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樂川 蔣國勤 譚忠權
(江漢大學體育學院 湖北武漢 430000)
女子足球運動,目前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發展進程和公眾興趣,隨著國際足聯對女子足球運動的支持和女足職業化的迅猛發展,世界上有更多的國家正在密切關注并支持著高水平女子足球的發展。在2020東京奧運會上,雖然女足比賽非常精彩,但中國女足卻未發揮出大家所期望的水平,最終在小組賽中2 負1平,只取得一個積分,以-11 個凈勝球的戰績提前結束了奧運會征程。角球是足球運動當中尤為重要的得分點,近年來,角球的應用形式逐漸呈現出去繁為簡的趨勢,越是簡單高效的角球進攻戰術,射門效果就越好,也越容易取得進球[1]。這就需要球員把握住每一個角球,靈活運用技術,巧妙地完成角球進攻戰術。角球進攻的戰術靈活性比較高,它可以提高對手的防守難度,提升射門的成功率。通過對比賽中角球進攻特點的總結與分析來定位針對性的方式和手段,能夠使進攻者更加優化角球進攻,使進攻戰術更高效、更具威脅,提高和完善進攻質量[2]。該文通過研究總結出東京奧運會中高水平女子足球隊角球進攻的技戰術選擇和應用。通過對高水平球隊角球進攻技戰術的分析,可以為中國女足提供更多參考,以便更好地把握角球所帶來的射門機會,提高女足角球進攻的技術和戰術掌握程度,以此提升球隊實力。以期為提高中國競技女子足球水平,促進我國女足運動發展提供理論上的支持。
以2020東京奧運會中女子足球比賽中前四名球隊在比賽中應用的角球技戰術作為研究對象,這四支球隊分別為加拿大隊、瑞典隊、美國隊和澳大利亞隊。對以上高水平女子足球國家隊在此次賽事中所進行的相關比賽數據進行統計與整理,以便于研究本次賽事中高水平球隊角球進攻技戰術特征。
1.2.1 文獻資料法
在國際足聯官網(https://www.fifa.com)以及國外知名足球錄像網站(https://www.whoscored.com)收集該文所需相關比賽數據和比賽錄像,同時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維普中文數據庫,中國優秀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新版與Web of Science 數據庫中查閱近年來與角球進攻相關的文獻及專著,并對其進行閱讀整理,為該文研究提供了較好的啟發與借鑒。
1.2.2 錄像觀察法
對2020年東京奧運會女足四強隊伍的角球進攻技戰術的各項數據進行記錄與采集,對每一項技術動作的統計都采用慢放、定格和重放的方法逐一反復確認,以便將誤差減少到最小。對比賽中四強隊伍的角球發起端、角球發展端以及角球結束端的技戰術選擇與運用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并認真觀察分析。
1.2.3 數理統計法
對調查得來的數據進行歸類,去除無效數據,將有效數據建立數據庫,運用Excel等統計軟件進行歸納整理,并使用SPSS 26.0.0.2 軟件對數據進行匯總,之后對部分數據進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分析。
1.2.4 邏輯分析法
在該文研究中,運用歸納、演繹和類比等邏輯推理方法對足球技戰術中的角球進攻的基本概念、分類和整體結構等進行分析與論證,采用邏輯論證分析的方法,對上述查閱的文獻資料和統計的數據進行分析歸類,同時將自己的見解、調查的意見和已有的研究成果綜合起來,對所獲取的數據加以討論,并得出相關的結論與建議。
2.1.1 東京奧運會女足四強角球發起端進攻戰術分析
2020東京奧運會女足四強的角球進攻發起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戰術角球,一種是長傳進威脅區域。戰術角球主要是由短傳配合或者是禁區外遠射配合完成[3]。在四支球隊總計537 次角球中,共有80 次角球進攻形成射門,其中通過角球取得進球共20個。四支球隊使用戰術角球共142 次,占角球總數的26.4%,其中有28次形成射門,占角球射門總數的35%,進球數為6粒,戰術角球進球率約為4.2%,戰術角球得分在角球進攻得分中占比30%。長傳進威脅區域的角球進攻發起方式在足球比賽中最為常見。在2020東京奧運會女足比賽中,四強球隊總共使用長傳進威脅區域的發起方式395 次,約占角球總數的73.6%,其中有52 次形成射門,占角球射門總數的65%,通過長傳進禁區的角球進攻取得了14粒進球,占角球進球總數的70%,進球率約為3.5%。從數據可以看出,2020東京奧運會女足四強球隊更傾向于使用長傳進威脅區域的角球進攻發起方式,而且使用這種發起方式形成的射門次數和進球數都更多。但是從進球率上來看,戰術角球的進球率相對更高。
