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 鄭智維
除了聚焦補鏈強鏈延鏈、鍛造產業招商長板外,還要健全政府公共服務和市場化服務、社會化公益服務相結合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

G60科創云廊圖/陳海汶團隊
成立于2010年,上海同聯制藥有限公司已獲批并上市全球第一個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自主研發的基因工程藥物—可利霉素。
2020年,同聯制藥被評定為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2021年,獲得上海市、松江區“專精特新”企業稱號;2022年,再次獲評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卓越貢獻企業。
“可利霉素是同聯制藥2019年獲批的國家一類新藥,它還有更大臨床使用價值。為了滿足市場要求,我們將在松江再增加一條生產線?!鄙虾M撝扑幱邢薰军h支部書記何建說。
位于長江三角洲的上海西南部,松江區被譽為“上海之根、滬上之巔、浦江之首、花園之城、大學之府、制造重鎮、科創走廊、旅游勝地”,是上海連接整個長三角、輻射長江流域的核心區域。
作為制造業大區,松江高度重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堅持把專精特新作為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不斷為中小企業深耕創新土壤。過去幾年間,松江涌現出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同聯制藥就是典型代表。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業創新的重要力量,專精特新企業更是這一群體中的領頭羊。
接受《民生周刊》記者采訪時,上海市松江區經濟工作黨委副書記、區經委主任陳超談道,雖然普遍規模不大,但專精特新企業以創新為獨門絕技,很大程度上是解決“卡脖子”問題的利器。
“未來,企業將在碳中和、醫療健康、電子半導體領域深耕,成為新材料助劑領域的隱形冠軍?!闭劶芭Ψ较?,上海朗億功能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唐曉峰說。以市場為導向,朗億公司是一家集新材料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科技創新性企業。
注重科研投入,是朗億不斷取得成就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唐曉峰帶領下,公司聯手創新平臺科研資源專家,每年將10%以上營業額投入高性能高分子特殊化學品、特殊樹脂加工材料與綠色電子新能源材料的研發。過去幾年,朗億先后獲得松江區專精特新企業、上海市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松江區專利示范企業、上海市G60科創走廊重點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多項榮譽稱號。
通過持續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6+X”戰新產業發力,松江已形成相對完備的產業鏈和創新鏈?!笆濉币詠?,松江區“6+X”各領域重點企業數量增長率最高達825%。
截至目前,松江已擁有上海移遠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無線通信模組、上海保隆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汽車無內胎氣門嘴、上海諾雅克電氣有限公司的Ex9M系列塑料外殼式斷路器3個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
從區級、市級到國家級,松江區的專精特新企業陣營不斷壯大。據陳超介紹,松江區現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0家,位列全市第二,占上海全市總量的14%。其中,列入重點支持“小巨人”企業名單的有21家,占全市總量17.1%,位居全市第二。
此外,松江擁有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總數達650家,占全市總量13.2%,保持上海全市第二。培育區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35家。其中,2022年新增270家市級專精特新企業,同比增長120%,增量創歷史新高。
通過強化政策引導、主體培育、創新支撐和要素保障,松江完善了平臺、資本、人員等全維度服務體系。
早在2016年,該區就出臺了《關于推動創新創業促進松江經濟轉型升級的若干意見》,同時啟動市區兩級專精特新企業的培育認定工作。作為最早開展區級專精特新企業培育認定工作的地方,松江也是最先設立專項產業扶持資金的區域之一。
在落實專精特新認定工作的同時,松江區針對中小企業的扶持資金逐年攀升。截至目前,已累計安排近1.36億元資金支持1000余家中小企業求穩求新求變,最大限度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通過重點加大產業發展、產融結合、營商環境、人才引進等方面政策支持,松江舉全區之力推動新城高質量發展建設,努力將本區打造成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集聚的高地。
按照現行產業政策,松江首次認定的各級專精特新企業可以一次性獲得10萬到40萬元獎補資金。目前,該區產業政策正在修訂,未來對于專精特新的支持力度將會大幅增加。
同時,各級專精特新企業還能夠享受市級、區級一系列專屬優惠政策。如技術創新支持、市場開拓扶持、數字化轉型、人才招聘支持、項目申請支持、創新驅動、融資服務、知識產權保護等重點扶持。
政府部門為企業頒發專精特新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認定證書,可有效提高企業資質榮譽,以此提升企業品牌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
