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揚
1月30日,榮豐控股披露2022年業績預告,報告期內歸母凈利潤預虧3500萬元-5000萬元,同比下降114.86%-121.22%;扣非凈利潤預虧4500萬元-6000萬元,同比下降58.15%-68.61%。重回房地產業務的榮豐控股是否能扭虧為盈,尚待時間驗證。
跨界不足一年半時間,榮豐控股要剝離醫療資產,回歸房地產主業。
一年多前,斥資3.77億元對安徽威宇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宇醫療”)的收購,讓榮豐控股由一家房地產公司跨界進入醫療領域,但由于帶量集采等行業因素影響,威宇醫療的經營業績遠不及預期。2月20日,榮豐控股發布公告稱,擬通過現金出售的方式,向控股股東盛世達出售所持威宇醫療33.74%股權,交易完成后,榮豐控股不再持有威宇醫療股權。這也意味著榮豐控股的跨界宣告失敗,公司將回歸房地產開發與銷售的主營業務。
在收購威宇醫療當年,榮豐控股將注冊地遷至青島西海岸新區,并獲得2000萬元落地補貼,并稱雙方將圍繞醫養載體、醫療器械與功能食品、健康產業服務等重點領域,打造大健康產業集群。
曾多次籌劃轉型 收購標的業績承諾不及預期
榮豐控股前身為武漢石油,1996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2008年變更主業為房地產開發,控股股東為盛世達。2020年5月,公司原實控人盛毓南逝世,其子王征成為榮豐控股實控人。同一年,該公司開始籌劃剝離房地產業務,跨界醫療。公開信息顯示,此前王征曾在上海發展“動遷房”業務,2001年開始在北京開發了“榮豐2008”等。2010年,王征高調入股香港亞視,不過在五年投資20億元之后最終敗走。此后,王征還曾先后入股多家地方銀行,并籌劃轉型醫療等。
2020年前,榮豐控股主營房地產開發,但業績長期在“及格線”附近徘徊。2016年,在歸母凈利潤虧損4093.56萬元后,受益于長春國際金融中心項目結轉,榮豐控股業績有所回暖,2017年至2019年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1038.38萬元、882.81萬元、3664.77萬元。
2020年,榮豐控股業績再次大幅下降,歸母凈利潤虧損2317.91萬元。彼時榮豐控股已開始籌劃跨界。當年6月,榮豐控股公告擬發行股份購買威宇醫療100%股權,同時向盛世達、寧湧超等公開發行股份,募資總額不超過4.4億元。
2021年10月,榮豐控股以3.77億元取得威宇醫療33.74%股權,并受托獲得42.91%的表決權,合計控制威宇醫療76.65%。榮豐控股主營業務由此變更為房地產開發與醫療器械配送及技術服務。
彼時,交易對手方盛世達和寧湧超承諾,威宇醫療2021年至2023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的歸母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17億元、1.02億元、1.23億元。實際上,威宇醫療2021年實現凈利潤0.17億元,扣非凈利潤0.069億元,遠低于承諾數。
根據相關約定,盛世達和寧湧超應分別向榮豐控股補償1.02億元和0.19億元。據2022年7月榮豐控股公告,盛世達已支付全部業績補償款,寧湧超因資產變現需要一定時間,尚未支付補償款,但其配偶持有的威宇醫療12.62%股權已全部質押給榮豐控股作為擔保。
因逾期未支付業績補償款,青島證監局于2022年11月向寧湧超出具“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榮豐控股表示,寧湧超個人資產能夠足額覆蓋業績補償款及違約金,但為支持威宇醫療業務發展,大部分資產無償為公司借款提供了抵押擔保,導致未能及時支付業績補償款項。
跨界醫療遇到集采 公司重新回歸房地產業
公開信息顯示,威宇醫療成立于2017年4月,總部位于安徽,注冊資本1.13億元,是一家專業化的醫用骨科植入耗材配送和技術服務提供商,共有18家全資子公司,8家通過全資子公司間接控制的子公司,主營脊柱、創傷、關節等醫用骨科植入耗材銷售及配送業務,并提供相關的技術性服務。
