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溱
進入2023年,反腐的重拳依舊頻出,先是三名副部級干部被收入“法網”,接著各地一批地廳及處科級干部先后被依紀依法“留置”。
違紀違法的案件似乎層出不窮、屢禁不止,人們不禁要問:難道這些人把黨的紀律、法律法規當擺設、當兒戲?當然不是。恰恰相反,這些人很知道紀律的嚴肅性,更知道法律不可觸犯。然而令人垂涎的利益擺在面前,往往讓這些人心懷僥幸,禁不住誘惑,自覺不自覺地走進了深淵,走向了不歸之路。
黨的紀律是每個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必須遵守的法則,這是保證黨的執政地位的基礎和前提。自覺遵守黨的紀律,是對黨員領導干部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到了這一點,才能更好地行使組織上賦予的權力,才會真正履行好自己的責任,從而贏得黨組織的信任、人民群眾的擁護。
然而現實中,一些黨員干部似乎忘記了應該牢記黨的紀律,特別是自覺遵守黨的紀律這一最起碼的要求。一些違紀違法行為,也正是在這種“自我放松”的態勢中滋生和蔓延。
紀律是行為規則,其本質是“限制”“約束”,帶有強制性。黨的紀律是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具有優良傳統又有與時俱進的現實性,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完成黨的各項任務的保證。《黨章》規定,黨組織必須嚴格執行和維護黨的紀律,共產黨員必須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的約束。換句話說,黨的紀律是每個黨員不可逾越的“紅線”。
誰都清楚“紅線”碰不得,然而一旦無視“紅線”的存在,勢必就走向了反面。那些被繩之以法或被紀律處分的黨員領導干部,無一例外都是把黨的紀律置之度外,當成“稻草人”“橡皮筋”,時不時去“搖一搖”“踩一踩”。當然,最后的結局,“稻草人”變成了“鋼鐵俠”,“橡皮筋”成了“鋼絲繩”,而那些自以為是膽大妄為去踏“雷區”、踩“紅線”的人,紛紛落馬變成了“階下囚”。
黨的紀律是“剛性”的,不僅不能違背,而且還應該時刻用其提醒自己、約束自己。入黨誓詞中的“嚴守黨的紀律”,是每個黨員握著拳頭對著黨旗發出的“承諾”,理應嚴格遵循。所以,自覺的紀律性,是驗證和考驗每個黨員的試金石。應該看到絕大多數黨員在自覺遵循黨的紀律方面還是可圈可點的。許多人清楚,手中的權力該如何用、怎樣用;更多的人按規矩辦事、照規矩執行,不當“矩外人”;絕大多數黨員自覺接受組織的教育和監督,服從組織安排,嚴格執行黨內組織生活、民主集中等黨的各項制度,嚴格落實請示報告制度;越來越多的黨員懂得,在黨的利益和組織原則面前,再小的紀律也要執行,再小的規矩也要遵守;哪怕是生活小事、工作小節,只要涉及到公和私、義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樂,遵規守紀就永遠擺在首位。
自覺遵守黨的紀律,不僅是黨性的表現,也反映出黨員自身修養程度的高低。而這種表現和修養既靠個人努力,更多的是來自組織上的培養、教育和督促。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所強調的,要把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既讓鐵紀“長牙”、發威,又讓干部重視、警醒、知止,使全黨形成遵規守紀的高度自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要求,無疑為從嚴治黨,為黨員自覺遵守黨的紀律,立下了規矩,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