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年來,互聯網飛速發展,不斷推動網絡直播行業發展,由此將網絡直播納入教學課程,促使各高校開設網絡直播專業,圍繞《網絡直播》課程展開深入講解,以確保學生掌握直播技巧,帶動網絡直播行業的經濟效益。本文針對《網絡直播》課程售貨技能進行全面研究,簡要闡述了教學情況以及教學目標等,從不同角度出發著重探討了教學具體實施過程,并分析課程教學的實際效果,總結教學經驗,提出后續課程教學工作的改進方式,以推動《網絡直播》課程教學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網絡直播;售貨技能;教學資源
引言
網絡直播行業迅速發展,各高校積極開展《網絡直播》課程教學,該課程是專業課類別之一,主要以電商專業高職學生為教學對象。《網絡直播》課程教學的具體內容是直播話術模塊中的一個部分,學生已經在前期學習中初步了解直播行業現狀以及平臺分類。本次課程在前置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延伸,基于淘寶直播平臺,通過直播運營工作室實訓基地的真實案例,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真實的直播運營工作崗位內容與職責、直播話術框架邏輯,鍛煉學生的直播營銷與運營能力,使其能真正落地成為一名網絡直播主播,實現能力變現。
1. 《網絡直播》課程的基本教學目標
在開展《網絡直播》課程教學時,須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要求教師按照規定目標推進教學工作。首先,知識目標。要求學生掌握直播營銷話術設計要點、原則和常用話術,明確直播營銷話術框架邏輯,了解直播間商品講解要點。其次,技能目標。學生需明確直播營銷原則,基于營銷話術設計要點靈活運用常用話術,并充分把握直播間商品講解要點。最后,素質目標。要求學生具備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及文化創新意識,同時,還需具備正確價值觀、堅毅的意志品質、團結合作及抗壓精神。
2. 教學實施過程
2.1 教學方法
采用講授法、討論法、視頻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實踐練習法等教學方法,改變單純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學習的中心,教師為學習的組織者和工作過程的引導者[1]。本課程基于淘寶直播平臺,依托授課教師建設的直播運營工作室,工作室引入真實天貓直播項目,在實訓階段,課程根據任務安排3~4名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直播小組),分配不同的職責,進行協作式學習,共同完成直播任務。教師課前下達任務書,陳述性知識由學生自主學習獲得,課堂教學組織以工作過程為引導,并最終形成運營成果。以班級為單位共同觀摩評價,同時引入企業導師參與課程學習指導和成果評價。
2.2 教學資源
本次課程使用的教學資源有三個:教師與企業共建的培訓課件,用于前期對班級學生進行知識點的教學與梳理;釘釘平臺,用于課堂內下發教學實訓任務書;淘寶直播平臺,作為主流直播平臺之一,可以讓學生在上面進行實操演練。
2.3 教學內容
課程內容注重實操性、實用性,主要面向群體為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大二、大三學生,重點讓學生了解直播行業、直播機構、電子商務企業與傳統企業的直播營銷與運營需求,掌握直播營銷的方法、技巧并應用到實踐中,以適應崗位工作要求。課程采取“目標驅動,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以直播營銷與運營工作為教學目標引領整個教學過程,以直播實訓平臺為載體培養企業所需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2]。依托完善的實訓條件,創設真實的直播情境,導入真實的直播營銷任務,讓學生在進行課程實訓時,完成真實的直播營銷任務,實現學做合一。
通過與電子商務企業、MCN機構、傳統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關系,為教學提供項目資源,實現實訓任務的實戰化,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成就感。通過多元化教學,把所需掌握的知識點融入直播實訓項目,使學生能夠更真實地體驗和參與項目的實戰流程。通過“案例觀摩+教師演示+學生演練”,使學生能更快地掌握直播營銷與運營技能。通過啟發引導的授課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學生對核心技能的掌握和直播營銷任務的實施。
2.4 教學流程
課前發布學習資料,選擇直播間的樣衣讓學生進行試用,引導學生自學,提出兩個問題:“如何講品?講品要素有哪些?”由此引出“講品”是直播間引導成交的一個重要環節。直播效果要想好,直播帶貨話術不能少[3]。不管是知名主播還是品牌直播,一套完整的直播話術是肯定要有的,并且還要熟練運用,常用的話術有留人話術、互動話術、產品介紹話術、催單話術、成交話術、結束話術。由于課程針對的人群是剛接觸直播行業不久、對產品的熟悉度不夠的在校生,因此前期準備階段要學生自己先對直播間已有的產品進行剖析,熟悉產品特點。
課中通過分析具體案例,由于直播運營工作室合作品牌是國內知名男裝品牌天貓旗艦店,課程期間恰好某知名主播直播間也選用了該男裝品牌,因此課堂上采取了案例分析教學法、對比法等,讓學生學習該直播間的講品邏輯與技巧,進而運用到自己的講品練習中,進行提升。通過數據對比知名直播間和學生團隊運營的天貓旗艦店的成交數,學生可以更直觀感受到與對方直播間的差距,并且揚長補短,提升自身不足。對比直播間樣品視頻及數據如圖1所示。
