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發生的一些事,對經營環境的影響非常大。
華為、騰訊、阿里巴巴、京東、百度、復星……你聽過名字的大企業2022年都在干兩件事:一是從追求規模到追求利潤;二是現金流至上,儲糧過冬。
面向更加復雜和不確定的2023年,我們應該怎么想?怎么做?怎么選擇?
無論我們怎么看待2023年,有一點是確定的:對大多數企業來說,都將重啟增長。
中國企業過去的增長方式其實是建立在全球一體化基礎上的增長。整體而言,美國更關注創造和技術端的創新,中國更關注制造和市場端的創新。如何將創新從消費領域、流通領域轉向制造領域和研發領域,是接下來中國企業家的必修課。
與此同時,我們看到的趨勢是,未來是低增長態勢,只有能判斷出結構性增長機會的企業,才能發展得很好。
所謂進化的法則,從來不是強者生存,而是適者生存。在市場調研過程中,我們有幸看到一些專精特新的企業已經開始刷新自己的經營系統,在根據環境調整經營重點。2023年,重啟之年,不妨從刷新經營系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