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貴平
中等職業教育是普及高中教育以及建設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基礎,致力于培養出有利于國家與社會發展的一線勞動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個性化發展,成為有利于國家建設的應用型人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教育工作的重點。數學是中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學與技術的基礎,在各行各業都得到了充分的應用與體現。基于此,作為中職學校的數學教師,應當緊跟時代的腳步,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構建“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教學體系,讓數學教學順應教育理念的新發展,讓教學觀念不斷突破創新,最終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強化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讓核心素養的培養得到切實落實,讓中職數學教學克服新挑戰,迎接新發展。
一、中職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意義
(一)推動學生學科能力持續發展
數學學科作為中職教育體系的重要基礎課程之一,對學生的思維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更與大部分專業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深受重視。然而,當前中職數學教學難以突破學生基礎知識差、學習熱情低的困境,創新與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這是因為部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過于死板,只關注學生對教材中的公式、定理以及圖形知識等內容的記憶,導致數學教學呈現死記硬背的狀態,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而在核心素養視域下開展數學教學,教師不應將關注重點停留于學生對知識的背誦以及測試成績上,而是更多地推動學生數學運算、直觀思維、邏輯推理、數學抽象、數據分析以及數學建模能力的提升,通過多樣化的教學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核心素養作為數學教學導向,學生能夠更深刻地經歷數學知識生成的過程,推動自身邏輯思維能力不斷提高,并以此為基礎實現學科能力的持續發展。
(二)提高學生未來競爭力
當前是知識經濟的時代,任何行業的從業人員都需要擁有扎實的基礎以及知識的積淀,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個人職業的長遠發展。中等職業學校是培養技術型應用人才的搖籃,自然更應當注重學生未來競爭力的提升。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在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中有著不可忽視的關鍵性影響,不少領域都對從業人員的數學核心素養有著較高要求,在以核心素養培養為導向的中職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核心素養的具體方面,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與需求,立足于教學內容的特性展開教學設計,不斷調整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內化于心、靈活應用,建立數學基礎知識體系的同時推動學生其他專業能力的發展。
二、中職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養應當遵循的原則
(一)個性化原則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在學習能力、基礎知識以及學習態度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因此要想讓每一位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到切實提升,教師不能運用統一的教學方法,而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進行教學設計?;诖?,教師應遵循個性化原則,在教學設計中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特點,結合學生所選擇的職業方向進行科學全面的設計,讓教學活動既能夠調動每一個學生的情緒,又能夠適應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節奏,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二)層次化原則
當前,中等職業學校在數學核心素養培養方面存在的難題之一是學生學習水平與能力不統一,針對這一情況,不少教師都會以班級整體學生的水平為基準進行教學設計,然而這種看似公平穩妥的教學策略很容易導致班級中的學優生難以在數學學習方面得到有效提升,而學困生則會由于跟不上班級進度而喪失學習的積極性,中等生也可能會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躺平”,不利于班級整體進步與核心素養的落實。基于此,在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遵循層次化原則,對學生的數學能力和學習需求進行分析,將學生分成多個學習層級,并根據每一層級的學生特點設計教學活動。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充分滿足不同層級學生的學習需求,指引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向前奔跑,最終實現班級整體數學水平的提升,挖掘不同層級學生的數學潛力。
(三)趣味性原則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尤其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而言,這部分學生往往基礎薄弱,對數學存在著畏難情緒,導致數學學習停滯不前,難以獲得切實發展與提升?;诖?,教師應當在核心素養培養的過程中遵循趣味性原則,讓數學課堂有樂趣、有意思,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并非刻板乏味的,也可以樂在其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趣味性原則要求教師立足于核心素養的具體方面,找準學生的興趣點,挖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豐富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模式,讓學生對數學學習有期待,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調動學生思維,最終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四)實踐性原則
中等職業教育致力于培養技術型應用人才,數學作為各行各業的基礎,在學生的學習與發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然而,在當前的中職數學教學中,一些教師依然固守成規,過度強調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吸收,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難以將知識“為己所用”。基于此,教師應當遵循實踐性原則,在數學教學中與生活情境以及學生的專業方向相關聯,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用數學理論指導實踐活動,并在實踐活動中加深自己對數學理論的理解,感受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重視程度,讓所學知識真正內化于心,體現在實踐過程中。
三、中職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實踐路徑
(一)立足生活實踐,推動思維發展