2.1.2 東京奧運會女足四強角球結束端進攻戰術分析
在2020 東京奧運會女足比賽中,四強球隊通過角球進攻形成射門共80 次,有57 次處于罰球區內部,占比約71.3%,有23 次處于罰球區外部,占比約28.8%。在罰球區內形成的射門次數明顯高于在罰球區外的射門數量。從射中門框范圍內的數量上來看,在罰球區內產生的射門有46 次射中門框范圍內,射正率約為80.7%;而在大禁區外僅有14次射中門框范圍內,射正率約為60.9%。由于罰球區內部距離對方球門更近,因此更容易射中門框范圍內,更容易完成射門得分[4]。
在足球比賽中射門形式各種各樣,但主要的接觸部位分為兩種,一種為頭部,一種為腳部,頭部多為針對高空球的射門部位,而腳部是足球比賽中最常見的射門部位[5]。角球進攻中長傳進禁區是較為常見的戰術手段,因此很多隊伍都需要通過頭球爭頂來完成進攻[6]。據統計,在2020東京奧運會女足比賽中,四強球隊角球進攻的射門部位中有53 次是通過頭球完成的攻門,占比約為66.3%,有27 次是通過腳部完成的射門,占比約為33.8%。可見在四強球隊的角球進攻中,頭球完成射門更多。在60 次命中門框范圍內的情況中,有43 次是通過頭球攻門完成的,占比約71.7%,其余17 次是通過腳部完成的攻門,占比約28.3%。從進球數上看,頭部與腳部的差別并不大,頭球攻門取得進球11粒,占比55%,腳部射門取得9粒進球,占比45%。
據統計在2020 東京奧運會女子足球比賽中,有164個角球進攻采用前點區域配合角球進攻戰術,占本屆賽事中角球戰術總使用次數的30.5%。這意味著,當防守隊員在門前收縮成區域防守時,很難在重要的防御區域實施有效的角球戰術。由于球門前聚集了很多球員,禁區側翼可利用空間較小,射門角度幾乎很小,很難出現較好效果的射門。但是,罰球隊員和進攻隊員可以通過靈活、高效的合作,在選擇側翼小角度上方與下方進攻點時,結合進攻隊員的跑位制造防守漏洞,多人跑動使得守門員的視線也被干擾,最終提高了角球射門成功率[7]。
2.3.1 2020 東京奧運會女足四強角球進球得分效果分析
本次2020 東京奧運會女足比賽中,四強角球進攻總數為537個,其中通過角球射門得分的數量為20個,角球進攻得分率僅為3.72%,從數據來看,角球進攻在所有常規戰術中得分效果較差,而本身角球防守難度較大,是運用得當極易破門的戰術。在角球戰術的應用中,取得進球是最重要的,足球運動員的所有拼搶和跑位,都是為了進球得分。因此,角球得分是評價角球戰術效果中最重要的部分。
角球射門得分率的平均值為5,標準差為1.92,這表明四強球隊使用角球進攻對射門得分幾乎沒有造成影響。雖然角球射門得分的平均值較小,但是它在比賽的進程中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其中高水平球隊利用角球戰術最多有6個進球,至少4個進球。在2020東京奧運會女足比賽中排名靠前的球隊都是利用角球進球更多的球隊,由此可見,角球進球數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球隊的最終得分和排名。
通過對表1 統計得到的各組數據進行ANOVA 方差分析,得出表2所示數據,發現F值遠大于1,說明四強球隊角球進攻數據統計具有統計學意義。結合表1與表2 的數據可以看出,2020 東京奧運會女子足球比賽中角球進球很少。根據統計所得相關數據可知,角球射門得分與有效射門戰術效果無顯著性差異(P>0.05)。相對于有效射門而言,角球射門得分平均值減少7.45%。雖然沒有較大程度的差異,但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與形成射門相比,角球射門得分平均值小于形成射門的14.90%,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表2 2020東京奧運會女足比賽四強角球進攻戰術效果的ANOVA分析
2.3.2 2020 東京奧運會女足四強角球有效射門效果分析
