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亢
(1.河北交規院瑞志交通技術咨詢有限公司,石家莊 050000;2.河北省道路結構與材料技術創新中心,石家莊 050000)
我國道路橋梁工程建設迅猛發展,規劃至2030年將形成覆蓋廣泛、布局合理的國家交通網絡,實現各大城市多路通行。但是,過去20年是道路橋梁建設黃金階段,項目投入與國家資金加大同時,工程事故也頻繁發生,多是原材料因素導致。原材料質量合格與否,不僅會對道路橋梁工程的施工管理造成影響,還會影響工程建設后的保養維護。因此,道路橋梁工程中,應當以質量安全為施工生命線,做好原材料試驗檢測工作,合理利用原材料,提高工程質量。
道路橋梁工程原材料是指建設施工中所用的各種材料及制品總稱,是建設工程的基礎物質,常用道路橋梁工程原材料有集料、水泥、巖石、鋼筋、混凝土、瀝青等[1]。原材料試驗檢測中,需明確操作流程,方能保證結果準確。具體流程如下。
工程原材料試驗檢測中,抽樣是關鍵環節,抽樣數量、部位、方法不當,均會引發試驗檢測誤差,對結果準確性造成影響。因此,必須采用科學的方法、嚴格的標準進行抽樣,保證抽取樣本具備代表性、完整性與真實性。相同批次原材料需隨機抽取不同部位,不同批次的材料則應根據規定比例抽取[2]。
原材料性能易受到環境溫濕度影響,現場施工需選擇適合養護、貯存材料的環境。試驗檢測人員,也要根據相關規定操作原材料,把控實驗室溫濕度,方能獲得有效結果。
為避免材料試驗檢測數據離散性較大,不同材料的數據處理方式不同,應按照規定標準對結果進行取舍,禁止數據簡單處理。若試驗檢測結果差異較大,或相同材料的試驗結果性能指標互相矛盾,需要剔除異常數據,并查明原因,開展重復試驗。
以某道路橋梁工程為例,工程處于黃土地區,坡面較陡,有大量凹陷,坡面不能設置橋墩。工程橋長304.56 m,選用大跨度T結構一次跨越設計,設計T形鋼構橋簡支梁橋結構,全橋位于路線直線段。
道路工程常用瀝青混凝土路面,需對原材料進行試驗檢測,以瀝青混合料原材料、瀝青混合料這兩部分作為試驗檢測對象[3]。試驗檢測人員應當明確瀝青混凝土路面需承載的車輛荷載,并且路面長時間暴露在自然環境內,對其力學性能、耐久性要求較高。
3.1.1 原材料試驗檢測
在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與GB 14684—2022《建設用砂》中,對瀝青混合料細集料、粗集料做出規定[4]。工程中應選用級配合理、吸水率低、質地堅硬、粒形良好的粗集料,包括碎卵石與碎石,細集料選用機制砂與粗河沙,空隙率較小。集料試驗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集料試驗檢測結果
3.1.2 瀝青混合料檢測
根據JTG E20—2011《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要求開展瀝青混合料試驗檢測,設備儀器為軟化點儀、針入度儀、電子秤(0.1 mg級精度)、延度儀、烘干箱等,瀝青混合料試驗檢測結果見表2。

表2 瀝青混合料試驗檢測結果
項目實驗室需做好拌和的瀝青混合料檢測,保證混合料指標符合施工要求。
橋梁采取鋼筋混凝土結構,為確保結構施工質量,需做好水泥混凝土的試驗檢測工作,從源頭上把控工程質量,該檢測側重于水泥混凝土原材料與試塊力學性能?;炷林?,水泥為關鍵凝膠材料,其性能可決定混凝土的性能,因此,檢測項目較多,以膠砂強度、凝結時間、標準稠度用水量作為關鍵指標[5]。
3.2.1 坍落度
實驗室通過混凝土坍落度檢測材料的和易性,使用坍落度檢測儀,分批分層將混凝土裝入儀器料筒中,配合振搗工作確?;炷撩軐嵭裕瑢⑻涠韧簿鶆蛱崞?,觀察混凝土自然坍落情況,利用直尺測量高差值,獲得坍落度指標。
3.2.2 凝結時間
混凝土凝結時間利用貫入度試驗測定,其作為間接試驗法,選用貫入阻力儀進行測試,選擇恰當的測試針,在既定時間及標準深度范圍內均勻插入貫入針,記錄相應壓力及貫入時間,繪制貫入時間-貫入力曲線,以此判斷水泥混凝土初凝/終凝時間。