此外,合理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提升教學效果,做到線上有資源、線下有活動、過程有評估。課后采用多維度評價,教師點評與學生互評相結合,實現以評促學。課后,部分課堂優秀學生進行了話術展示,并且通過企業考核,輸出至直播運營工作室成為正式成員,參與直播項目。
3. 教學效果
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規律和教學規律,企業根據工作過程和崗位能力要求,校企確定以“工作場景轉化為項目、按工作步驟將項目分解為任務、項目由簡到難進行串聯”的思路設計教學內容,以“自學基礎技能、團隊實踐項目、自主完成項目”的學習路徑組織教學內容。本課程以電商人才培養為主線,結合專業建設、課堂教學需求,以點帶面、校企協同,開展相關的教學工作,提升日常教學管理效果。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接觸到前沿的行業變化與技術,為將來找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此外,通過校企聯合培養的方式,篩選出一批符合企業要求的電商人才,在真實的項目中實踐,創造社會效益。合作的男裝天貓旗艦在2022年“雙11”期間直播間累計成交金額超100萬元,累計增粉2544個,累計UV訪問量為284362。店鋪累計成交金額2967.5754萬元。大促期間直播間新增粉絲1075人,與上一期相比,環比增長419.32%,占開播至今總增粉的42.25%。累計UV訪問量為89724,環比增長151.98%。
4. 經驗總結
4.1 校企聯合開發教學資源
教師和企業根據學生特點以及崗位能力要求,將企業中的工作場景提煉為學習項目(情境),由易到難分解為市場分析、選品分析、店鋪診斷、主播培訓、流量分析、活動分析等項目,為每個項目和任務開發了文稿、教材、案例資源,企業提供項目需求、相關數據、實踐模擬等,教師設計情境、編寫文稿、案例等,校企合作完成教學資源建設。此外,通過將企業導師聘請為校外專業帶頭人、課程課題組成員等形式,共同開展課程建設、教材建設、職業人培養方案制定、校外實訓基地建設。
4.2 校企聯合線上線下結合實施人才培養
利用線上平臺讓企業深度參與實施人才培養,將工作室的成員納入企業的微信群組織,成為企業的成員,由企業在線進行學習監督、管理、考核,工作室成員線上完成技能學習、模擬項目實踐。校內教師線下開展專題討論、周會分享等形式,解決問題,提升技能,并帶領工作室成員積極承接企業的直播項目。
4.3 校企聯合開展社會服務
在微信平臺創建項目管理群,企業將承接的直播項目、社會培訓服務項目發布群中,教師將師資培訓需求、學生培養需求發布群中,企業和教師共同商討實施方案,各自發揮優勢,資源互補,最終落地實施。
4.4 以點帶面的人才培養體系
教師通過課堂選拔等途徑,讓有意愿的學生進行報名,成為工作室的新人,新人需要通過新人培訓和自主學習才能成為工作室成員,由學生自主報名,企業和教師審核后進行定崗[4]。初期以一個月為周期安排企業導師授課學習,實習期結束后學生需要參加企業組織的理論與實踐雙重考核,若順利通過,可以成為公司在校分部的正式成員,實現就業。
結語
課程的創新讓學生真正可以在課堂里學到課本以外的行業知識,但同時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將項目真正與課程做到有機統一、課內外雙贏。不斷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實踐機會,促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得到充分鍛煉,有助于強化學生的直播售貨技能。同時,課程時長的設置與場地的制約,導致項目的教學有時不能做到連貫與統一。由此在日后課程教學中,加強對場地的合理設置,優化整體教學環境,根據教學要求以及學生具體狀況科學設置課程時間,促使學生掌握重點內容,為其日后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由于每個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不一樣,對教學進度的安排需要進行打磨。結合重難點內容,深入探索全新的教學方式,以此有效向學生傳輸理論知識,確保學生能夠更好地直播操作,提高其實踐能力。此外,在今后網絡直播課程教學優化下,要求教師不斷地對當前網絡直播行業發展狀況進行深入探究,比如面對網絡失范問題,將其積極引入課堂教學,將直播間售貨教學與思政內容充分結合,有效規范學生行為,使其在網絡直播售貨過程中能夠嚴格按照規定加以操作,為網絡直播行業發展提供保障,進一步實現《網絡直播》課程教學的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寧麗麗,祝陽.電商主播線上誠信型社會資本的構建研究——以快手健身主播“橘子”為案例[J].大理大學學報,2022,7(11):23-29.
[2]王萬梅.鄉村振興背景下農產品網絡直播課程教學實踐研究——以抖音平臺直播電商運營實務為例[J].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21(3):81-84.
[3]王佳琪.淺析網絡直播營銷方式的發展策略[J].新聞傳播,2021,(20):28-29.
[4]王莉,薛清華.電子商務直播人才培養策略初探[J].職業技術,2021,(6):25-29.
作者簡介:盧靜宜,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直播短視頻營銷。
課題項目: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優秀科研團隊項目——新鄉賢數字創業賦能共同富裕研究團隊(編號:X202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