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瑩瑩
摘要:網絡教研是信息時代的一種新的教研方式,基于它的及時性、共享性和補充性,它研給予教師更多的可供選擇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管理經驗等有關教學的諸多方面的信息,能夠使教師們實現資源的交互與共享。本文將從網絡教研的作用和教師專業成長的要求兩方面出發,闡述網絡教研對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作用及思考。
關鍵詞:幼兒教師;網絡教研;教師專業成長
一、網絡教研的作用
(一)交流學習范圍廣
幼兒教師通過網絡教研不僅能夠與本校的老師進行交流探討,還能與更多的院校同行、專家學者進行交流和取經,甚至可以與其它專業行業的優秀人員進行溝通交流。既提高了自己的專業水平也拓寬了自己的涉獵面。
(二)交流學習時間長
對于問題的思考,傳統的教研活動只限于部分人員的思考與交流,而網絡教研則不然,教師可以獲得更廣的人群的意見、見解,在樣本數量更多的情況下更容易找到最能解決自己問題的方法,看到自己不曾想過的維度,對于問題的思考可以更充分。例如,幼兒上課不專心,傳統的教研活動因人員數量和教學水平限制,可能在活動結束后找幼兒溝通教育或者課上及時制止這類普遍卻無效的解決辦法。而當網絡教研后,專家學者會建議首先把他當作一個普通孩子來看,尊重他,然后布置特殊任務,略有難度但能完成,這樣做的目是:一,占用他的時間精力;二,增加他的自信。而這也正是綱要所要求的,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是老師的職責所在。
(三)交流時可暢所欲言
傳統的網絡教研活動多是面對面的,年輕的教師可能會礙于面子和心理壓力而不敢暢所欲言,一場活動下來基本沒有收獲,而網絡教研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因為沒有了面對面的溝通交流,教師減少了心理壓力,無顧慮地表達看法,提出問題,并得到諸多優秀教師的指導建議,從而真正地提高個人能力,并使之反饋與實際的課堂教學情況。
(四)學習中獲取專家經驗
網絡教研可以使一線教師更直接有效的接觸到教育界的專家,并向其交流、學習、取經,并獲得專業的建議,一線教師既解決了問題,專家也可通過一線教師反應的問題了解到普通基層學校的教育現狀,對于自身調整學術方向也大有裨益,亦可使學術研究更實際、更有現實意義。
二、教師專業成長的要求
(一)拓展專業知識
教師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知識量的提高、知識質量的深化、知識結構的優化。如何提高知識量,那就要多讀書多看報。對于教師來說,想要多方面的了解自己的專業領域,可以多閱讀一些書籍,盡管選擇書籍和文章頗有深度,但可以做個大致的了解和認識,以致達到了解的廣博。而要達到質的深化還需提高師德修養,師德是一位教師教書育人的必備素養。而教師作為一名獨立的個體,要理解認同新時代背景下的師德內涵并將其轉化為自身的道德自覺。這就要求教師要有一定的思想高度,而只有精神思想達到一定高度,才能將所學知識進行質的深化。
(二)提高專業能力
幼兒教師若想提高專業,第一步是要確定教學主題。每次的課堂設計要有針對性、目的性,思考一下解決哪個主要問題。主題可以是指導策略,或是活動流程的優化,或是目標的落實和調整,以及師生關系的調整,幼兒不良行為的矯正等。第二步則要解決問題。解決不只是針對主要問題,還有日常頻發卻無大礙的問題。例如對幼兒不愛讀書、不愛勞動等不良習慣。最后一步則要跟進反饋,及時反思。這個反饋可能來自于幼兒自身也可能來自于幼兒家長甚至是對幼兒教育頗為關注的社會公眾。幼兒教師要注重與幼兒有關的問題,及時尋求新的有效的解決方法,與時俱進,專業能力才會得到提高。
(三)樹立終身學習意識
人們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而在當今時代,即使具備“一桶水”的知識可能也很難立足于講臺。特別是幼兒,他們甚至比教師更早的接觸到新事物、追趕新潮流。所以需要教師樹立終身學習意識,養成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習慣。除了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對于自身知識體系的構建還要側重于教育學、幼兒心理學、溝通技巧等諸多方面的普適性學科知識。
(四)躬身實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仍需在實踐中消化吸收,并使其成為自己教學經驗的一部分,融匯與自己的教學風格才能夠算是做到了學以致用。幼兒正處于成長特別快的階段,不僅是學習能力還有思維能力和交流能力以及性格養成都是在日益變化,只有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多觀察孩子,了解幼兒特點、成長規律,才能因材施教,提前避免可能會出現的難題。
結束語:幼兒教師的教學質量決定了中國未來新生一代的質量。基于此,如何提高幼兒教師隊伍的整體質量,使幼兒教師專業得到成長是一個需要急需找到有效解決方法的問題,而這個問題的解決之策,應運時代而生的網絡教研或許可以給予解答。
參考文獻:
[1]柳麗娜.城鄉教師網絡共享教育非物質資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師發展研究,2022,6(02):72-77.
[2]池麗英,賴斯慧.技能還是素養:對幼兒園教師觀察能力內涵的反思[J].學前教育研究,2022,No.332(08):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