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蘭
摘? 要:幼兒園玩具兼具培養幼兒學習興趣、豐富幼兒園娛樂項目的雙重功能,對推動幼兒成長起著關鍵作用。為進一步優化幼兒園玩具配置方案,推動幼兒園教學工作多元化開展,基于幼兒身心安全,從幼兒園玩具配置多樣化教育特性入手,明確幼兒園玩具配置對幼兒身心安全發展的作用,并從形態配置、色彩配置、材料配置和聲音配置四個方面總結幼兒園玩具配置的優化方案,以發揮幼兒園玩具應有的教育功能,實現幼兒身心安全良好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玩具配置;身心安全
幼兒園玩具配置,指幼兒園和幼兒教育機構用于3 ~ 6歲幼兒在園期間的主要教學玩具設施。作為幼兒教育的主要載體,玩具在豐富幼兒娛樂活動的同時,也將所要教授的知識融入娛樂活動中,最終實現了寓教于樂的目的。幼兒園玩具的使用,最早可追溯到德國著名幼兒教育學家福祿培爾將“恩物”這一玩具引入幼兒園教學中,切實改善了幼兒園活動的教學氛圍,也使“恩物”成為幼兒園玩具配置的雛形,這對我國幼兒園玩具配置及其設置應用產生了巨大影響。為了更好地優化幼兒園玩具配置,使幼兒園玩具能夠集游戲、娛樂、競技、教育等功能于一體,滿足不同年齡層次的需求,本文深入分析了幼兒園玩具配置的多樣化教育特性,并基于幼兒身心安全提出具有實踐性的配置策略,以此為我國幼兒園改進玩具配置工作提供參考,推動幼兒教育穩步發展。
一、幼兒園玩具配置的多樣化教育特性
1. 玩具種類多樣性
德智體美勞是當前幼兒園玩具配置多樣性的主要內容,基于這一內容導向不同類型的玩具配置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例如,推車玩具、攀巖玩具,這些都有助于幼兒在游戲環節中鍛煉自身的身體素質;而積木玩具、拼圖玩具,則更有利于提高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和思維認知能力。因此,在幼兒園玩具配置的多樣性中,需要有相輔相成的幼兒園玩具配置作為輔助,從而實現不同的教育目的。
2. 功能實現方式多樣性
在幼兒園玩具配置的多樣化教育特性中,功能實現方式多樣性主要是指幼兒在進行某一方面特定能力的訓練時,通過具有相同功能的玩具來實現幼兒對游戲目標的認識和手眼能力的逐步提高。例如,通過利用花園積木玩具,讓幼兒根據提供的設計圖紙,臨摹擺放積木,以此訓練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又如,利用88軌道這一經典的感統訓練工具,通過移動軌道接住球,保持球在軌道上滾動,不讓球落地,以此訓練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和視覺追蹤能力。
3. 關聯性原則多樣性
關聯性,是指各事物間、事物與各要素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關系。《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是指導幼兒園教學的指導性文件,其內容中明確要求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可以說,幼兒園玩具中德智體美勞五要素的關聯性越強,越有利于幼兒的學習。
二、幼兒園玩具配置對幼兒身心安全發展的作用
1. 豐富幼兒體驗
幼兒園玩具配置,不僅能夠豐富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探索體驗,還能以豐富的游戲載體探索工具激發幼兒的參與熱情,從而使幼兒在這一過程中獲得不同的感官體驗。鑒于3 ~ 6歲幼兒具有好奇心理,豐富多彩的游戲類型和幼兒園玩具配置,更能夠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從而讓幼兒在游戲與體驗環節逐漸形成正確的身心安全認識。
2. 鍛煉幼兒技能
對于幼兒的身心安全發展而言,玩具配置能夠起到的促進作用非常重要。多種類型的玩具配置對于幼兒的成長過程也起到不同的作用,通常可以總結為三大類:第一類,認知類玩具,如拼圖玩具、操作類玩具等;第二類,社會生活玩具,如娃娃家玩具、社會角色型玩具;第三類,體育類玩具,如球類玩具、車輛玩具等。上述三類玩具分別從三個不同的方面促進幼兒認知能力、社會能力和生理機能的成長。
3. 安撫幼兒情緒
