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暢
(合肥師范學院學生工作處,安徽合肥 23060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各項工作的生命線,也是新時代立德樹人的根本。2004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堅持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充分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他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1]。朋輩教育是落實《意見》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徑。朋輩教育一詞在我國教育古籍中均有相關表達,如《禮記·學記》中的“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2]。朋輩教育在中國傳統教育的語境中更偏重于同輩學子間的學識交流與互補。而在現代教育語境中,朋輩教育泛指“具有相似成長背景、相同年齡階段的人群通過分享信息、觀念和行為技能,以實現教育目標的教育方法”[3]。雖然我國對朋輩教育的研究起步較晚,但朋輩教育理念已被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用于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且取得一定的育人效果。
朋輩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有著諸多的契合點,朋輩天生具備親和力強、感染力高的特點,運用朋輩教育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能有效提升教育范圍和效果,還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進和完善,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新時代“00 后”大學生成長在物質相對豐裕的時代,有較高的自我實現的價值追求,對刻板的道德說教較為反感,更易接受來自朋輩潛移默化的感染。朋輩教育理念運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突出優勢,一方面可以發揮學生自我教育功能,通過朋輩的榜樣示范與平和說理的方式,引起學生情感共鳴,化解各類糾紛和矛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另一方面,朋輩教育可以將優秀的大學生吸收到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建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格”,打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一公里”,有利于建構主流意識形態教育機制和大學生思想狀態反饋機制。因此,朋輩教育是促進新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也符合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發展規律的內在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踐繼承和發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工作方法,筑牢了大學生的思想根基,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互聯網自媒體對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形成較大沖擊,教育環境的改變使得以理論教育和道德說教為主流的傳統話語體系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實效。因此,應積極創新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朋輩教育是有效方式之一,朋輩教育所吸納的優秀學生與其他學生有著相近的年齡階段、社會閱歷和生活環境,進行引導和傳授時可以有效減少教育隔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朋輩教育是提升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動性的方式。一方面朋輩教育可為優秀大學生群體提供平臺,發揮優秀學生的影響力,帶動其他學生自主學習,強化自身綜合能力,增加人際交往與社會關系的認識,影響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和行為方式,進而促進其全方位成長。另一方面,優秀學生在朋輩教育過程中可以實現自我提升,通過開展活動檢驗理論知識,在教育影響身邊同學的同時完成自我教育,在實踐中發現不足,不斷提升個人文化素養和綜合能力。
在朋輩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過程中,朋輩導師的合格與否將直接影響教育工作的成效,因此構建一支專業化的朋輩教育隊伍尤其重要,這不僅是朋輩教育模式有效開展的保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對此,學校應展開相應的選拔和培訓工作,打造一支朋輩導師專業隊伍。
在進行朋輩導師的選拔時,要進行廣泛的宣傳動員,鼓勵和組織品學兼優、表現優異的高年級學生參與選拔。按照“學生申請-院系選拔-校級審核”的標準化流程開展。學生本人提出申請,學校在政治覺悟、學習能力、思想狀況、心理健康、人格品質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考察,選出一批思想政治素質過硬、學習成績優異、綜合素質突出的學生擔任朋輩導師[4]。選拔出朋輩導師后,學校對其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培訓,強化其溝通技巧的訓練,以保障朋輩教育的順利開展。
為有效推動朋輩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學校要進一步推進朋輩教育相關制度的建設,出臺規范化、系統化、專業化的管理機制。由于朋輩教育模式在國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尚不成熟,因此學??梢罁筝厡煹慕逃齼热?、工作職責等推進朋輩教育制度體系建設,以完善朋輩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系統性、長效性。
一是規范朋輩導師的工作范疇和內容,學校根據相應的行為準則和工作要求,明確朋輩導師工作職責;二是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學校從朋輩導師的管理角度出發,完善朋輩導師的考核制度,定期對朋輩導師進行考核;三是對積極性高、工作質量優、同學認可度高的朋輩導師給予獎勵,制定“十佳導學員”評選制度。通過考核獎勵機制,對朋輩導師形成有效的激勵作用,進而提升整體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當今社會互聯網技術迅猛發展,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網絡的依賴與日俱增,高校應積極發揮網絡平臺交互性強、信息傳遞方便快捷的優勢,構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優化教育方式方法,提升教育針對性。
學校可利用“易班”“今日校園”等網絡平臺開展朋輩教育專欄,開設學習交流、實踐活動、心靈樹洞等版塊。學習交流版塊可發布時事新聞、電子書籍、網絡課程等,方便學生在線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探討,共同進步。實踐活動版塊可發布朋輩學生活動信息,學生可進行在線報名和活動討論,線下活動可依托朋輩導師和學生社團開展,引導學生在教育實踐活動中積極思考,有所收獲。心靈樹洞版塊可為學生提供交流互動的平臺,學生可以在線分享日常生活,傾訴內心壓力,尋求朋輩互助,以平等、輕松的方式開展朋輩間的教育與自我教育。同時,可以設立網絡咨詢郵箱和在線答疑功能,安排朋輩導師與學生在線交流互動,答疑解惑,這既能夠合理保護學生隱私,又能及時消解心理困擾。
榜樣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發揮大學生先進典型的示范引導作用,對學生形成激勵效果,是新時期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徑。
學校要從道德示范、學風創優、科技創新、志愿服務、體育鍛煉等不同方面創新校園學生活動,譬如開展“校園勵志之星”“學風先進個人”“校園十佳宣講員”等評選活動,挖掘、培育、宣傳先進學生典型,讓他們以朋輩的視角講述自身奮發拼搏的經歷,從而打動學生,鼓勵學生成長成才。同時,將先進榜樣的事跡在網絡平臺上展示,開設交流專欄,學生可與感興趣的榜樣學生進行留言交流,切實激勵普通學生群體積極向上,以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促進大學生朋輩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實。
朋輩教育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該理念充分凸顯大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思想意識和行為習慣產生積極影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基于此,學校可以從規范選拔培訓、推進制度建設、搶占網絡陣地、注重榜樣力量等路徑推進朋輩教育理念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實施,豐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法,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高質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