在傳統的中職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設計往往立足于課本,卻在一定程度上囿于課本,數學知識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與復雜性,固守成規的教學設計不僅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不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入理解,最終導致教學成果難以達到理想狀態。核心素養的培養離不開思維能力的發展,更強調應用能力的培養,基于此,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當以學生的生活為導向發展其核心素養,讓教學設計與學生的具體經驗相結合,深入挖掘學生所掌握的生活常識和專業知識,并將其轉換為可以開發利用的數學教學資源,從而讓學生的數學抽象、數學模型等核心素養得到不斷發展,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幫助學生建立起“生活—數學—生活”的學習閉環,推動教學效率切實提高。
以“函數單調性”這一知識點的教學為例,為了讓抽象的理論知識得以具象呈現,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天氣溫度變化”的例子,讓學生真正理解所學知識,并靈活應用。在講到“指數函數”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入藥物半衰期的計算案例,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在專業領域以及生活層面的具體作用,理解學習數學的重要意義。再如,學習“三角函數”知識時,教師可以由現實生活中的測量問題、足球射門角度問題、觀察的最大視角問題等,引入對三角函數的應用,引導學生建立相關的解三角形數學模型,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建模素養。
(二)運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設計
為了推動學生數學素養的切實形成,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做好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以達到優化教學設計的目標。首先,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搜集生活化資源與網絡資源,在中職課堂上得到具體應用與充分體現;其次,教師要推動錯題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幫助學生查漏補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最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將抽象的知識具象化地展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從而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
以“立體幾何”這一部分教學為例,教材中的相關習題是根據知識點設計的,雖然有一定的針對性,但是過于簡單直接,如果教師僅憑教材上的習題資源展開教學,那么學生很難深入理解,核心素養也難以得到針對性提升。因此,要想鍛煉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需要通過典型題目的變式讓學生實現知識的遷移,在遷移中得到進一步理解與感悟。例如,在教學“兩個平面平行的性質”時,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兩個平面平行的性質,并能夠將所學性質與定理進行靈活應用,需要學生擁有強大的空間想象能力,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設具體的思維情境,讓學生將抽象的理解與直觀的觀察相結合,最終得出結論,將所學知識內化于心。
(三)優化教學語言,改善學習態度
中職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只有這樣,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才能得到切實落實。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過不少挫折,因此喪失了信心,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更要注重課堂教學語言的藝術性,幫助學生重新燃起對數學學習的希望,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
首先,教師可以用通俗的語言簡化教學流程。課堂導入很重要,決定了學生對知識的初步理解,為后續的學習態度奠定了基礎。很多學生的理解力和思維能力有待提升,因此教師要在課堂導入中將復雜的語言精簡化、具體化、生動化,幫助學生消除抵觸情緒,建立起學習自信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提升語言的通俗性與簡潔性,用學生能夠聽得懂的語言傳遞復雜的數學知識,幫助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發展。
其次,教師要根據核心素養培養的具體方面運用不同的語言藝術,如在培養學生直觀想象和數學抽象等核心素養時,教師可以創設具體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沉浸其中。以“函數單調性”這一知識點的講解為例,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身高由低到高進行編號舉例,讓學生產生直觀感受,幫助學生認識到數學的魅力所在。
最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用課堂評價激勵學生,幫助學生建立數學學習的自信。當學生取得進步時,教師要給予其表揚;當學生學會靈活變通時,教師要給予其夸獎;當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大膽向教師發問時,教師更要給予其鼓勵。激勵性的語言能夠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增強其內心感受,從“面對數學我不行”轉變為“數學學習我可以”,為學生核心素養的落實提供支持。
(四)整合教學模塊,迎合專業需求
中職數學的具體內容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部分——基礎模塊和拓展模塊。在這兩大模塊的教學設計中,教師不僅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還應當立足于不同專業的學習需求,從而有針對性地整合教學內容,讓數學教學更符合不同專業的學生需求,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果進行科學考量。
以計算機專業為例,針對這一專業的學生,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中更加強調他們對運算、函數、集合以及數列等知識的理解,并在教學設計中滲透這方面的相關內容。而對美術設計專業的學生而言,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挖掘數學之美,通過對學生空間感、對稱感與數學抽象思維能力的強化,幫助其提高數學專業素養。而對會計和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教師應該重視他們在概率、統計、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中的表現,并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有關市場統計和風險決策等方面的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數學運算既是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關鍵性的數學能力,在學生學習與未來工作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無論是哪一個專業的教學活動都需要強調運算能力的培養與訓練。中職學校是我國技術性應用人才的搖籃,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專業實訓的具體要求,幫助學生提高專業素養,在專業領域主動運用數學知識,切實提高核心素養。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中職數學教學應當順應當前的教育理念,將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到實處。作為中職數學教師,應當認識到核心素養導向下數學教學推動學生學科能力持續發展以及提高學生未來競爭力的作用,在教學設計中遵循個性化、層次化、趣味性以及實踐性原則,應用立足生活實踐、運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語言以及整合教學模塊等策略,切實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讓中職數學教學實現新的發展。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