實際上,三個月前,榮豐控股還堅定地看好威宇醫療。據Wind資料顯示,2022年11月,榮豐控股在接受投資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致力于由房地產向醫療健康行業轉型,未來將繼續對房地產資產進行剝離處置”;“公司實現主營業務由房地產開發銷售向醫療健康行業轉型的決心未發生變化”。
時隔三個月,榮豐控股對威宇醫療的態度急轉直下。榮豐控股在公告中表示,收購安徽威宇部分股權后,安徽威宇所在的骨科耗材行業面臨的政策環境發生巨變,全國性的帶量采購落地,創傷、脊柱、關節三大類產品入院價格平均降幅均超過80%,流通環節企業市場空間被嚴重壓縮,受此影響,導致安徽威宇的經營業績遠低于預期。
據介紹,安徽威宇業務市場主要包括在國內湖南省、廣東省、河北省、遼寧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山東省、山西省等20多個省份及直轄市,隨著帶量采購政策在全國范圍內的實施,安徽威宇所有業務涉及的省份產品銷售價格均受到集中帶量采購政策的影響。同時,根據目前政策實施的情況,可以預見未來帶量采購的政策對安徽威宇業績影響將會持續存在,受此影響,公司擬剝離醫療健康相關業務。
不僅如此,自2022年11月以來,有關部門從穩經濟、提振行業信心的大局出發,針對地產金融端打出一套政策組合拳,央行、銀保監會及證監會等部門“三箭齊發”,全面支持房企融資,以恢復其造血機能,政策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榮豐控股亦因此恢復了資本市場融資能力。
榮豐控股稱,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將剝離威宇醫療,回歸房地產開發與銷售的主營業務。同時,通過本次重大資產出售,公司能夠收回部分現金,有利于減輕公司經營壓力,改善自身業務結構和經營狀況。
股權將易主湖北國資 青島投資規劃或發生變動
據了解,榮豐控股目前也在籌劃控制權變更事項。2022年3月,榮豐控股的控股股東盛世達與湖北新動能簽署了《股份轉讓框架協議》,約定湖北新動能擬受讓盛世達持有的公司29.9%股份,上述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
公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盛世達與湖北新動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簽訂《股份轉讓框架協議》,擬將公司29.90%股份轉讓給后者,交易完成后湖北省國資委將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最終交易價格對應上市公司整體估值不高于22億元。
一旦成為湖北省國資委旗下公司,榮豐控股會否再次遷址、其青島投資規劃是否會發生變動,引人關注。“注冊地是否會變化,要看新的控股股東的需要,目前無法判斷。”榮豐控股證券部人士此前回復媒體表示,目前簽署的只是框架協議,要等簽訂了正式協議、新的控股股東正式入主后,才能清楚公司的業務布局是否會發生變化。
榮豐控股決定剝離威宇醫療,回歸房地產開發與銷售的主營業務。但現在是重回房地產的好時機嗎?
公司董秘謝高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公司曾經推出全國第一個小戶型和loft項目,至今保持一個月賣2000余套的紀錄,公司將繼續發揮產品創新優勢,把主業做強做大,同時繼續尋找優質資產。公司目前的主要項目為長春國際金融中心,該項目位于長春市核心地段,是吉林省地標建筑,隨著經濟逐步恢復,下一步公司將充分發揮該項目的區位及品質優勢,盡快實現扭虧。
1月30日,榮豐控股披露2022年業績預告,報告期內歸母凈利潤預虧3500萬元-5000萬元,同比下降114.86%-121.22%;扣非凈利潤預虧4500萬元-6000萬元,同比下降58.15%-68.61%。重回房地產業務的榮豐控股是否能扭虧為盈,尚待時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