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霞
(北京大華無線電儀器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0083)
制造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對我國經濟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全面預算管理作為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手段,企業管理層必須要重視全面預算管理給企業帶來的益處,立足于企業長遠的發展計劃,健全全面預算組織體系,提供高質量的全面預算數據,并進行合理的控制分析,使預算與業務高度結合,實現企業經營目標,使全面預算管理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一種先進的管理方法,被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采納。通過成立完善的全面預算管控機構,組織公司全面預算編制工作,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優化配置企業資源,采用科學編制方法預測企業下一年度的經營目標,將預算目標進行分解,指定責任部門,部門指定責任人,調動全員參與,嚴格監控實際與預算指標的差異,明確各部門職責,推動制造企業穩步發展,從而促進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
全面預算工作要求企業全員參與、生產經營全過程控制,這就要求將預算指標按部門、按崗位進行分解,將指標落實到每個部門、每個員工,為了指標順利完成,需要對指標進行分析、細化,生產部門要考慮如何降低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如何提高員工積極性;銷售部門要考慮如何爭取到更多的訂單,怎樣花較少的費用生產公司的產品,提高產品的市場知名度;管理部門如何合理安排期間費用的支出等等。各部門和每個員工都積極參與到全面預算工作中,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進行全過程管控,對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產業結構的調整,財務會計已經向管理會計轉變,財務必須融入業務。全面預算管理做為企業管理手段為業財融合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全面預算管理要求企業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參與預算過程,也就是企業從管理層開始,生產部門、銷售部門、管理部門、研發部門、財務部門等全部參與到預算的編制、控制、分析、考核過程中。各部門樹立正確的業財融合和全面預算管理意識,對提升和促進企業業財融合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全面預算工作已被大部分企業作為提升企業日常管理水平的一部分。公司的經營規模和內控制度是否完善,與全面預算工作開展的方式有著直接關系。在實際工作中,部分企業開展全面預算工作,從公司管理層開始,還普遍認為這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情,沒有設置負責全面預算的專職機構,或者雖然設有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但是不參與、不組織全面預算工作,機構形同擺設,其他部門也不參與此項工作。每到編制全面預算時,完全由財務部門組織,沒有健全的全面預算制度,沒有明確工作職責,全面預算工作開展困難,各部門之間缺乏溝通,財務部門只是根據自己的理解編制預算,缺乏考慮市場因素和公司發展戰略規劃,編制出來的預算與實際差異大,預算只是流于形式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
全面預算是對企業即將發生的業務進行提前的預測、預算,是預算編制的起點,也是基礎。制造企業預算編制方法的選擇直接關系到企業預算能否順利執行。現在很多企業在預算編制方法上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有的企業預算編制直接在歷史財務數據的基礎上,按上漲或下降百分比直接預測,市場經濟環境因素的影響以及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考慮不全面,使得企業預算編制不科學,預算數據偏離企業實際生產經營,編制的預算無法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預算沒有參考價值。還有部分企業為了完成全面預算編制工作,沒有結合企業實際情況,沒有考慮企業發展戰略,沒有考慮重點任務,無任何數據支撐,只是主觀的隨意預計。不科學的預算編制方法,無法有效利用企業資源,使實際偏離預算,預算無法實施。
企業全面預算數據要通過企業決策層批準并下達執行,在日常企業經營管理中,部分制造企業未對預算執行建立嚴格的內部控制制度,預算對實際經營活動起不到約束性的作用。部分制造企業,只注重預算編制不注重預算執行,預算編制完成后,在實際工作中甚至都不提預算的事情,不執行預算,預算完全拋于腦后;月度、季度考核時,才想起預算要作為考核實際指標的依據,實際指標已經偏離預算。很多企業并未對實際經營活動指標與預算指標進行對比,預算與實際業務脫離,預算只是形式的存在,完全起不到監督控制作用,對預算執行情況缺乏嚴格的控制。還有企業預算與實際控制只流于表面形式,工作人員缺乏責任心,導致預算缺乏原有的控制效力。
全面預算管理在制造企業中已作為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的手段,但在全面預算考核方面,制造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過于關注考核財務指標,疏于對其他經營指標的考核,例如人工成本、生產產能、產品質量以及企業所設部門的考核等,都是全面預算數據的預測依據,片面的預算指標考核,忽略了企業長遠發展。在全面預算考核體系中,企業只考慮部分數據不考慮整體,也會阻礙全面預算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使預算偏離企業經營目標。同時全面預算還要考慮時效性原則,部分企業在對指標考核時,選擇半年度考核或年度考核,有的企業甚至不考核預算指標,全面預算起不到考核作用。
