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坤
(北京市朝陽區豆各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門診 北京 100121)
失眠會對患者的認知功能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充分認識失眠與認知功能的關系、及時發現失眠患者認知功能受損并在早期采取干預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病情進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本研究選取北京市朝陽區豆各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就診的老年男性患者,調查失眠現狀、失眠患者認知功能、損害特點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以期為進一步提高老年男性失眠患者的管理效率提供參考[2]。
選取2021 年3 月~2021 年6 月在北京市朝陽區豆各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就診的老年男性患者。
納入標準:(1)男性;(2)年齡≥60 歲者;(3)無精神類疾病者,如焦慮、抑郁等;(4)對本研究內容表示知情理解并簽字同意如實配合者。
排除標準:(1)明確拒絕填寫調查表者;(2)不能識字及寫字者;(3)因聽力、視力或者其他身體障礙無法配合完成調查表者;(4)因患有精神類或者器質性疾病而無法完成調查表者。
經咨詢相關專家后自行研究設計病例報告表,通過預測試進行必要的修改和質量控制。病例報告表主要內容包括:一般人口學資料(年齡、性別等);匹茲堡睡眠質量量表(PSQI)對患者的主觀睡眠情況及睡眠質量等7 個睡眠因子進行測評;蒙特利爾量表(MoCA)對患者的認知情況進行測評。根據失眠持續時間分為持續性失眠組(失眠癥狀持續時間≥3 個月)、發作性失眠組(1 個月≤失眠癥狀持續時間<3 個月)和睡眠正常組。
采用SPSS20.0 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多個樣本均數的比較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具有總的差異后在進行兩兩比較。采用獨立樣本方差分析、秩變換后行獨立樣本方差分析、非條件Logistics 回歸分析進行相關分析,所有研究結果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納入332 例老年男性患者,平均年齡(67.39±9.53)歲。共診斷失眠患者97 例(29.22%),其中持續性失眠組60 例(18.07%),發作性失眠組37 例(11.15%),睡眠正常組235 例(70.78%)。三組之間年齡、吸煙史及受教育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研究對象一般人口學特征比較
老年男性患者的睡眠質量采用PSQI 量表進行評定。除日間功能障礙因子分外,三組之間PSQI 總分及各因子得分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PSQI 總分及各因子分(日間功能障礙因子分除外)均為持續性失眠組>發作性失眠組>正常組。兩兩比較,相較于睡眠正常組,持續性失眠組的PSQI 總分及其各因子分(日間功能障礙因子分除外)均較高,整體睡眠質量更差,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相較于睡眠正常組,發作性失眠組中除睡眠紊亂、催眠藥物與日間功能障礙因子分無統計學差異外,PSQI總分及其余4 個因子分均較高,P<0.05。相較于發作性失眠組,持續性失眠組的PSQI 總分及睡眠質量、催眠藥物因子分較高P<0.05。見表2。
表2 PSQI 總分及各因子評分比較[(),分]

表2 PSQI 總分及各因子評分比較[(),分]
注:a 與正常組比較,P<0.05;b 與發作性失眠組比較,P<0.05。
組別 總分 睡眠質量 入睡時間 睡眠時間 睡眠效率 睡眠紊亂 催眠藥物 日間功能障礙持續性失眠組 8.15±3.71ab 1.48±0.81ab 1.42±1.06a 1.60±1.03a 1.35±1.19a 1.23±0.50a 1.16±0.73ab 0.33±0.68發作性失眠組 6.35±3.35a 1.14±0.35a 1.14±1.03a 1.35±0.98a 1.21±1.17a 1.11±0.61 0.76±0.24 0.19±0.46正常組 3.89±2.15 0.78±0.49 0.74±0.53 0.80±0.84 0.71±0.36 1.03±0.48 0.36±0.09 0.18±0.42 F 值 67.88 41.26 23.34 21.91 38.92 3.88 24.67 2.377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22 0.000 0.094
采用MoCA 量表對老年男性患者的認知功能進行評定。MoCA 總分(F=7.83,P=0.000)及語言(F=3.77,P=0.024)、延遲回憶(F=3.98,P=0.019)、定向力(F=3.73,P=0.025)得分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MoCA 總分及延遲回憶、定向力因子得分均為正常組>發作性失眠組>持續性失眠組,語言因子得分為發作性失眠組>正常組>持續性失眠組。兩兩比較,相較于睡眠正常組,MoCA 總分及語言、抽象思維、延遲回憶、定向力4 個因子分均下降,總體認知功能差P<0.05。見表3。
表3 MoCA 總分及各功能因子評分比較[(),分]

表3 MoCA 總分及各功能因子評分比較[(),分]
注:a 與正常組比較,P<0.05;b 與發作性失眠組比較,P<0.05。
組別 總分 視空間/執行功能 命名 注意力 語言 抽象思維 延遲回憶 定向力持續性失眠組 25.38±4.36a 4.05±1.29 2.77±0.65 0.82±0.39 2.53±0.75ab 1.53±0.75a 2.85±2.11a 5.81±0.58a發作性失眠組 25.89±3.70a 4.03±1.17 2.73±0.69 0.76±0.43 2.84±0.44 1.73±0.68 2.89±1.94a 5.85±0.62a正常組 27.14±2.94 4.34±0.96 2.87±0.47 0.87±0.34 2.75±0.59 1.73±0.62 3.51±1.81 5.95±0.21 F 值 7.83 2.87 1.77 0.775 3.77 2.27 3.98 3.73 P 0.000 0.058 0.171 0.172 0.024 0.105 0.019 0.025
將MoCA 總分轉換為二分類變量,MoCA 總分≥26 分命名為認知功能正常組,并取值為“0”;MoCA 總分<26 分命名為認知功能受損組,并取值為“1”。將PSQI 總分及其各因子分、患者年齡、受教育程度納入模型進行分析,其中受教育程度為分類變量,其余為連續變量。最終結果顯示,年齡與睡眠質量對認知功能存在影響,且年齡(β=0.034,P=0.011)為認知功能的危險因素,睡眠質量(β=0.431,P=0.021)為認知功能的保護因素。
研究結果顯示,年齡及睡眠效率對認知功能存在影響,其中年齡為危險因素,睡眠效率為保護因素。而此次單獨對老年男性患者進行研究發現年齡及睡眠質量與認知功能的相關性,且年齡為認知功能的危險因素,睡眠質量為認知功能的保護因素,并未發現PSQI 總分、教育程度和睡眠效率對認知功能存在影響,考慮與不同研究入選的受試者人群、性別、年齡和教育年限等因素不同所致[3-5]。
本研究并未對患者既往罹患其他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及其用藥情況進行分析,同時由于多數患者藥物應用比較復雜,混雜因素較多,因此也未納入分析。未來需圍繞老年患者并存慢性疾病及其用藥情況進行進一步的界定與分析,以便提供更多的證據支持。
綜上所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就診的老年男性患者睡眠障礙患病率處于較高水平,并導致與其他人群不同特征的認知功能下降,尤以持續性失眠為重。由于男性患者相較于女性患者在就醫行為、患病體驗等方面存在著顯著的差異,需提高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就診的老年男性失眠人群的重視,爭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從而盡可能的降低失眠對男性老年患者認知功能的不良影響,提高老年失眠患者的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