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萍
(江蘇省南京市江北新區沿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江蘇 南京 210032)
隨著社會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上漲,這無疑對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基層醫療機構作為醫療服務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部醫療技術與質量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點關注,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基層醫療機構需要不斷引進新型技術與醫療設備,通過有效手段提高內部服務水平。基層醫療機構固定資產是維持基層醫療機構設備購入與技術升級的重要條件,也是擴大醫療機構發展規模的關鍵指標。新時代下醫療設備能力的不斷提升也使其價值不斷上漲,部分醫療設備的市場價格較高,這就使基層醫療機構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意義顯示出來,如何提升基層醫療機構資產使用效率成為基層醫療機構迫切需要探索的問題,也是基層醫療機構提升質量實現價值的關鍵依據。
固定資產管理使企業產品產量質量得到提升,對企業固定資產進行管理,對其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控制企業固定資產使用效率,并使企業產品生產成本得到降低,降低企業經濟風險,以有限的建設資金擴大企業固定資產的規模,提高企業市場價值。固定成本包括使用達到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設備等,價值需超過2000元,對這些物品的管理活動被稱為固定資產管理。
固定資產具備一定特殊性,固定資產管理也具備一定特點,包括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固定資產具備價值高數量大應用時間長等特征。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對資產生命期進行全過程管控,從資產進庫到損毀等中間應用全過程進行全程跟蹤,對必須設備維護的資產可以迅速解決,防止了資產外流,將資產使用率利潤最大化[1]。
基層醫療機構固定資產管理能提升機構固定資產使用價值,固定資產管理能規范機構資產實物日常管理流程,使醫療機構固定資產利用效率最大化,固定資產管理具備較強的靈活性,且其工作效率相較傳統資產管理更高,準確度也大幅度提高。基層醫療機構固定資產管理內容包括醫療設備、醫療器械等,有效的固定資產管理能使基層醫療機構的設備得到最具價值的利用,使醫療機構醫療水平與質量得到提升。另外固定資產管理也能使基層醫療機構發展與建設得到保障,通過對日常管理數據進行采集錄入實現固定資產生命周期管理,避免出現固定資產流失,將醫療機構內部固定資產使用價值最大化。
基層醫療機構固定資產管理對減少機構成本資源消耗也具有重大價值。基層醫療機構具有較多的易耗品,而固定資產中的易耗品損耗對機構經濟效益的實現具有不利影響,固定資產易耗品價值低數量大,較多損耗會給機構經濟建設與發展帶來損失。基層醫療機構易耗品管理較為困難,由于其分散性強數量眾多,不便于記錄和統計導致其在基層醫療機構日常經營過程中常常會產生大量損耗。固定資產管理對易耗品管控具有良好作用,其能使易耗品使用流程得到規范,并對易耗品實行實時記錄與使用狀態監管,從而嚴格控制相關物品的使用,降低易耗品損失,減少易耗品成本,使機構經濟效益得到提高。
基層醫療機構固定資產管理還能為機構決策提供參考依據,信息技術的發展使計算機設備與互聯網技術在基層醫療機構得到發展,也使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在基層醫療機構得到廣泛使用,固定資產管理系統能借助信息化手段對基層醫療機構各項內容進行實時管理,對收集機構經營過程中產生的數據與信息具有重要作用,其不僅能提高信息數據的準確性,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對機構評估與管理決策起到重要作用。相較傳統固定資產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系統能通過信息化處理將機構日常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各項指標與數據記錄匯總,在機構進行管理決策與發展規劃時為其提供有利于機構決策的數據,降低機構各項風險。
就當前部分基層醫療機構的固定資產管理現狀來看,其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存在一定弊端,這對固定資產管理的落實與作用發揮十分不利,甚至會對基層醫療機構的發展起到制約作用[2]。首先部分基層醫療機構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管理不規范的現象,伴隨經濟發展社會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基層醫療機構也根據自身經濟狀況開始提升固定資產采購數量,這就造成了基層醫療機構固定資產多范圍廣的現象,然而部分基層醫療機構并未設置專業的固定資產管理部門,缺乏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導致其內部大量固定資產沒有合理管控。伴隨醫療事業的高速發展,資產開始得到細化,這也對基層醫療機構固定資產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標準,若基層醫療機構內部人員無法認識到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依然不斷進行固定資產采購,但卻不對內部固定資產管理水平進行強化,則會造成基層醫療機構固定資產流失的現象,甚至出現固定資產重復購入,閑置浪費的不良情況,對機構經濟成本造成嚴重損害。
基層醫療機構在不斷發展與建設的過程中還暴露出缺乏專業人才與專業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的情況,由于基層醫療機構對固定資產管理的思想認知不到位,導致其并未積極引進固定資產管理專業人員。現階段基層醫療機構內部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專業知識與技術使用能力不足,無法支撐新時代下基層醫療機構大量固定資產管理。伴隨經濟的日益發展,基層醫療機構會持續增加固定資產數量以提升基層醫療機構醫療水平,這也使基層醫療機構固定資產管理復雜性明顯增強,若不對基層醫療機構內部固定資產管理部門進行人才引進,則可能會造成醫療機構固定資產流失或損失的現象,影響基層醫療機構的發展與建設。基層醫療機構屬于行政事業單位,其在經營與盈利方面具備一定特殊性,若其始終無法將固定資產管理能力提升,可能在后續經營過程中出現賬實不一致的現象,影響醫療機構的發展[3]。