獲評專精特新的企業,能夠得到更多資本關注與支持。通過在資本市場和專精特新企業之間架設橋梁,松江為更多專精特新企業提供新的融資機會,得到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助力,從而更好地解決了企業發展后顧之憂。
長期深耕某一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專精特新企業是產業鏈供應鏈中的重要支撐力量。
如何促進中小企業朝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在陳超看來,一要靠環境,即營商環境和發展環境;二要靠服務,即企業服務和專業服務。
除完善專精特新企業有效政策供給,松江區還出臺法規保障專精特新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協作,致力于建立健全常態化政企服務協作溝通機制,有效推動政府服務職能內容和服務方式的轉變和優化。
通過發揮好服務專員這一支隊伍的作用,松江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的走訪力度,加快政策對接和問題反饋,鼓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研發投入,不斷向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的行列邁進。
事實上,企業發展環境涉及企業的營商環境、政府的政務服務環境、金融的融資環境、司法層面的法治環境及公共衛生教育環境等。
“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是政策的制定者和實施者,那么中小企業服務機構就是政策的傳遞者和宣貫者及企業發展的保障者?!标惓劦?,確保政策直達企業,服務機構要強化政策宣傳,加大對政府現有產業政策、科技政策和人才政策等的宣傳力度,通過線上線下平臺聯動。
在創業服務、人力資源、投融資服務、市場開拓、管理咨詢、法律服務、知識產權、科技創新、宣傳營銷等方面,服務機構對中小企業的創建、成長和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因體量小、資金壓力大、職工人數少等問題,中小企業難免在創新創業、管理提升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
“服務機構應主動匯聚和帶動各類優質資源,為企業送政策、送服務、送技術、送管理,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和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精準解決企業訴求,提高中小企業的獲得感。”陳超說。
“到2025年,松江要形成100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家‘小巨人’企業、10家單項冠軍和產業鏈領航企業?!标惓f。
在他看來,除了聚焦補鏈強鏈延鏈,鍛造產業招商長板外,還要健全政府公共服務和市場化服務、社會化公益服務相結合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
一方面,通過發揮好松江區中小企業發展服務聯盟的作用,以服務專精特新企業為重點,為企業的發展壯大奠定良好基礎。另一方面,通過培育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小型微型企業創新示范基地、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等各類平臺載體,引導平臺系統構建從孵化培育、成長扶持到推動壯大的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體系。
在細化培育政策體系方面,松江將完善專精特新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深入研究不同領域、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的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路徑。發揮政策疊加效應,推動政策長期穩定實施,引導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優質資源加快向專精特新企業集聚。
同時,結合高密度的企業走訪和全覆蓋的政策發放,提升政策知曉度,助力企業更高質量發展。持續優化企業發展環境,營造親清政商關系。建立健全常態化政企服務協作溝通機制,有效推動政府服務職能內容和服務方式的轉變及優化。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标惓f,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是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的必然要求。鼓勵企業充分運用九城市協同發展的巨大優勢,實現城市間的創新要素、科技資源自由流動。
目前,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集聚了國家和省級重點實驗室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00余個、高等院校近200所、各類孵化器眾創空間1300余家,這些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技創新的主陣地。
針對區內專精特新企業,摸清企業智能化水平,分類分層建立培育庫,提升企業對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的認識水平和應用能力。通過發揮智能工廠、技術改造等政策的引導力,持續推進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不斷夯實企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