形象的玩具配置造型、柔軟的材質、柔和的色彩和平靜的聲音都能夠對幼兒的身心安全發展起到安撫作用,這不僅是幼兒心理學中的重要研究內容,也是幼兒園和幼兒教師在實踐玩具配置過程中所要考慮的重要方面。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通過幼兒園玩具配置讓幼兒在更大程度上感受到輕松、愉悅的氛圍,從而讓其能夠在平和的心境中逐漸減少不良情緒對自身身心安全的影響。
4. 培養幼兒個性
具有一定個性化和感情色彩的幼兒園玩具配置,往往能夠引發幼兒更為健康的身心情感因素。例如,小班幼兒喜歡在熟悉的環境中不斷運動,喜歡練習分類,并開始對控制物體和解決問題產生強烈的興趣。因此,對于此階段幼兒的玩具配置,幼兒園通常選擇能夠推拉和騎乘的玩具,使小班幼兒通過特定的玩具配置,進一步完善自身的性格養成,學會在游戲中與伙伴通力合作,為后期的個性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又如,中班幼兒喜歡與同伴分享,尤其是想象游戲和模仿游戲,他們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而且還自己假設一些場所等,他們經常會通過玩具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因此,對于此階段幼兒的玩具配置,幼兒園通常選擇裝飾用品和附件,如模擬商店、醫療玩具、家務料理和拼圖等,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加強與同伴的情感溝通,以及與同伴一起商定主題、制訂游戲規則和活動方案等,從而相互監督、相互影響,在更為平等的關系中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負面傾向。
三、基于幼兒身心安全的玩具配置優化方案
1. 玩具形態配置優化
在幼兒身心安全的總體方向下,幼兒園玩具配置要考慮到使玩具與幼兒之間的關系形態化。幼兒園玩具配置的形態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如何讓幼兒在游戲環節中正確、有效地運用這些玩具配置,取決于玩具形態配置本身及幼兒的理解程度。基于此,教師在進行玩具配置優化的過程中,要考慮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認知能力和認知經驗。
(1)基于認知能力的優化。
3 ~ 6歲的幼兒對于事物的認知主要通過感知與表象接觸。玩具形態配置能夠直接影響幼兒對玩具整體的認知過程。通過實際教學實踐能夠發現,3歲左右的幼兒基本上能夠正確分辨出圓形、半圓形、三角形、長方形等簡單的幾何圖形,幼兒在選擇玩具配置的過程中也時常會選擇自己較熟悉的物體,從而代替更為抽象的幾何概念,如幼兒會經常將“圓形”比作“皮球”或“太陽”。基于這樣的幼兒認知活動特征,在幼兒園玩具配置的優化方面,教師應該有意識地考慮到幼兒對于抽象形態的認知,從而對幼兒的認知能力提高逐漸起到推動作用。
(2)基于認知經驗的優化。
玩具形態配置優化不僅體現在突出幼兒園玩具配置的功能特征,更體現在其能夠在游戲環節中讓幼兒充滿興趣。3 ~ 6歲的幼兒有著豐富的想象力,他們容易對形態新穎、造型獨特的玩具配置產生探索欲望。需要強調的是,在玩具配置的過程中,玩具形態配置優化直接影響幼兒的身心安全發展。當前幼兒園安全事故多數是由玩具配置外形選擇不當所引起。因此,對于幼兒身心安全發展,適度夸張的玩具配置比例,不僅能夠引起幼兒的強烈興趣,還能夠在其使用過程中逐漸增加對玩具配置的信任感,如具有圓潤角度的幼兒座椅、幼兒馬玩具配置便是較好的優化選擇方案。另外,在幼兒園玩具配置的過程中,相應的玩具設施造型同樣應該考慮弱化具象成分,從而讓幼兒能夠在這樣的玩具配置中體會具象與抽象之間的過渡關系。在實際的玩具配置優化過程中,教師應該采用更多具有卡通畫的游戲玩具形象,從而在抽象中讓幼兒感受具象元素的趣味性。同時,讓幼兒在游玩的過程中能夠通過夸張和擬人化的卡通形象,逐漸減少對外界事物的恐懼感,增強幼兒與玩具配置之間的親切感,以此為逐漸培養幼兒積極的身心健康發展打好基礎,從而在這樣的環境中培養幼兒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2. 玩具色彩配置優化
玩具的色彩安全對幼兒的身心安全發展有著重要影響。首先,在色彩安全性方面,幼兒園玩具配置的色彩、亮度、純度和色系都會對幼兒的視覺產生一定的影響。高純度和高亮度的顏色往往會引起幼兒的關注,調動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但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幼兒的視力發育,讓幼兒在長期的游玩過程中對某些色彩產生視覺上的不適,從而導致不良反應。其次,在色彩安全方面,通過不同的色彩情感屬性,讓幼兒在整個游戲環節中感受到玩具配置安全、可靠的情感信息。對于幼兒來說,暖色調的玩具配置更能獲得其內心的信賴。因此,在進行幼兒園玩具配置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不同色彩要素向幼兒傳遞基本信息,通過合理的顏色搭配讓幼兒對玩具配置產生信賴感,從而大膽嘗試不同方式并且表達更豐富的情感體驗。
