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 羅燕
“大小企業都有獲得資本市場服務的強烈需求,企業要學會利用資本市場。”
創新是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企業的技術創新離不開資金的投入,但對于非上市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來說,融資是一大難題。
“我國已經建立起由股票市場和產權市場共同組成的復合資本市場。”國務院國資委產權局原局長鄧志雄表示,非上市企業的產權已經可以在產權交易市場上有效發現買主、競爭發現價格。這使得非上市企業既可以通過增資擴股適時融資形成資本,又可以及時展開并購流轉高效完成產權讓渡。
“非上市的企業要學會運用這種新的融資方式。”鄧志雄指出,中國式資本市場短期內能同時支持各類企業的創新發展,在中長期則將明顯有利于改善全社會的兩極分化問題,促進社會的公平與和諧。
多年對資本市場觀察與研究,鄧志雄發現,西方的資本市場就是股票市場,中國式資本市場則是由股票市場和產權市場兩部分復合形成的資本市場。
“二者的區別在于市場服務的對象和功能大不相同。”鄧志雄表示,在中國,用股票市場服務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用產權市場服務非上市企業資本運作,西方國家的非上市公司則沒有產權市場可用。

鄧志雄
據他介紹,股票市場是復合資本市場的頭部市場,產權市場是復合資本市場的長尾市場。在頭部市場上進行的是少數企業標準化股票的連續交易,交易量大,交易標的卻不多。在長尾市場上交易的是廣大非上市企業的非標準化產權,交易標的眾多,交易過程不連續。頭部市場以少數產品的反復交易形成其市場規模,主要為金融機構的投機性運作服務。長尾市場則以其眾多交易標的一次性交易形成其市場規模,主要為非上市實體企業的投資性運作服務。
“中國產權市場資本形成能力超越股市IPO,這是世界資本市場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現象,也是非上市企業市場化直接融資方式的重大成果。”鄧志雄說。
“大小企業都有獲得資本市場服務的強烈需求。”鄧志雄說,“企業要學會利用資本市場。”
在鄧志雄看來,中國式資本市場在國際資本市場開創出一條嶄新道路,能同時服務于所有企業的資本運作。產權市場為非上市企業提供的資本形成和資本流轉服務功能,既大力推進了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又有效免除了國有產權配置中的腐敗現象,并很好地緩解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在直接融資上的渠道與能力差異,有效縮小了社會金融資本向市場主體配置時的兩極分化現象。
2003年,國務院國資委和財政部發布《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規定》,企業國有產權進場交易,實現了企業資本的市場化流轉,產權市場得以形成資本市場的二級市場功能。
2016年,國務院國資委和財政部出臺《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企業增資事項進場交易,實現了企業資本的市場化形成,產權市場得以形成資本市場的一級市場功能。既能融資形成資本,又能轉讓流轉產權,產權市場由此成為功能齊備的資本市場,可以全方位全過程為國企民企等廣大非上市企業提供資本市場服務。
2020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印發實施,構建了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四梁八柱。根據意見,我國的要素除了土地、勞動、資本外,還加上了技術、數據。意見明確全面貫徹落實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充分尊重科研、技術、管理人才,充分體現技術、知識、管理、數據等要素的價值。
“中國的要素市場化不到50%,這個意見的發布是非常鼓舞人心的。”鄧志雄說,“企業要學會運用這些政策,去做產權轉讓、增值擴股,調整優化企業的資產結構,并在這個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發展質量、發展水平。”
在他看來,企業最根本的信心是錢,其中最核心的錢是資本,因為借的錢有可能利率很高,周期很短,長期的不用還的本錢才是企業最需要的發展本錢。“企業必須做到足夠大才能去股票市場融資,但產權市場可以一個一個項目地發展。因此,現在多了一個資本形成的渠道,多了一個直接融資的方法,這對于解決企業的困難和提振信心是至關重要的。”
互聯網的發展助推了產權市場的發展。
“互聯網使產權交易信息的傳播速度大為加快,交易信息披露成本變得很低,大范圍遠程競爭交易可以隨時展開,人民群眾對于國資交易能知情、可參與,非上市企業的產權已經可以在產權交易市場上有效發現買主、競爭發現價格。”鄧志雄說。
與此同步,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并帶動中小企業發展,為產權市場發展提供了持續不斷的非上市企業產股權交易標的,促進產權市場快速做大,逐步發展成為既分布各地又相互結合的專門為非上市企業提供資本運作服務的資本市場。
但鄧志雄也指出,產權市場還缺少為非國有企業大規模提供資本市場服務的實踐經驗。同時,現有產權市場的運營還只是區域性的,在為行業頭部企業提供全域性服務中,產權市場防范資本市場系統性風險的能力怎樣,也還需要實踐檢驗。
“盡管產權市場已經反映出了比股票市場更高的資本配置效率,但在現階段,仍應堅持股票市場與產權市場‘兩場并用,復合發展’的原則。”鄧志雄說。
據他分析,復合資本市場總體融資效率將在股票市場與產權市場的融資效率差距擴大時下降,而在二者的差距縮小中提升,并在二者相等時實現融資效率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