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雷 劉航 許宗濤
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不講社會公德誰來管?村民有了糾紛怎么解決?白天要忙農活,怎樣做到村里大事一起商量?
在鄉村治理中,村“兩委”是主力,但力量有限,治理存在一定盲區,難以完全滿足群眾現實需求。如何發展其他治理力量,是破題的關鍵。
廣水市探索和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模式——“一約四會”,蹚出了一條密切黨群關系、以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的新路。
“一約四會”——自治必答題
何為“一約四會”?“一約”即村規民約,“四會”即村民民主議事會、紅白理事新風會、道德文明評議會、禁毒禁賭平安會等村民自治組織。
“樓子灣,是寶地;將你我,來養育;愛國家,愛集體;跟黨走,志不移;講衛生,須堅持;環境美,齊努力……”在廣水市吳店鎮樓子灣村黨員群眾活動中心前,紅花綠樹映襯下的宣傳欄上,這篇村規民約“三字經”格外引人注目。
將村規民約編成“三字經”,短短100多字涵蓋了村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據介紹,該村是在入戶走訪、收集民意、反復修正的基礎上,形成的這篇村規民約,并在村民代表大會上全票通過。
“村規民約不是白紙黑字,也不是貼著的標語,而是匯聚著每位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大家認可并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的總和。”鐵城村第一書記葉國安表示,有了村規民約,村民說理有依據,黨員帶頭有響應,村干部辦事有底氣,“小村規”也能實現“大治理”。
堅持群眾主體,共建共治共享。廣水市匯集群眾智慧,采取條款式、順口溜等形式,形成一批群眾自己制定、自覺遵守的村規民約,極大提升了村民自治效能。
“‘一約’就像尺子和天平,是鄉村自治的行為規范和約束準則,而‘四會’則是基層自治的手段。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廣水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周學軍說。
村民民主議事會議村中大小事,紅白理事新風會倡導移風易俗,道德文明評議會化解矛盾糾紛,禁毒禁賭平安會開展宣傳教育……為了讓基層自治有章可循、有法可效,廣水市進一步完善規范“一約”“四會”的基礎含義、組織設置和運行機制,實現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機結合。
據周學軍介紹,廣水市還將“一約四會”工作納入村級年度綜合考評,納入鄉鎮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內容,敦促各級黨組織認真落實,讓“一約四會”成為鄉村振興的KPI。
“3+1”模式——群眾自選題
“我家這個月環境衛生又評了‘好’,可以拿到不少積分。”“我家只拿了個‘一般’,看來還需要努力。”在廣水市關廟鎮肖店村,村民們圍在環境衛生“紅黑榜”前,議論紛紛。
“我們村成立美好環境理事會,號召村民自掃房前屋后,一個月進行一次測評,獲得的積分可以用來兌換生活用品。”肖店村黨支部書記肖大旺介紹,美好環境理事會原本并不在“四會”之列,而是根據群眾需求應運而生的。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老‘四會’并不適用于所有村,例如禁毒禁賭平安會。”廣水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詹吉安表示,在一些沒有吸毒、賭博現象的村,禁毒禁賭平安會無法發揮作用,“為了改變這種‘水土不服’的現象,我們創造出現在的‘3+1’模式。”
所謂“3+1”模式,是將群眾認可度較高、作用發揮較好的村民民主議事會、紅白理事新風會、道德文明評議會等“三會”作為規定動作,同時鼓勵各基層黨組織用好共同締造“五共”理念,大膽探索、因村施策,創新類型和形式,自選成立新“四會”組織。
關廟鎮肖店村成立美好環境理事會,讓鄉村環境更美更好;吳店鎮樓子灣村成立鄉村治理理事會,邀請老書記、老干部“回巢”共謀發展;關廟鎮梅廟村成立鄉村能人理事會,號召回鄉能人助學幫困……在“一約四會”制度的框架下,群眾紛紛上前,答好“自選題”。
美好環境評選不僅可以上“紅榜”,還能有分拿、有物換。肖店村積極爭取駐村幫扶項目,建設“共同締造積分超市”,以超市化運作、積分制兌換的工作模式,督促和引導群眾以積分激勵行動、以行動轉變習慣、以習慣樹立新風。
星級文明戶評選、美好環境提升行動、鄉賢能人回歸大會、禁賭禁毒宣傳月……村民以“四會”為載體,自發開展活動,推動“四會”從有形覆蓋轉向有效覆蓋。
共謀共享——幸福拓展題
“我做過泥瓦匠,我出一份力!”“我家還有裝修多余的沙石,明天就運過來。”在廣水市馬坪鎮獅子崗村,村民議事會正召集會員開會,討論修建文化長廊。會上,村民們紛紛以無償或低酬的方式參與建設,預算45萬元的項目,實際花費僅38萬元。
“‘四會’組建后,村民有了更多參與村級事務的平臺,能夠充分為村級發展獻策出力。”獅子崗村黨支部書記王勇說,自從有了“一約四會”,村里每個人在組織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大家的事商量著辦,村里的事約定著管,真正實現了從“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轉變。
知法守法、依法反映訴求的多了,無理上訪的少了;鄰里團結和睦、家庭和諧穩定的多了,賭錢、酗酒滋事、打架斗毆鬧矛盾的少了;勤儉節約、維護集體利益的多了,鋪張浪費、只顧個人私利的少了……在“一約四會”的引導下,移風易俗、文明理事成為廣水市鄉村“新風尚”。
“在體制機制方面,‘一約四會’仍有待發展,這是我們下一步要去謀劃的內容。” 周學軍說,今后“一約四會”可能完全打破“規定動作”的束縛,引導各村根據村情,只做“自選動作”。“鄉村基層甚至不用拘泥于只建‘四會’,只要是群眾認可、能發揮實效的類型和形式,多多益善。”
截至目前,“一約四會”已吸納5000余名黨員、致富能手、婦女骨干等人員進入,成為廣水市鄉村治理強而有力的抓手。
周學軍表示,未來,“一約四會”制度將更加注重群眾在基層治理中的主體地位,避免“家長式”領導、“一刀切”推進。通過黨組織對各類組織的領導,做到過程讓群眾參與、成效讓群眾評判、成果讓群眾共享,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