在道路橋梁工程中,鋼筋作為關鍵受力構件承擔外荷載,材料各項指標能夠決定道路橋梁工程承載力,為控制鋼筋性能,需開展彎曲試驗、拉伸試驗及鋼筋接頭試驗。
3.3.1 拉伸試驗
試驗檢測人員可利用拉伸試驗測定鋼筋極限抗拉強度、屈服強度、彈性模量、伸長率等指標。人員選用拉伸試驗機,拉伸前校正相應鋼筋,確保被測鋼筋平直,切口垂直于鋼筋長度方向,表面平整光滑,定期清理設備卡口,保證表面清潔,完全將被測試件緊固[6]。
3.3.2 鋼筋接頭試驗
該實驗類似于拉伸試驗,主要通過鋼筋拉伸試驗機完成。試驗完成后,對比完整鋼筋與接頭鋼筋的抗拉強度、拉伸率等指標。評定鋼筋接頭時,以鋼筋非焊接部位破壞斷裂為主,鋼筋斷裂區域處于母材上,焊接影響區與焊接區未產生斷裂情況,認定接頭強度符合施工與設計要求。
3.3.3 彎曲試驗
試驗檢測人員選用萬能試驗機,由于該工程常用鋼筋為HRB400級,采取普通冷彎試驗,其他鋼筋選用反向彎曲試驗。冷彎試驗被檢鋼筋表面禁止出現劃痕,需避開鋼筋淬火、切割等區段,試驗鋼筋如果公稱直徑>35 mm,需先加工成公稱直徑為25 mm的試件,再完成冷彎試驗;公稱直徑<35 mm,則無須加工可直接開展冷彎試驗,長度根據彎曲試驗設備與公稱直徑進行綜合確定[7]。
道路橋梁工程是特殊商品,使用年限較長,與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具有直接聯系,必須以“質量第一”為原則,開展試驗檢測。而檢測人員作為原材料檢測執行者,承擔試驗檢測任務,應遵循交通運輸部制定的《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機構等級標準》要求,持有試驗檢測證書≥12人,持有試驗檢測工程師證書≥6人,持有證書專業工程師配制為橋梁專業≥2人,道路專業≥3人,技術負責人與質量負責人需具備高級職稱,8年以上從業經驗。為此,在試驗檢測機構運行中,需構建完善人員管理制度,對人員業務范圍、資格證書等進行嚴格把關,培養高素質試驗檢測人才。
試驗室應當引進先進的設備儀器,其準確度更高,有助于開展試驗檢測工作,需保證所有設備儀器均能完好存放、安全處置和正常使用,制訂維護計劃,做到專人保管。特別是大型設備儀器,需授權專業人員操作,粘貼明顯狀態標識,包括設備儀器出廠編號、型號、名稱、說明書、自檢書等,便于人員統一歸檔處理。儀器設備明確規范后,需進行強制性檢定,按照國家標準及規范要求,定期送去檢測機構校準檢定,且在設備儀器上粘貼準用、合格、停用標識。
4.3.1 環境控制
道路橋梁原材料試驗檢測試驗室,應當具備控制試驗環境的能力,所用設備儀器與檢測環境均需滿足行業或國家規范標準。企業需把控現場環境,尤其是檢測規范對操作環境提出明確要求,或是有跡象表明環境對于結果準確度具有間接或直接影響時,必須加強環境條件控制。而環境因素較多,包括灰塵、環境溫濕度、空氣電磁干擾、大氣壓強等,可安裝空氣加濕器、冷暖空調、大氣通風裝置燈等方式進行控制。
4.3.3 性能控制
原材料使用性能檢測中,由于材料數量較多,多為破壞性試驗,無法全數試驗,需按照規范要求采取相應方式進行取樣。通過文獻與規范整理,結合實際情況,才能明確原材料試驗檢測的取樣方法、抽樣頻率等。例如,袋裝水泥需檢測其標準稠度用水量、細度、凝結時間、膠砂強度、安定性等,每批次進場均需開展1次檢驗,檢驗批代表數量<200 t;散裝水泥每批次進場均需開展1次檢驗,檢驗批代表數量<500 t。
綜上所述,道路橋梁工程建設中,檢測原材料質量是確保施工質量的重要環節,為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對于原材料需按照規定嚴格操作,秉持認真嚴謹、科學合理的態度操作,保證原材料達到建設工程標準。此外,在道路橋梁工程中,應當結合實際情況,通過建設試驗檢測隊伍、開展設備儀器管理、把控試驗檢測細節、加強工地試驗指導的方式,優化原材料試驗檢測質量,從而提高質量檢測的準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