全面預算從字面意思可以看出,“全面”是從覆蓋面來講的,要求的是全公司從上到下、全方位的、經營全過程的參與。建立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組織體系是企業推進全面預算工作的重要保障,可以防止預算管理流于形式。企業應加強全面預算的管理,從上到下全員參與、業務全覆蓋。制造企業在完善公司全面預算內控制度的同時,應根據企業規模的不同,建立適合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專門機構,負責公司全面預算管理工作。
一般來講,全面預算管理機構主要包括全面預算管理決策機構、工作機構和執行機構,即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全面預算管理辦公室以及全面預算管理人員。預算工作機構負責全面預算工作制度的制定,并監督預算的執行情況;根據市場調查以及市場經濟環境因素的影響制定總的預算目標,提交全面預算管理決策機構審核,監督控制全面預算的執行情況,其機構一般設置在財務部門。全面預算管理人員或執行機構,是由企業各個部門組成,包括綜合辦公室、生產部門、技術部門、銷售部門、財務部門等,主要工作包括對全面預算的編制和上報,對全面預算基礎數據進行細化。年度全面預算工作開始時,由全面預算工作機構組織全面預算管理人員召開并啟動全面預算大會,布置全面預算工作,將預算指標按部門分解,部門指標再細化,分解到每個員工。各部門承擔起部門職責,共同參與完成全面預算編制工作。在企業部門職責中,銷售部門是編制全面預算工作起點,由銷售部門根據對市場調研的結果以及市場經濟環境因素的影響,預測企業年度銷售計劃,預計企業年度收入總額及銷售數量指標,還可以根據產品終端應用行業,按產品大類細分;采購部門按照銷售部門預計的指標制定采購計劃,預計年度采購額度,對供應商進行分析,制定降低采購成本策略;生產部門和技術研發部門依據銷售計劃,提高創新技術,預測研發費用,制定生產計劃,預測按時按質完成銷售訂單需要的人工成本以及輔助生產成本費用;財務部門對各部門預計數據進行整理匯總,編制預算財務報表,并按全面預算要求編制整套全面預算數據。由全員參與、全過程進行控制的全面預算,有效地結合企業內部資源,做到企業經營與財務的業財融合,使全面預算發揮其預計、控制作用,確保全面預算目標的實施。
全面預算工作是對制造企業經營全過程進行科學的預測、預計、合理配置企業資源,對預計的結果在執行過程中進行監督、控制和分析。編制全面預算是企業全面預算工作的起點,預算編制是否符合企業經營、是否與企業經營目標一致,對完成預算指標有重要的作用。要根據對市場發展以及經濟環境因素的判斷,選擇適合企業預算的編制方法,多種編制方法相結合,讓預算目標切實可行。例如:在銷售收入預計過程中,在考慮內外部經濟環境因素、企業資源狀況以及企業經營能力情況下,公司經營發展目標可以完成多少,可以將企業產品按品種進行細化,結合多種預算編制方式,再結合歷年數據分析,對于每年變化不大的、銷售客戶增加不是很明顯的、多年來沒有大訂單的產品,可以采用固定預算方法編制;對在市場中客戶需求量比較大、企業產品收發變動較為頻繁的產品,根據目前產品市場需求,結合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可以采取增量預算方法;對于新產品、新的應用行業、新開發的客戶,要分析市場因素的影響,以及客戶的需求,可以采用零基預算方法;另外,費用的預計可以分為固定費用的預計和變動費用預計,固定費用的預計一般沒有變化,直接依據歷史數據,采用定期預算法編制;對于變動費用,可以結合企業經營發展戰略,多種預算編制方法相結合預計。采用適合企業經濟運營的全面預算編制方法,可以使預算編制的更科學、更合理、更具有可行性,預算數據才能發揮其真正的價值。
預算的執行就是把預算數據與實際經營過程結合的一種方式,全面預算的執行與監督管控并行存在,在執行預算過程中,只有嚴格監督和控制企業運行成本,才能推進預算目標的順利實現;反之對預算指標的監督和控制也是對全面預算指標執行過程的體現。企業要建立預算執行監管制度,將預算指標層層分解,各部門要負起責任,建立員工全面預算管理意識,嚴格執行預算指標。企業運營過程中會出現超出預算外的支出,預算外的支出要嚴格執行審批制度,無論金額大小,只要是超出預算的支出都需要通過預算外的流程進行審批。審核領導要結合全面預算數據的執行情況以及對成本費用的影響,權衡利弊之后,給予同意或不同意的意見。信息化辦公被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在運營過程中使用,可以將預算納入0A 審核流程中,申請費用支出時,要和預算指標關聯,超出預算指標直接給出預警不予保存。待預算外資金審批流程完結,預算管理人員持領導審批同意的預算外申請單,修改預算額度,費用申請人員重新申請費用支出。嚴格的預算監控制度,是全面預算指標有效實施的重要保障,可以提升企業預算管理的業務能力。
全面預算考核貫穿于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全過程,在預算執行期間要適時適度地進行考核。要根據企業經營情況,建立嚴格的全面預算考核制度,對預算執行部門和個人進行考核,做到懲罰分明。企業要定期進行預算考核,可以按月度進行考核,對完成預算指標的員工或班組給予獎勵,以工資形式發放;對疏于日常監督和管控、人員責任心不強、實際指標超出預算指標的員工或班組,也要制定懲罰措施,以此考核辦法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在預算考核過程中,對于發現的考核中存在的問題,要提出改進措施并及時進行調整。同時考核制度必須公平、公開、公正。生產部門以計件作為考核標準的,考核時不僅要考慮完成的合格品的數量,還要考慮生產過程中因個人原因造成的不良品或報廢品的數量,報廢品的數量同樣會增加生產成本、人工成本和輔助成本,導致總成本高于預算成本。全面預算是對企業整個生產經營過程的預測,在進行指標考核時不僅僅要考核財務指標,例如收入、毛利率、利潤總額,還要對生產和銷售部門進行考核,例如反映存貨周轉速度的存貨周轉率指標,是反映存貨周轉速度的。通過這個指標可以看出存貨儲備是否正常,能否因為庫存不充足影響生產等等。銷售部門不能只以簽訂訂單為考核指標,應收賬款周轉率可以作為考核指標,收入增加了,但是貨款遲遲到期不支付,會造成應收賬款金額較大,形成壞賬的風險,同時也影響企業流動資金的占用。
近年來,制造企業管理者對全面預算管理的意識不斷提高。全面預算管理作為先進的企業管理工具,能夠為企業提供可執行性的參考依據。企業在運營中必須要不斷總結經驗,改進管理方法,從而提升經營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