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恒
(首都體育學院 北京 100192)
高爾夫運動是一項占地面積相對較大的運動,在中國高爾夫發展的歷程中,受限于土地資源的利用、再生水資源利用、生態環境的污染和國家政策等綜合影響;整體的高爾夫運動的發展歷程是曲折的與中國發展的觀念是對立的。高爾夫球場作為現代化運動項目之一,其特征在于發展速度快、運動項目形成期較晚、運動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具有高度的密合性,但在國家政策的限制下,國內的高爾夫球場和高爾夫俱樂部一直是處于限制性的發展狀態。因此,希望通過分析高爾夫運動的發展的困境與并通過自然辨證法作為理論指導為高爾夫運動發展的困境進行突破改善高爾夫運動的發展現狀。
國內高爾夫球場的現狀:近現代中國高爾夫運動發展,最早是1898年的上海英租界隨著戰爭的原因逐漸消失。新中國成立后,1984年中山溫泉高爾夫成為中國第一家高爾夫俱樂部此后國內高爾夫球場的建設進入到高速發展的時期,同時新中國成立初期高爾夫運動引入到國內是作為一項商務運動進行的;2004年國家頒布暫定球場新建的措施,2014年進一步進行落實,2015年國家下令關停60家以上的球場自從高爾夫球場的建設進入到寒冬時期,國內球場由600多家直接被關停還剩不到500家的球場。隨著高爾夫運動的重新回歸,受限于球場的數量中國高爾夫目前主要的發展還是依建于室內高爾夫球館發展與建設。
國內早期的球場的主要的經營模式為為客戶提供商務洽談和商務合作的場地的模式進行經營,現今的經營模式不同的球場有著不同的模式對象范圍也相對較廣,主要為:商務合作、高爾夫比賽、高爾夫球培訓和休閑旅游等。國內的球場根據不同地域環境使用的灌溉模式和養護方式;處于丘陵山地球場的高爾夫球場主要的灌溉方式為通過人工湖泊的挖建建立自身的水循環對山體水土流失有一定的防護作用,但建設成本相對較高。還有一類球場是依靠天然湖泊而建設的球場,對于農藥使用的排放會直接影響到周邊的生態環境。
本文從高爾夫球場的生態環境、國家政策、經營狀況、社會認知度等角度經過實地的考證和球場的生存現狀分析,以杭州市九橋高爾夫俱樂部為例,探討高爾夫球場應用對周邊居民的影響。
(1)文獻資料法。
通過知網和相關學術期刊以“高爾夫球場”、“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等關鍵詞進行檢索了解到目前國內對于高爾夫球場的應用研究方向主要從高爾夫運動整體政策要求、社會經濟效益和高爾夫與旅游產業高度融合等,而高爾夫球場的環境探討是從生態環境污染、周邊資源浪費、農用耕地過度開發等角度開展。高爾夫球場本質上作為人造的本文對相關領域以及課題相關的研究期刊進行搜集、整理和歸納最終形成了本文的文獻綜述。
(2)實地考察法。
課題研究的對象是結合杭州九橋高爾夫俱樂部作為參考案例,杭州九橋高爾夫俱樂部作為依靠與水邊而建的高爾夫球場其水資源再利用和灌溉技術對水土流失的影響和過度使用農藥對于周柏環境的影響一直是周邊居民和杭州市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局關注的重點。本文將通過實地考察球場的分布狀況、水資源使用的效率以及農藥的使用量等角度進行探討。
(3)問卷調查法。
對球場相關工作人員(球童、教練和管理人員等)和周邊居民發放《九橋高爾夫球場建設和應用現狀問卷》,通過問卷收集球場對周邊生態環境影響、自身經營狀況和社會大環境下球場對認知的現狀。將收集到的問卷數據通過SPSS 25.0進行導入進行定量化的分析再借助Excel進行表格繪制使得數據的呈現更加直觀有效。
(1)國家政策與球場經營現狀。
從國家的宏觀角度進行探究,大部分的政策的頒布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爾夫運動的發展。而高爾夫運動球場的經營模式整體偏向于產業化的模式,宏觀政策下對于產業化結構經營模式存在較大的影響。雖然國家的政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爾夫規模的發展,但是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球場對于自身經營的要求,在大環境利他性的情況下好的經營模式和成熟的產業化體系有利于保證球場經營的有效性,增加產業的多元化和高爾夫球場建立應用的持續發展。除此之外目前國內高爾夫相關從業人員也從不同角度借助不同途徑普及高爾夫運動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新媒體營銷作為當下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高爾夫從業人員和球場相關營銷人員借助火爆短視頻平臺打造球場專屬IP經過專業團隊運營,很大程度帶動高爾夫運動的普及獲得一定經濟效益。
(2)球場周邊生態環境的現狀。