3 ~ 6歲幼兒的身心發展尚未成熟,過于明艷的色彩容易導致其視力疲勞,同時在游戲過程中產生焦躁不安的情緒。因此,教師在玩具色彩配置優化方面應避免大面積的單一性鮮艷顏色,注意色彩間的比例協調并考慮各角度的視覺平衡,從而保證玩具色彩配置能夠具有節奏性、秩序性和均衡性。在色彩選擇方面,針對不同色彩及其關系要考慮到明顯的差異,通過互補關系形成對比,如不同的面積對比、位置對比和色彩對比,突出玩具配置的主體色調,從而讓幼兒能夠在第一時間產生對玩具色彩的信賴和興趣。
3. 玩具材料配置優化
在玩具市場上還存在著一些化學物質和重金屬物質超標的玩具,這些“毒玩具”損害了幼兒的身體健康。與利邊、尖角相比,“毒玩具”對幼兒安全的危害隱蔽性更強,潛伏期更長,更容易對幼兒身心安全造成長期的危害。
隨著幼兒年齡的不斷增長,其對外界的探索方式也逐漸從雙手向口腔探索過渡。當幼兒出現口腔探索行為后,雙手探索活動便會逐漸退居次位,但在這一過程中,幼兒依舊會以雙手探索作為口腔探索的補充。在實際的游戲活動中,經常能夠看到幼兒將玩具放入口腔內部進行啃咬的行為。考慮幼兒的身心安全和健康發展,在玩具配置方面,幼兒園應該選用無毒材料,讓幼兒遠離化學物質和重金屬物質的傷害,避免玩具材料產生有毒顆粒或有毒物質,從而保證幼兒的身心安全。在游戲玩具材料配置優化方面,幼兒園不僅要重視選用綠色材料,更要關注其原材料生產加工過程中的環保性。
玩具配置的質感是幼兒能直接通過視覺和觸覺感知的。通過玩具材料的表面特征,幼兒也能夠逐漸形成全方面的身心體驗。對于幼兒而言,辨認物體軟硬程度、質量輕重、光澤度等都是對外部世界的認知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幼兒園游戲玩具配置則應該考慮到在安全范圍內為幼兒提供更為豐富的視覺體驗和觸覺體驗,從而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
4. 玩具聲音配置優化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更多電子技術被應用到幼兒園玩具配置中,這也使幼兒園玩具配置對于聲音選擇和聲音要素的運用逐漸衍生出更多的可能性。因此,在幼兒園玩具配置的優化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對聲音要素的運用,通過不同的聲音效果讓幼兒及時得到游戲配置和玩具操作的信息反饋,以此增加幼兒與玩具之間的良好互動,并在此過程中通過適當的聲音反饋,讓幼兒準確判斷當前玩具配置的狀態,保證在游戲過程中的成就感和互動感。
在幼兒身心安全健康教育及其發展的過程中,音樂是不可或缺的聲音要素之一,它既符合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特點,又符合對幼兒性格和情感培養的基本需求。在幼兒園玩具聲音配置優化方面,教師要為幼兒營造良好的音樂氛圍,讓幼兒對游戲過程中的音樂產生興趣,以此激發幼兒的音樂潛能。由此可見,通過對幼兒園玩具聲音進行配置優化,不僅可以提高幼兒園玩具對幼兒的吸引力,還可以激發幼兒對幼兒園玩具游戲活動的參與熱情,使其通過游戲活動不斷加深對美好事物的認知,從而構建完整的游戲觀念,以此實現幼兒認知能力和動手能力的提高,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對于幼兒的身心安全健康發展而言,幼兒園玩具配置不僅是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的重要物質載體,更是其能力和精神層面上的主要引導工具。因此,在設計與實踐等環節中教師更應該注意到玩具配置結構與玩法方式的多樣性,以此讓幼兒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實現自身能力的發展,從而實現身心安全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高涵. 幼兒園玩具基本配置研究[J]. 科教導刊(下旬),2015(3).
[2]黃碧連. 幼兒園區域游戲中自制玩具的開發與利用[J]. 家長,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