有效角球射門是使用角球進攻戰術將球射入門框范圍內的射門方式。2020東京奧運會女子足球比賽中四支高水平球隊總計有537 個角球,其中共有60 次有效射門,約占角球總數的11.17%。更多的有效射門會帶給進攻隊員更多的得分機會。因此,有效射門戰術效果的好壞直接反映了球隊的整體能力和水平,最終可以顯示在球隊的排名上[8]。
根據表1數據,進行方差分析可知,有效射門與射門得分的戰術效果相比,標準差為5.54,高出射門得分的1.92,無顯著性差異(P>0.05)。有效射門與形成射門相比,兩者標準差相同,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表1 2020東京奧運會女足比賽四強球隊角球進攻戰術效果評價表
根據表1 的計算和分析,有效射門戰術效果平均值為15,標準差為5.54,說明有效射門在各國之間沒有太大差異。其中共計得到了18 次有效射門的加拿大隊成為將角球進攻轉化為有效射門最多的隊伍,占其角球進攻總數的10.84%。從四強球隊的有效射門效果來看,平均每三次形成有效射門的角球進攻就可以轉化為一次射門得分,因此角球進攻中制造越多的有效射門機會就越有可能形成進球,也就越有可能獲得比賽勝利[9]。
2.3.3 東京奧運會女足四強角球形成射門效果分析
根據表1 的相關數據可知,2020 東京奧運會女子足球比賽中四強球隊共獲得537個角球,其中形成射門的角球為80個。在發出角球后,進攻隊員會對皮球第一落點進行爭搶,一般來說在角球進攻階段,防守隊員的數量通常大于進攻者的數量,進攻隊員是否能夠拼搶到第一落點,對于球員和球隊整體來說,是衡量整體實力和技術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10]。四強球隊的形成射門效果的平均值為20,標準差為5.54,這表明每個國家的形成射門效果都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其中共計得到了23 個形成射門機會的加拿大隊在四強隊伍中居首位,其射門機會占其角球進攻總數的13.86%,而有效射門戰術得分效果最好的是排名第5 的英國隊,有效射門轉化得分率為25.76%,形成以上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在較低的角球進攻次數下具有較多的形成射門機會,這就使得形成射門使用效果較好,其角球形成射門的平均使用率為16.38%。高于四強球隊形成射門平均使用率的共有四支隊伍,其中有3 支位列前6 名,從數據上看并未與球隊排名形成緊密聯系[11]。
通過對東京奧運會女子足球比賽中的高水平球隊比賽數據的收集整理與分析,可以總結出高水平女足球隊在角球發起端的進攻方式有兩種,分別為戰術角球和長傳進威脅區域,其中長傳進威脅區域的使用率最高且獲得射門機會以及射門得分的次數也更多,但是從進球率上看,戰術角球的得分效率要比長傳進威脅區域的更高;在角球結束端的進攻射門區域以罰球區內為主,并且形成射門的射正率要明顯高于罰球區外的射門;在角球進攻中射門部位以頭部為主,頭球攻門相較于腳部射門使用次數更多,但得分效率更低。
從數據上看,通過角球進攻取得進球是所有常規戰術中進球率最低的,但通過數據分析,角球有效得分與有效射門戰術效果無顯著性差異;在有效射門效果上,各國之間沒有太大差異,有效射門與形成射門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在高水平女足球隊中能夠把握角球進攻機會,通過角球進攻完成射門得分的隊伍往往能夠獲得比賽的勝利,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所以為了提高女子足球隊伍實力,需要不斷重視和加強女子足球運動員角球進攻戰術的訓練。在訓練中要針對性地安排角球進攻練習,注意根據球員的具體特點以及身體情況制定合理的訓練方案,加強角球的質量和落點,強調戰術運用的重要性,強調攻防結合,在注意角球進攻的同時,也要注意角球防守。運動員的體能水平在比賽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訓練時也要注意球員的身體素質情況,在角球的訓練中,可以重點進行頭球攻門練習,提高球員的爆發力、控制力和頭球能力。以此加強女子足球隊伍整體實力,進一步提高球隊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