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光輝,田 丹,楊東紅,石春發,胡岑龍,李 明
(黔東南州林業科學研究所,貴州 凱里 556000)
現階段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推進,林業在我國長期的發展中取得了長足進步。我國作為一個林業大國,在改革開放經濟高速發展中林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但是這也造成了林業資源的過度消耗影響了生態環境,長期的采伐導致了林業資源遭到了破壞,生態環境難以修復,傳統模式下林業造林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社會發展對于林業發展的要求,只有切實通過造林方法的不斷更新和加強營林生產管理促進林業產業的良性發展。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林業的發展,對傳統模式進行不斷的優化升級,在保障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科學地對林業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不斷滿足我國經濟社會對林業資源的需求,促進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也為我國林業發展提供了支持。我們通過對林業造林常用方法的介紹從多個方面提出了營林生產管理的有效措施,以推動我國林業事業的發展,對促進我國林業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強化營造林質量能夠有效改善自然環境,森林可以改善空氣中的酸含量,調節大氣中的碳含量,有著強化區域性防風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通過森林的凈化作用能夠有效減少環境污染改善環境問題。積極開展人工造林提高森林覆蓋率能夠有效提升環境質量。
林業資源是人類社會發展中必需的重要資源,在社會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使用,強化營造林質量建設能有效地保障林業資源儲備,促進林業合理化采伐,保護林業資源的同時滿足社會生產生活的需要。
播種造林法是林業造林中較為簡單的造林方法,又被稱為直播造林法,主要流程是把林木種子直接在滿足播種條件適合造林的地域進行播種種植。這種方法不需要進行育苗也不需要進行移栽,這也就避免了在移栽過程中對苗木根系的破壞,這種造林方法在造林作業中使用最為廣泛,操作較為簡單,沒有過高的專業技術要求,可以在大面積范圍內進行造林,不僅節省了造林成本,還能保障苗木在生長過程中都比較穩定。采用播種造林法進行造林也有著一系列的弊端,在選擇樹木種子時要求較高,不符合質量標準的種子會影響發芽率,造成浪費,在選擇種子類型時應選擇易發芽、種子大、種源較為充足的進行播種。播種造林法對造林環境有著比較高的要求,造林環境需要綜合考慮播種土地、水分等情況是否符合播種造林的要求。播種造林法的播種方式有塊狀播種、穴播、縫插、條播和撒播等,在進行播種前需要對種子進行消毒、浸種、催芽等方法進行處理,有效提高造林成功率和苗木健康成活。
植苗造林法就是使用穴植法或鋤法將樹苗種植在相關種植土壤里,這是造林工作中使用較為普遍的方法。
2.2.1 穴植法
根據樹苗的大小在土壤中挖出大小合適的土坑,將樹苗種植其中并施肥,但消耗的成本高且更費時費力,且易受外界干擾。應用時,一定要精確掌握種植時的土坑深度,過淺易導致樹苗根部露在土壤之外易失水過多,過深易導致樹苗深入緊實的土壤中呼吸受阻,均會影響苗木存活率。推薦定植穴開挖深度在40~60cm,種植深度在30~50cm。
2.2.2 鋤法
該方法的種植時間短、難度也較小、易操作,而且對于土壤的要求很低,存活率也較高,在現如今的造林方式中使用頻率很高。
分殖造林法是在各種樹木的營養部位作為造林材料進行造林活動,這種方法在造林過程中對技術要求較低,操作較為簡單,成活率較好,能夠提高造林效率降低造林成本,幼苗能夠保持母樹遺傳的優良性質。這種造林方式對于種植土壤有著更高的要求,也受到分殖母樹的不同情況受到不同的影響。該法主要運用于能夠營養繁殖的樹種,如松樹、楊樹、柳樹、泡桐和竹類等。
現階段我國林業造林技術不斷提高,林業專家也開始對國外的部分樹木開展了相關研究工作,通過對這些樹種特性的不斷研究,可以將這些研究成果進一步豐富我國林木種植技術,對于我國造林工程有著積極的意義。現階段我國闊葉林的種植規模越來越大,能夠滿足市場對于相關木材的需求,增加了我國森林資源的合理配置,在林業育種儲存等技術方面隨著這些年的不斷發展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通過不斷優化和改革營林生產管理機制,建立完善、統一的營林生產管理制度,使營林生產管理工作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使營林生產管理不斷朝著精細化、集約化和標準化的方向發展,同時為其創新提供基礎,積極改變傳統的生產管理方式,不斷提高營林生產管理效率,通過不斷優化營林生產管理機制和模式,能夠切實提高林業工程的建設水平。通過對營林生產管理環節的不斷整合分類,能夠有效達到管理職責的合理落實,促進各個單位與個人能夠更加負責地開展各項工作,保障營林生產管理機制和模式的落實。
現階段國家高度重視林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國家和地方政策都出臺了各種推動林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和促進措施,通過行政手段不斷促進和鼓勵林業產業健康發展。林業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受到自身產業特性的限制,不僅擔負著經濟發展的屬性還有著改善自然環境提高人民生活環境的重要意義,在進行林業產業化發展中僅靠國家資金的支持已經很難滿足林業產業發展所需資金需要,對于社會資金來說單純的林業經濟投入大見效慢效益低等各種問題都影響著其投資熱情。林業需要進行多元化的發展吸引社會資金進入林業發展中,促進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通過發展林下種植、養殖、中草藥的培養等等方式都是可以豐富林業發展提高社會資金吸引力的有效途徑。林業產業發展要重視利用金融行業資金融入發展,通過在國家政策性銀行及綠色產業基金等方式中打造全新的投融資方式,能夠有效提升社會資金投入林業產業發展的動力,最大程度地利用可以爭取的資金,打破林業發展壁壘,促進我國林業產業健康高速發展。
