拓展“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發展型學習任務型資源,趣味性明顯增強,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表達能力實現了雙重提升。
(六)及時更新評價體系
毋庸置疑,教學評價是整個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意味著“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發展型學習任務群教學同樣離不開這一環節。而以往的教學評價只是停留在學生的語文成績上,不夠全面。因此,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教師要及時更新評價體系,打開自身的評價思路,將其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重點關注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學習程度、對文學形象的掌握程度以及創意表達能力的提升與否等。同時,可以采用多主體評價,即讓學生參與評價中,進行自評,從多個方面了解自身,從而推動學生實現全面的語文成長。
例如,在學習《孔乙己》這篇課文時,為了保證“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發展型學習任務群的開展效果,教師要及時完善教學評價。首先,分別從文學閱讀、創意表達這兩個方面進行完善,如學生能否流暢地閱讀《孔乙己》、能否初步領悟該文學作品的內涵、能否針對《孔乙己》中的人物角色說出自己的看法等。其次,將以上評價標準分享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通過這樣完善教學評價,學生能夠切實了解自身的學習效果以及學習進程,便于尋找更適合的學習方法,學會掌控自己的語文學習,實現更全面的語文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這一發展型學習任務群在語文課堂上的應用尤為重要,教師要針對新課標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在把握其內涵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語文水平積極探索,嘗試從不同的角度來有效運用發展型學習任務群,帶動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深度思考與探究,使學生在任務群的推動下真正學會閱讀、學習表達,推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