高爾夫球場一方面可以對周邊環境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可以吸收周邊的二氧化碳降低溫室效應的作用,同時可以降低城市的熱島效應維持周邊生態環境的穩定。高爾夫球場另一方面對于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破壞,球場為了保證草坪的生長的正常需要灌溉大量的水因此水資源的大量流失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而草皮的防蟲和防雜草的防治是球場日常工作的重要一環,過量的農藥使用導致周邊農作物和周邊居民的生活用水都造成一定困擾。高爾夫球場占比面積較大,為便于球場打理和球場草坪日常維護會成立草坪部邀請專業的人員進行打理。現代化農業機械的使用導致球場周邊水資源難以進行過濾凈化,只能作為灌溉用水一定程度上影響當地居民用水。
為了保證球場建設與周邊環境相融合,球場多以栽種符合當地環境的綠植北方多以闊葉類樹為主,南方多以針葉類型樹叢灌木作為主要栽種植物。球場的生態環境與周邊的自然環境是融為一體的,歸根結底還是屬于自然界的一部分。高爾夫球場本身的草坪、綠植和人造湖泊依據在球場中生活的各種自然物都是高爾夫球場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杭州九橋高爾夫俱樂部坐落于杭州市下沙區臨近于嘉興海寧市與錢塘江相望,球場作為一項人造的自然生態環境本身的系統內部就附有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穩定性等特征,球場的湖泊內生活了許多動物以及湖泊中的魚類與鳥類等相關生物,種類多元。
(3)群眾認知程度的現狀。
通過周邊社區的居民的問卷調查得出關于高爾夫認知情況的數據,其中對于“江山云樾南府”、“杭州碧桂園·天璽灣”、“保利·城市果嶺”和“僑福一品高爾夫公館逸品福邸”四個小區的居民采取隨機偶遇抽樣的調查方法。經過收集篩選和整理對其中80個有效樣本,進行數據統計。其中對群眾高爾夫運動認知的調查共有12項每項答案都具有四個分值(1-4分),再對每項認知項的得分進行平均值計算并根據數據的離散程度來表明群眾對于高爾夫運動的認知程度(其中單項數值越大對于認知程度就越低;單項數值越小對于認知程度就越深入。)通過表1的x值分析可得,“有高爾夫相關運動經歷”和 “高爾夫是奧運項目”兩者x值相對較大占比為3.60和3.59表明大部分的群眾沒有高爾夫運動相關的經歷甚至不了解奧運會中有高爾夫運動;“一項小眾且普及率低運動”和“知道周邊有高爾夫球場”兩者x值相對較小占比為1.18和1.04表明大部分的群眾都知道周邊有高爾夫球場的存在同時認為高爾夫運動是一項普及率低的小眾運動。從可持續發展角度進行分析,“有助于碳中和”和“促進周邊經濟發展”x值占比分別為1.73和1.79大部分的群眾都認為高爾夫球場有助于城市的碳排放中和對于周邊經濟的發展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從周邊生態環境角度進行探討,“過度使用水資源”、“農藥影響周邊生態環境”和“破壞生物多樣性”等相關相x值相對較高,可見群眾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相對薄弱。
表1 群眾對高爾夫運動認知程度表(N=80)
綜上,群眾對于高爾夫球場的認知主要呈現在如下方面:群眾對高爾夫球場的運動屬性認識較低;球場與生態環境關系認知相對較低;球場發展可持續性認識相對較高。
(1)生態環境與經濟效益的沖突。
經濟基礎與自然環境的對立性,縱觀人類歷史的發展角度來說,經濟發達程度越高的地區對于自然環境的影響越大尤其是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城市化建設體系,對于周邊自然環境會造成較為嚴重的破壞造成周邊生態系統的失衡。高爾夫球場的發展對于周邊生態環境的對立性主要體現在農藥殘留對周邊居民的生活用水造成一定的影響,周邊水資源的過度使用和球場占地面積大會對生態的多樣性造成一定的影響。
球場用地面積占比較高因此高額用地成本無形中提高球場產品定價,杭州市作為快速發展新一線城市高度城市化建設對建筑用地有著較大需求也便造成周邊球場數量較少,物以稀為貴也靠近市中心球場消費成本相應升高。球場為了保證自身運營在各項資源投入上有著重要劃分,球場周邊自然資源的建設和保護只會順應當地政策要求借助自身自然資源進行改造。
(2)疫情管控下相關產業難以生存。
近年來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大部分的產業都遭受了巨大考驗尤其是實體產業。大部分的產業因為各項的成本支出導致各大中小型企業出現了資金斷裂而導致倒閉的情況,高爾夫球場作為一項產業規模較大且固定支出成本占比較高的實體化企業在疫情管控的情況下,大部分的資金都流向了支付工資和維護場地成本當中,也就導致在疫情期間所有的球場經營都是處于虧損的狀態。在2019-2021年期間,杭州市新建了許多室內高爾夫場館但由于房租和人工成本的壓力導致大部分的室內球館都是出于關停的狀態。由此可見受到“口罩事件”的制約大部分的高爾夫球場都是處在一個虧損狀態,在大環境下相關產業都是很難生存。
