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柳楊
[摘要]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是當前推動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在實踐中,教師需要深入挖掘能夠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語文教學知識點,結合語文學科特點,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與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的融合,以此達到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成效、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實現在語文教學中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小學語文;有效滲透
現階段,小學教育摒棄了傳統的教育模式,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在素質教育的道路上,心理素質的培養尤其重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也是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的要求。小學時期是學生形成良好品質和個性的關鍵時期。為此,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變得非常迫切,而語文教學擔負著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職責。為此,闡述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不但是社會發展的實際要求,也是小學生進步和發展的一種趨勢。事實上,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不但能夠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進行,而且能夠大大地提升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小學階段,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全面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他們的成長不僅需要一個寬松的環境,更需要具有自我調控的辦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師靈活地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在教給學生一定知識、技能以及發展他們智力的同時,有意識地消除在教學設計、學生評價和教學管理中一切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因素,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特征。在學生的認知活動中,知識、方法、能力的培養過程是一個由師生密切配合、共同實現的過程。特別是教育過程中,小學生由于心智發展未成熟,很多時候是語言和行為的模仿,教師的行為是被模仿的對象。下面通過例證的方式,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通過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學研究明確提出,學生學習的強大內驅力是學習動機。學習動機對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態度有著直接的影響。教師在教學課堂上應當引導學生保持良好的情緒。具體來講,教師對待學生應當和藹可親,進而激發學生良好的學習情緒,實時地排除學生的不良情緒,實現學生課業和學習的減負,肯定學生的長處,特別是學困生,應實時地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在適當的時候給予贊賞。例如,教師在閱讀教學《藍樹葉》這篇課文的時候,應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地啟發學生對日常生活中出現的相似現象進行回憶;當時的你或者是他人是如何做的呢?你或者是他人會是一種怎樣的體會呢?將來碰到這樣的事情你會如何去處理呢?等等。在教師的提問和學生的回答過程中,教師應啟發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以及懂得寬容他人。最后應讓學生明確只有跟別人建立良好的關系、進行正常的交流和溝通,才會不斷增強自信心、歸屬感以及安全感。
二、通過講解課文的主旨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語文教材知識分為五大方面,即愛自己、愛人民、愛自然、愛祖國、愛科學,教師應當有效地挖掘這種愛的主題,通過教材當中關于愛的要素激發
學生的內心世界,以激發學生的情感與陶冶學生的情操。
三、通過布置課后作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作業不但是對學生學習和理解知識情況進行驗證的一種手段,而且也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方式。然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不少教師僅僅視作業為教學的一個補充,布置大量的作業,這不但使學生的大量課余時間被占據,而且難以提升作業的效率與質量,最終往往適得其反。近些年,盡管社會要求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教學改革也要求實現學生課業減負,可是實際上常常難以實現減負的效果。繁重的課業負擔不但不利于對小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也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和能力,最終難以讓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趣味性和體現自己的長處。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適當地安排課后作業,從而有利于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并且,應注重在減負的過程中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是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的時候,應當實施差異性的方式,要求不同層次的學生做類型不同的作業,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所有層次的學生都可以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完成作業,提高完成作業的質量。二是教師在安排作業的時候,應當實施精選精練的策略,針對一種類型的題目,選擇有價值和代表意義的練習內容,以使學生在高效的練習過程中學會有關的內容,并且,教師在設計課外作業的時候,還應當增加實踐的內容。例如,讓學生在寫作文時選用貼近生活實際的題目,以使學生寫出自身的真實體會。只有如此,才可以實現學生學習負擔的減輕,才可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非常多的方式,語文教學課堂就好比一塊肥沃的土地,只要教師能夠開發和耕耘,就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從而洗滌學生的心靈、培養學生的精神、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等,最終讓學生變成生活和學習中的強者。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體會到心理健康教育對小學教育的重要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是社會發展和深化素質教育對小學現行教學體系提出的新要求。但是現在很多小學因為對心理健康教育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使得小學生的心理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引導和解決,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全面提高十分不利。因此,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加大社會和學校對著一點的認識,加大小學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部分,讓小學生健康快樂的學習和成長。
參考文獻:
[1]梁鐘欽.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1)
[2]王斌.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動機激發與培養策略[J].新西部(理論版),2013(11),
[3]胡榮裕.挖掘語文教材中的藝術素材培養學生的想象力[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