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興玉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縣戛灑鎮農業農村和環境保護中心,云南 玉溪 653405)
基層動物養殖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環境因素、養殖技術、疾病防控等,當這些影響因素不能滿足動物生存的需要時,動物可能就會出現一些疾病。目前動物疾病常見的有三種類型:普通疾病、傳染性疾病以及寄生性疾病[1]。
(1)普通疾病是動物養殖過程中最常見的疾病也是動物最容易發生的疾病,這種疾病涉及的類型相對較多,像動物出現一些外傷或消化類疾病等都屬于普通疾病,除此之外動物流產及難產也屬于普通疾病。這些普通疾病相對比較好治療,對動物養殖產生的影響較少。
(2)傳染類疾病是由一些細菌、病毒等感染而引起的疾病,這些疾病具有傳染性,會在動物之間進行傳播,當一個動物發生疾病后,如果沒有及時防疫隔離,就會導致其他動物受到傳染,如果出現傳染性較強的疾病,會對整個養殖場的動物健康造成威脅。這種疾病流行性較強、并且傳播的速度較快,對動物的影響及治療難度也相對較大。
(3)寄生性疾病也屬于動物疾病中比較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的發生主要是一些寄生蟲在動物身體上寄生而導致的,像蠕蟲、原蟲都是比較喜歡寄生在動物體內的,它們在動物體內長時間寄生會對動物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因這種寄生性疾病發生的時間有一定的期限,并且傳染性不強,即使發生傳染也是通過身體接觸而產生的,治療和防控相對簡單。
信息化檔案管理在基層動物預防工作中十分必要,因為動物預防工作會涉及大量的資料和數據檔案,而且要對信息檔案進行綜合分析,傳統的方式很難進行管理,會出現資料缺失等現象,嚴重影響基層動物預防工作順利開展[2]。目前基層動物養殖一般情況下是在農村地區,而農村受經濟發展條件的制約以及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影響,動物養殖管理水平也相對較低,信息化管理概念不強,導致基層動物預防工作出現缺乏系統的信息化檔案管理的現象。首先是農村地區的技術發展比較落后,在動物養殖管理方面,相關的技術支持較少,沒有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以及管理經驗,從而導致在基層動物管理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管理不完善很容易導致動物養殖出現問題。其次由于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不完善,在進行信息化管理時,會受到網絡的制約,加上基層動物養殖和管理人員的信息管理意識比較淡薄,缺乏完整的信息化檔案管理,導致基層動物管理水平得不到提升。
在基層動物養殖過程中,缺乏專業養殖及疾病防治人才是在基層養殖中常見的問題,動物養殖需要注意的事項、動物出現疾病時該如何處理,這些問題都需要專業人才來解決,而對專業知識的缺乏將會導致養殖人員對動物養殖方式以及動物養殖需要的環境等基礎問題都不了解,在養殖過程中出現不管動物生長的狀態、對動物生存環境的不重視等現象,不利于基層動物養殖的發展。另外對動物疾病的防治人才缺乏問題也比較突出,動物疾病防治人員目前主要是一些獸醫,或者是一些專科工作人員兼職工作,對動物防治專業知識了解不足,當動物生病后處理并不能及時處理并解決,會使動物生長受到很大的影響[3]。專業人才不足會大大降低動物疫病工作效率,在面對突發情況時,不能及時處理并消除相關疫病存在的風險,影響基層疫病防治工作的高效運作。
基礎設施不完善一方面指的是動物養殖方面的基礎設施,另一方面指的是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基礎設施。動物養殖方面的基礎設施主要是動物養殖的設備,例如氣霧免疫機、藥浴設備、流動防疫車等,氣霧免疫機是防治牛、羊等動物疫病機械、藥浴設備是針對動物出現寄生性疾病的防控設備、藥浴設備有淋浴式和浸泡式兩類,流動防疫車相當于一個流動防疫站,當養殖場出現疫病時,能夠及時趕到并對動物進行治療[4]。動物養殖過程中,缺乏完善的養殖設備,對動物養殖的方式以及動物養殖的環境影響很大,同時計算機設備不健全,導致在利用大數據的時,設備不健全,對信息資料收集和傳輸造成很大的影響。缺乏完善的基礎設施,使基層動物養殖工作的開展受到很大的影響,同時動物疾病防控與檢疫監督工作的開展也非常不利。