由于前期采購預算規劃不夠詳盡,部分基層醫療機構還暴露出資產與資源利用率低的缺陷,基層醫療機構固定資產管理缺乏標準流程且內部人員對具體管理模式認識不足,使固定資產使用人員得不到合理配備,使用場地不健全,導致基層醫療機構部分固定資產出現閑置,造成固定資產的使用率低下。基層醫療機構固定資產相較普通企業具有一定特殊性,其存在高價值的精密設備,這些設備在具體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損壞,且需要對其經常進行維護和保養。專業設備的維護和保養需要由專業人員進行,超出保修期后維修設備的保養費用較高,這也使基層醫療機構的經營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若對這些醫療設備缺乏有效保養,則可能會出現設備故障損壞的現象,甚至縮短設備使用壽命,造成醫療機構固定資產流失。伴隨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部分醫療設備已經無法滿足醫療機構的使用,醫療機構為了提升自身醫療能力,對老舊設備實施淘汰處理,從而造成醫療機構固定資產利用效率低。
基層醫療機構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也是影響基層醫療機構固定資產管理水平與質量的關鍵因素,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包括機構內部人員對固定資產管理的認識不健全,對固定資產管理重視程度不足等。首先,基層醫療機構在崗位設置方面體現出明顯不足,部分醫療機構對固定資產管理部門人員配備設置不充分,導致部分固定資產使用存在經濟漏洞,影響后續設備購置。其次。基層醫療機構缺乏科學的固定資產管理機制,管理部門在進行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體現出較大隨意性,導致醫院固定資產購入過量,造成資源浪費,且缺乏科學合理的管控機制,也會使基層醫療機構對資產評估模糊,出現可使用資源報廢的現象。最后,部分基層醫療機構在內部監管方面也體現出制度不完善的現象,這一現象使基層醫療機構決策流程不規范,各部門實際工作無法達到預期,對基層醫療機構的發展造成局限。
首先,若想提高基層固定資產管理力度與監督力度,則必須先提升機構管理層人員的相關認識,使其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思想認知,從而對相關工作提高重視程度[4]。管理層人員的思想認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基層工作人員的思想,因此提高管理層人員對固定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也能使基層員工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進一步理解,使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能落實到基層醫療機構各個工作環節。基層醫療機構需要通過加大固定資產管理重要性的宣傳力度落實固定資產管理的意義,從而將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落實到各部門人員個人頭上,提高部門人員參與積極性,使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開展實現人員互相監督協同進步。另外,提高宣傳力度可以通過線上線下宣傳展開,通過公眾號宣傳與適時開展相關線下活動的方式向機構內部員工進行固定資產管理,使基層醫療機構內部人員認識到固定資產管理地對醫療機構發展起到的作用,從而接受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落實,配合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開展,使基層醫療機構的發展受到保障。
其次,積極引進相關專業人才建設相關信息化系統也是提升基層醫療機構固定資產管理質量的關鍵條件,專業人才是支撐各項工作開展的重要依據,基層醫療機構應提高相關崗位應聘標準,要求應聘人員具備專業的資產固定資產管理知識、具備一定固定資產管理經驗、具備先進信息化思想、具備信息設備與系統使用能力、具備超高職業道德和素質,為基層醫療機構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引進專業人才,使基層醫療機構固定資產管理質量得到提升。基層醫療機構也可以進行校企合作引進人才,為高校提供實習渠道,通過實習觀察獲得人才,與學校合作不僅能提為學生提供就業渠道,還能為基層醫療機構提升固定資產管理水平。另外,還需對內部固定資產管理相關崗位員工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制定相關考核機制,對員工培訓成效進行檢查,對考核優秀的員工進行獎勵,激發內部人員競爭意識,從而使培訓的效果達到最佳。基層醫療機構還可以為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建設專業人才隊伍,賦予管理隊伍一定權利,從而使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工作效率整體得到提高。
再次,基層醫療機構還應通過有效手段提高內部固定資產利用率,防止固定資產流失。在進行固定資產購入前,基層醫療機構應制定與其相關的政策落實以舊換新制度,將基層醫療機構內部舊設備的利用價值最大化,避免資源損耗。預算采購是影響基層醫療機構固定資產管理質量的重要因素,提高機構資產使用率還需對預算采購相關工作展開管理與規劃,在年度工作結束后,結合本年度資產使用情況分析固定資產使用效率,發現基層醫療機構存在的固定資產使用弊端,在對下一年的預算采購中進行標注,防止出現重復采購現象。對本年度工作過程中產生的資產損害與浪費問題進行詳細分析,以此為依據制定下一年的采購計劃,調整存在的問題。除此以外,基層醫療機構還應判斷已存固定資產是否有替換的必要性,對采購固定資產的可行性進行分析,確保購入固定資產能在單位經營過程中得到使用,并對基層醫療機構的發展起到價值[5]。老舊設備或閑置設備可以通過二手平臺進行拍賣,最大化回收成本,降低基層醫療機構成本使用,保證基層醫療機構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固定資產管理是維持基層醫療機構健康運轉與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保證基層醫療機構資產不流失的重要手段,基層醫療機構固定資產管理能大幅度提升醫療機構固定資產使用價值,降低基層醫療機構成本資源的消耗與浪費,為醫療機構發展與經營決策提供參考。現階段我國基層醫療機構固定資產管理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通過有效手段改善這些問題是優化基層醫療機構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路徑,醫療機構需不斷提升固定資產管理與監督力度,積極引進資產管理相關專業人才,在機構內部建立信息化系統,通過有效手段提高機構資源與資產的利用率,從而使基層醫療機構固定資產價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