科學規劃本區域近、中、遠期發展樹種、品種、規模和區域布局,保證在林業造林過程中對于造林方法以及造林品種的選擇能夠符合當地林業發展現狀的需要,提高林業發展水平。各地林業主管部門要不斷提高對林業資源的保護管理力度,通過對林業產業發展的不斷指導和幫助,促進林業產業健康發展。不斷強化營林管理工作,必須依法依規調整林種,根據營林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更為適合的品類,強化對造林方法和技術的不斷更新提高,積極創新各項工作,滿足人民對優質生態產品和優美生態環境日益增長的需求。
此外,一些珍貴樹種的種質資源庫、良種基地建設和保障性苗圃必須和當地林業產業發展現狀和需求要匹配,科學地選擇相關重點開展這些工作,不斷加強良種選育基礎研究,加快特色種質資源開發利用,選育優良品種,推廣豐產栽培技術,夯實種苗發展基礎,不斷提高造林選種水平和林木質量,促進營林生產工作的不斷推進,增強營林生產工作的開展力度。
各地要加強國家投資或以國家投資為主的造林綠化項目的用苗質量管理。嚴把造林設計審查關,嚴格落實造林設計須明確種苗品種、種源、規格、優先使用良種等規定。嚴把用苗質量關,通過一系列有效手段做到對用苗質量的監督與管理工作,把用苗質量納入項目驗收內容,提高用苗質量,確保種苗質量可追溯。
在營林生產管理工作中要通過對林業產業自身優勢的不斷挖掘,增強市場化管理和運作水平,有關主管部門要積極推動林業產業改革,努力將林業產業實現運行機制市場化,這樣不僅能夠有效提升林業的經濟價值,還能夠保障市場穩定。提高林業生產機械化能夠有效提升產業水平,增強市場化運行機制的順利實施。
現階段在進行營造林規劃設計方案時主要通過對營造林收益情況進行分析,根據相關結論進行進一步完善制定。實施營造林項目前,指派專業技術人員對立地條件進行充分的科學系統的考察與論證,把握關鍵實施中的關鍵環節。在營造林項目具體實施過程中,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遵照營造林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和相關規律。林業的有效發展能夠促進當地種植區域的地方生態,通過對林地綜合利用的不斷開發,因地制宜地發展林菌、林藥、林蜂、林禽等林下經濟,最大限度提高營造林項目經濟價值。
規劃設計方案要通過驗證、評價選擇適合營造林區域種植的樹種,以便在實施中保證栽種林木的成活率。
不斷增強栽植管理能力。林業工人需要進行專業技能的培訓,不斷提高營造林專業水平,提升營造林建設工作,做好相關工作,有效增強栽植管理能力。
林業的發展離不開營造林工程,作為一項周期較長的項目,在開展營造林工作時要提前明確工作方向,做好營造林工作開展前的科學調研和分析研究,通過合理的規劃確保營造林工作的順利開展,加強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運用,利用大數據分析的優勢根據營造林實地情況,選擇科學可行的營造林方案。
應嚴格監管植樹造林技術管理制度的執行,通過構建管理體系加強相關管理工作力度,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管理監督職能,針對營造林工作重點環節和重點節點進行有效的管理,不斷提高工作規范性,確保營造林技術的有效發揮。根據監督管理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進行指出和指導更正,避免出現更大的事故。林業主管部門要嚴格落實責任制,通過相關管理體系的落實,增強工作人員責任意識,提高營造林工作水平,促進林業產業健康發展。
加大營林生產管理人才的培養和引進,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林業發展水平,打造一支高素養的專業人才隊伍保障林業產業健康發展。
林業主管部門要增強責任意識,下大力氣切實保障和促進林業產業的發展,確保營造林措施科學合理、經濟可行,兼顧近期效益與遠期效益。
做好林業運輸保障工作,林木運輸工作開展得好壞直接影響著林木銷售和利潤,在林區要重視道路建設和養護,切實提高林木運輸便捷性和安全性,通過科學規劃和設計,要極力降低林木丟失風險,有效保障林業正常的運輸和生產活動。
在現階段,我國林業產業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可持續發展程度,加強對林業產業發展的重視,不斷增強林業產業發展動能,實現經濟與生態的雙發展,是達到碳達峰與碳中和、創新發展林草碳匯的重要途徑。通過我們對林業產業發展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不斷引進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營造林水平,對國外優秀品質和林業技術進行有效本土化改造提高我國林業發展的多樣性,加強引種管理,嚴格按照國家引種標準開展引種試驗。加強引種植物檢驗檢疫,嚴格監測監管林業有害生物,防止帶病樹種的進入。積極推進造林綠化樹種鄉土化,加大良種選育和特色良種苗木培育的支持力度,這樣才能滿足我國特色林業產業、國家儲備林項目和生態建設的苗木的需求。林業工作人員要不斷增強技術能力,強化自我提升意識,不斷提高管理能力促進林業營林生產管理水平,切實做到營造林生產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為我國林業產業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