目前基層動植物養殖戶主要是農村的農戶,養殖戶的受教育程度低,綜合素質水平低,在接受動物養殖相關知識時接受能力較弱,基于這些方面養殖戶對學習養殖知識的積極性不高,造成養殖知識及養殖技術難以推廣,同時也影響基層動物養殖工作,當一些動物出現疾病時,不及時醫治,造成動物病情加重,對養殖帶來較大的影響。在動物疾病防治方面的防治意識較差,為動物主動接種疫苗的意識薄弱,對疫苗接種工作采取消極抵觸的態度,同時當農村開展疫病防治工作時,不重視工作的開展甚至認為沒有必要,導致當動物發生傳染性疾病時,動物對疾病的免疫力差,加上救治不及時,嚴重影響養殖業的發展。
對動物檢疫檢測工作的不重視會導致基層動物的疾病防治工作得不到落實,最終會影響疫情檢測工作的開展。一方面是由于農村的基礎設施和專業人員的限制,導致檢疫工作落實不到位,影響動物的疫病防治工作的開展,同時相關疫病防治人員的專業能力低,對疫病防治工作的相關知識了解不全面,在判斷動物是否發生了疫病只是按照傳統的養殖經驗進行,沒有通過嚴格的檢查,導致在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較大的問題,另一方面是因為動物疫病檢測程序及環節存在漏洞,對動物疫病防治工作沒有定期開展,當動物發生疫病后沒有嚴格按照相關程序進行檢查,嚴重影響基層動物養殖的發展,給基層動物養殖帶來很多的安全隱患。
基層動物養殖工作,不僅能夠發展農村地區的經濟,而且能夠提供就業崗位,對當地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政府要加大對基層動物預防工作的支持,發揮政府的職能,在加強對基層動物疾病防控方面要強化防控措施,完善疾病防控機制。首先通過完善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現代化科技的引入,提高動物防治工作的技術水平和能力,同時政府要科學合理地調配人才、資金等,重視基層動物疾病防治工作,保證動物疾病防控和檢疫監督工作的開展[5]。嚴抓農村養殖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健全疫病防治設備、完善檢疫監督軟件、增設養殖的相關設備,加強對疫病防控機制的建立,當動物疫病發生時,啟動緊急防控機制,控制疫病的蔓延,減少疾病的傳播范圍,對基層動物疾病防控與檢疫監督工作進行全面監督防控,將養殖戶的損失降到最低。
基層養殖戶一般是農村的農戶,這些人對動物養殖以及動物疾病防治知識了解較少,如果要提升基層動物養殖疾病防控及檢測監督工作水平,就必須要轉變農戶傳統的養殖觀念,讓養殖戶了解現代化的養殖方式,同時讓他們了解動物疾病防控的重要性,加快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開展。首先要加強基層動物疾病預防工作,嚴格落實工作內容,讓養殖戶切實提升養殖動物的疾病防控工作。首先加大宣傳力度,潛移默化地影響養殖戶的養殖觀念,轉變傳統的養殖意識,利用多種途徑進行宣傳:可以通過專業人員下鄉宣傳工作,利用面對面講授的方式,提升養殖戶的疾病防控意識;還可以利用傳統媒介,例如電視和報紙,在電視和報紙上進行宣傳,提高相關人員的疫病防治觀念,在看電視看報紙的同時植入一些養殖疾病防控知識,提升相關養殖戶的疾病防控水平;還能通過新媒體平臺,抖音、頭條、公眾號等平臺進行宣傳,目前新媒體發展深入到各家各戶,利用新媒體宣傳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6]。通過防疫工作的宣傳,提升有養殖戶疾病防控意識,提高養殖戶的專業化水平,保證基層動物疾病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
