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國飛
(金秀縣林業局,廣西 來賓 545700)
森林植被具備良好的碳匯功能,可以有效凈化空氣,吸附空氣當中的二氧化碳,將空氣當中的灰塵凈化,而且還能夠涵養水源。為了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展現大國應該承擔的責任,我國提出了“雙碳戰略”,要求“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實現碳中和。”林業生態建設作為踐行“雙碳戰略”的重要舉措,可以切實以生態環境保護為核心,實現林業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協調。結合廣西地區來看,廣西地區具備大量的林業資源,在當前社會背景之下,林業生態建設是促進廣西地區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將針對新形勢下廣西林業產業發展與林業生態建設的融合相關內容進行詳細分析。
在“十三五”期間,我國進一步深化了生態建設保護工作,廣西地區非常注重林業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融合,注重優化保護、優先生態發展,注重林業經濟和生態保護協調,從而實現林業發展穩中求進的態勢。據調查,截至2021年底,廣西森林覆蓋率達62.55%,居全國第三位。林業產業總產值8487億元,排名從2015年的全國第五位躍升至2021年的全國第二位。自2018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廣西深入實施油茶“雙千”計劃,助力鄉村培育生態富民支柱產業。完成油茶新造林11.33多萬hm2、低產林改造10多萬hm2,創建油茶高產高效示范基地425個,油茶經營總面積達56.67多萬hm2,年產茶籽45萬t、茶油10萬t,實現綜合產值400多億元。目前,廣西已有油茶企業100多家、油茶專業合作社439家,帶動30多萬農戶通過種植油茶實現增收。2022年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日前印發《“早抓快干一季度 穩中求進開好局”林業行動方案》,提出2022年全區林業產值力爭實現8800億元。
廣西地區的交通便捷,因為該地區處于北回歸線的綠色地帶,因為該地區的特色區位優勢,促使林木的生長速度相比其他地區來說更加具備優勢,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比較適合森林資源培育以及利用。此外,廣西地區境內交通設施比較完善,基本上實現了村村通,航空、港口、陸路交通都比較便利。針對航空領域來說,民航現有建成機場7座,分別是南寧吳圩國際機場、桂林兩江國際機場、柳州白蓮機場、北海福成機場、梧州長洲島機場、百色巴馬機場、河池金城江機場。針對港口來說,“十四五”期間,新建沿海港口泊位13個,新增吞吐能力864萬t。其中新建成萬噸級以上泊位8個,新增吞吐能力744萬t。至“十五”末,沿海港口總吞吐能力達3456萬t,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達到26個。針對陸路交通來說,廣西地區全區行政區劃航道里程6157km,通航里程5591km,其中等級航道3506km,占總航道里程的62.71%;三級及以上航道里程573km,占總航道里程的10.25%。良好的區位條件和交通基礎優勢,為廣西林業產業發展和林木苗種引入帶來了扎實基礎保障。
從客觀角度上來看,廣西地區的森林資源豐富,地處中國南部,位于北緯20°54′~26°24′,東經104°26′~112°04′,北回歸線橫貫中部,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截至2020年廣西地區森林覆蓋率為62.5%。因為獨特的氣候特征,促使該地區可以適合各類森林資源生產,并且林業產業發展具備“經營主體多、森林采伐量大、更新快、生長快、變化快”等諸多特點,切實為林業產業發展可持續實施奠定了扎實基礎,并且有利于實施生態林業建設。廣西地區的森林資源類型豐富,存在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落葉闊葉混交林、原始林、次生林等諸多類型,為森林旅游、綠色康養、濕地休閑、花卉觀光、野生動物觀賞等諸多產業奠定了扎實的發展基礎。
在廣西林業產業發展的過程當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做基礎支持,廣西地區人口資源豐富、人力資源厚積薄發。截至2016年末,廣西全區常住人口4838萬人,比上年增加42萬人,增長0.9%;年末戶籍人口5579.12萬人,比上年增加60.89萬人,增長1.1%。出生人口77萬人,出生率13.82‰;死亡人口29萬人,死亡率5.95‰;人口自然增長率7.87‰。廣西林業產業發展可以切實有效地為廣西各個地區增加就業崗位,讓農戶們實現增收的基礎上,讓廣西林業產業發展的碩果惠及到每個群眾。此外,在林業生態建設的過程中,會涌入大量的高層次人才,人力資源可以作為促進林業產業發展和生態林業建設的基礎資源,對廣西地區發展提供源源不斷力量。