高爾夫球場盈余成本主要體現在高爾夫愛好者實體消費,企業員工組成數量較大因而客人難以到場進行消費因此大量員工處在待業狀態加重球場運營負擔。此外球童主要收入來源于出場服務客人的小費,而球場客流量降低進一步影響到球場球童資源的流失。從宏觀角度分析,球場占比面積客人進行擊球時很少產生交集做好球童防控工作便可進行對外營業;從自身角度分析,加強企業人員管理提高防控期間效益發放避免人才資源流失。
(3)新型產業模式與傳統產業模式的沖突。
隨著科技的進步、互聯網經濟的迅速發展,各項傳統產業建立了符合自身管理模式的數字經濟化產業模式,互聯網的發展也衍生許多新的產業和經濟發展形式。對于經濟市場的發展都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方便了人們生活的同時使得各項產業化的管理更加科學系統。而高爾夫球場數字化系統的搭建成本非常高昂,如借助雷達定位系統通過球童攜帶相關設備對于客人擊球時間和客人流量進行分析可以有效避免球場產生擁堵的現象。但是高爾夫球場都會設有專業的巡場人員通過巡場人員的實地解決可以更有效的處理球場的客人擁堵的現象,因此雷達系統的建立與傳統的巡場人員造成了一定的沖突。
隨著科技的發展,高爾夫運動相關的輔助設備例如運動手表和測距儀的應用,對于球場的球童造成了一定的沖擊。球童是球場經過專業培訓專門服務于客人擊球一項服務性職業,而科技設備借助導致客人不再過分依賴球童淡化了球童的作用。同時近年來,國產室內高爾夫模擬器發展和室內高爾夫球場館的新建,在球場進行練習的客戶和學習高爾夫的客戶進行較大的分流。由此可見,科學技術的進步一方面改變了參與高爾夫運動的方式;另一方面對于高爾夫球場傳統的模式存在一定的沖擊。
(1)國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高爾夫球場的建設和發展,現有的高爾夫球場通過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增強服務深度完善經營模式來提升自身的競爭優勢;
(2)球場的水資源過度使用和對于周邊生態環境資源的污染都是目前大眾所忽視的,需要政府進一步監督高爾夫球場綠色環保、協調全面可持續的發展;
(3)周邊居民對高爾夫運動項目認知較低,高爾夫球場的碳中和、高消費和促經濟等認知程度較高;
(4)結合實地考察和周邊問卷的調查對于制約球場可持續發展的因素進行分析,得出制約因素主要有:占用大量的公眾資源對周邊生態造成一定破壞;疫情管控下導致企業經營受阻;科學發明的應用性和便利性會對球場的傳統產業模式造成一定的沖擊。
(1)普及高爾夫運動相關知識,消除運動偏見。
國內大部分群眾對于高爾夫運動存在一定的偏見主要是源于高消費,高階層觀念的偏見。大部分的人民對于高爾夫運動來源于其他的信息渠道,對于真正的球場和高爾夫運動的體驗幾乎為零,因此對于高爾夫運動的偏見主要是來源于信息不對稱,過度的宣傳形式。為了發展和普及高爾夫運動身為高爾夫運動的相關研究人員應該通過自身的努力幫助宣傳和普及高爾夫相關運動的知識,為了更多的人群消除相關運動的偏見建立符合大眾發展觀念的普及宣傳途徑。
(2)建立高爾夫配套產業結構鏈,合理利用可再生資源。
球場的建立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因此對于產業化模式的搭建和可持續的發展是尤為重要的。高爾夫配套的產業鏈包括從業人員的服務培訓、球場草坪的修建、灌溉水資源利用和相關地產的銷售,國內大部分的高爾夫球場建設都會配備一定的房地產開發,借助球場的旅游資源進行高端別墅群和旅游套房開發。水資源和草坪林業資源都是球場的主要可再生資源,尤其是水資源的重新利用需要經過凈化和沉淀后才可以排放避免直接排放至公共的水域當中影響周邊水質,球場因發揮在城市中的碳中和功能,作為一線城市的杭州城市的碳排放量還是沒有完全達標高爾夫球場作為綠植覆蓋較高的人造自然景觀在發展碳中和的環節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3)打造互聯網相關的經營模式增加球場的經營效益。
數字經濟化是應用于新時代發展背景下一種新的經濟形式,大部分的企業借助互聯網的相關平臺迅速在網絡上走紅而吸取較多的流量而獲得更多的經濟效應。球場的網紅IP打在國內的平臺上相對較少尤其是網紅經濟教學的體系,原因在于高爾夫運動是需要一定的門檻便限制了大部分的線上平臺的介入而高爾夫運動本身是具備一定紳士精神的運動對于著裝以及禮儀有著較多的要求,因此對互聯網經營模式的打造是需要一定的融合的過程,特別是現代文化的沖突與高爾夫本身的規則沖突是需要一個相適應的過程。通過科學發展觀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方法論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去適應球場的應用建設與當下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