目前基層動物養殖人員主要是農戶,相關技術人員和疫病防治專業人員較少,對動物疾病防控水平低將會嚴重影響對物疾病的防治,所以提高工作人員的防控技術水平對提高疫病防控非常重要。首先是對動物養殖戶養殖知識和養殖技術的培養,通過提升養殖戶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能夠及時發現動物養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當動物生長狀態出現問題時,及時發現問題并找專業防治人員進行解決。當養殖戶學習積極性不足時,可以制定一些獎勵機制,通過分發獎品的方式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進而達到提高養殖戶專業能力和專業技術的目的。還可以邀請一些養殖專家給養殖戶傳授養殖知識及正確的養殖方法,對養殖戶進行定期的知識宣導以及技能培訓,不斷提升養殖戶的動物疫病防控水平[7]。
基層動物養殖對養殖場環境的忽視,十分影響動物的健康成長,所以養殖戶要加強養殖環境管理,保證動物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首先是養殖場的選址問題,要對農村環境進行考察,選擇遠離住戶的區域進行養殖,一方面是因為養殖場會對居民的正常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另一方面農戶的生產生活活動會給動物的生長造成一定的破壞,所以要把養殖場地與居民區劃分開,保證動物生長環境的良好狀態。
保證養殖環境干凈衛生是控制疫情產生和發展的重要步驟。首先對養殖場定期清掃,把養殖場內的垃圾及時運輸出去,防止垃圾變質產生的一些病毒,避免這些病毒給動物造成影響。其次對養殖場要定期消毒,保證養殖場的清潔度,科學合理使用消毒水的劑量,避免過多對動物產生的影響,也防止過少達不到消毒的效果。最后是動物食料,動物食料的好壞以及營養水平的高低會對動物產生一定影響,保證動物食料的安全衛生,給動物及時補充營養,提高動物的免疫力的同時可有效降低疾病的發生概率[8]。
加強動物檢疫工作對促進基層動物養殖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基層動物養殖疾病防控工作目前發展水平較低,防疫工作落實不到位,嚴重影響動物疫病的預防與治療,基于此,需從構建動物疫病防控網、建立動物疫病診斷實驗室及建立動物檢疫工作站三方面加強動物檢疫工作。
首先要全方位構建動物疫病防控網,加強對病死的動物的無害化處理,完善全鏈條防控監管機制。當動物發生疫病后,如果處理得不及時或者是處理方式不正確,容易造成動物疫病的二次傳染,所以重視對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對病死動物進行集中處理,建立動物無害處理體系,降低疫病傳染的風險。同時從疫病預防、檢驗疫病以及監督管理三方面建設全方位的防疫工作體制,加強動物檢疫體系建設,綜合考慮養殖戶動物養殖的數量和動物養殖的密度,開展有效的體系效能評估,完善動物檢疫工作流程,加強動物疫情監測,保證第一時間發現動物疫病,同時在動物發生疫病后及時處理,將疫病影響的范圍降到最低。其次建立健全動物疫病診斷實驗室網絡,拓寬疫病收集渠道,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要做好領頭羊作用,帶動基層動物檢疫工作的開展,積極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建立疫病診斷實驗室,通過大數據和計算機技術收集動物發生疫病的信息,健全動物疫情監測網絡。開展主動監測與疫病情況調查工作,對動物發生疫病的規律進行總結,同時分析相關數據,對動物疫病發生的原因進行探討,找出最終原因,并對此采取措施進行預防[9]。最后可以建立基層動物檢疫工作站,給基層動物養殖戶提供實時的檢疫服務,基層動物檢疫工作站不但需要對養殖戶提供相關的養殖知識,還必須對養殖戶的動物做定期的疾病監測工作,保證基層防疫工作的落實,提升疫病防治工作的水平,加強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的效果[8]。
綜上所述,基層動物疾病防治對基層養殖業的發展有重要影響,動物疾病不僅會影響動物的健康,對養殖戶經濟造成較大的損失,防控不當時還會導致病禽流入市場,嚴重威脅人們的身心健康。目前養殖戶的動物疾病防控和疫病監測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養殖戶要采取以防為主,防治共進的態度,提高養殖戶的養殖水平以及動物疫病防治能力,加強養殖管理,促進基層動物疾病防控與檢疫監督工作的深入開展,降低疫病發生率,提升基層動物養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