結合廣西地區林業產業發展實際情況來看,粗放式的開采和管理方式根深蒂固,長久以來可能會造成原始林轉化為次生林、天然林轉化為人工林。此外,廣西地區林業資源的分布不均勻,主要體現在森林資源分布較為集中、森林資源整體上呈現出西北部多、東南部少等特點。雖然在多年綠化生態建設的當下,廣西地區林業資源分布有所均勻,但是呈現出宜造林面積越來越小、栽植條件比較差、栽植難度更大、成本更高等諸多特點。廣西地區營林水平從整體上來看相對較低,并且樹種選擇層次上比較單一。樹種的選擇一般采用高價格的外來樹種,外來樹種不僅成本較高并且存活率也得不到保障,無法實現產業經濟發展和生態效益。
雖然廣西地區的人力資源體量大、人力資源充沛,但是生態林業產業建設工作當中需要具備專業化的科學技術人才,并且需要人才具備大量實踐經驗。但是結合當前廣西生態林業產業發展實際情況來看,存在高質量人才較少、專業人才不足、人才年齡相對偏大、科學技術引進不足等諸多問題。因為生態林業產業建設的過程中,一般都在偏遠山區,生態營林建設管理的過程中,環境比較艱苦,并且薪資福利相對較差,人才的晉升發展空間不足,造成嚴重的人才流失。此外,在廣西林業產業發展以及生態林業建設的過程中,對人才的可持續發展管理不足,缺乏對人才的培訓和知識更新,造成現有的人才知識更新較慢,造成廣西生態林業產業發展水平緩慢。
想要真正實現廣西林業產業發展與生態林業建設穩步融合、逐步踐行“雙碳戰略”,可應該做好生態林業產業監督管控,杜絕出現亂砍濫伐、偷盜林業資源等諸多情況。但是結合當前廣西林業產業與生態林業建設實際情況來看,往往存在諸多問題,林業資源管理的監督管控系統匱乏,造成亂砍濫伐的情況時有發生。此外,生態林業建設水平與群眾的環保意識。法律意識息息相關,一些農民和廣西林業產業管理人員對于生態林業保護的意識不足,很容易導致偷盜森林資源情況出現,甚至一些農民和營林管理人員對林業資源保護意識較差,在營林區域隨意使用明火,很容易造成大面積的火災出現,會損耗大量森林資源并且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
在新形勢下,廣西地區政府部門和領導班子,必須要將生態林業產業建設發展與廣西地區整體發展戰略融合,以“雙碳戰略”和生態環境建設為根本原則,結合廣西地區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統籌。切實加強領導組織和戰略規劃,切實解決生態林業產業發展當中存在的問題。徹底做到因地制宜,明確生態林業建設重點,制定出區別化、科學化的方案,細化各項林業發展目標,加大投資的基礎上,創新工作舉措,合力開展林業生態建設,制定出相應的生態林業產業建設規劃責任制度,確保生態林業建設在廣西地區穩定、全面踐行。此外,還應該做好統籌管控,轉變傳統的營林方式,堅持統一規劃、有序開發,科技合理地利用并且發展森林資源。嚴格開展各個項目篩選和布局,實現梯度推進、上下游結合,杜絕低水平重復建設的情況,杜絕重復建設、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諸多問題。嚴格管控重復建設、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諸多情況,踐行生態優先、因地制宜、良種良法原則,對廣西地區生態林業產業進行科學合理布局。大力引入生態建設技術手段,結合廣西地區的實際情況研制出適合廣西地區種植的良種苗木,培育鄉土樹種的同時,拓展珍稀樹種和大徑級用材林,杜絕外來物種對本土物種的侵略。杜絕盲目實施“退耕還林”問題,可以大面積開展人工種樹種草,借助雨季容器苗木造林技術來降低種植成本。此外,還可以拓展混交林、延長采伐期、實施有機肥開展科學營林管控,構建出一批國家級示范縣,切實借助示范縣的引領作用,輻射全區生態林業產業建設發展。
人才是生態林業產業建設發展的關鍵,所以廣西地區必須要注重生態林業人才引進和培訓,通過優化高質量人才配置的方式,為生態林業產業發展奠定扎實基礎。加強生態林業產業高質量人才引進,與高校進行緊密合作,制定出訂單式人才培訓計劃,真正保障生態林業人才的專業水平和專業技能。此外,還應該提升生態林業建設人才的薪資水平,借助良好的福利待遇來留住人才。加大人才培訓、信息共享、知識共享,構建出技術人員掛鉤聯系制度,實現分片、分區人才培訓,大力培育廣西地區生態林業產業建設所需的人才。
生態林業保護監督工作是做好生態林業保護、林業發展的關鍵,所以必須要做好生態林業保護監督相關工作。必須要強化營林管理人員、農戶們森林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做好普法宣傳,將森林保護知識、森林保護法規傳遞給廣大農戶們,杜絕林區附近農民們亂砍濫伐等情況出現。其次,還應該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宣傳、森林病蟲害管控宣傳,切實讓營林管理人員們具備專業營林技術,杜絕因為工作疏忽造成森林火災。借助現代化技術手段,對潛在的病蟲害威脅、森林火災問題進行動態化監控,強化生態林業保護監督效率。
林業作為農業產業當中最為關鍵的組成部分,直接影響著農業增收和環境質量。廣西地區自古以來便山清水秀、山川秀麗,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譽,想要真正踐行可持續發展要求,就應該在廣西地區全面推進林業生態建設工作,真正實現林業發展和林業生態建設融合,在提升廣西地區林業經濟發展的同時,強化林業生態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