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再好,重在落地。政策不落實,就會錯失發展機遇;政策不落地,就是“空頭支票”。在現實工作中,一些政策初衷雖好,但落實起來,經常只到“膝蓋”不落地,甚至不到“膝蓋”只及“腰身”。究其原因,既有政策“先天不足”,制定前調查研究不充分,導致難操作甚至無法操作;又有執行者、落實者能力不足、政績觀扭曲等問題。長此以往,耗時耗力不說,還有損公信,讓群眾反感。對此,您有什么想說的?
深層次看是作風問題
政策不接地氣就難落地
政策落不了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接地氣。上級部門出臺政策前,沒有深入細致地開展調查研究,沒有站在基層和群眾的角度考慮問題,導致出臺的政策針對性、操作性不強,說不到點子上,找不到關鍵處,解不了煩心事,讓人無所適從。這樣的政策不懂群眾的心、不問群眾的需、不顧群眾的盼、不管群眾的難,讓基層干部怕、百姓群眾罵。出臺一項政策必定要經歷“十月懷胎”般的調查積淀、走千家訪萬戶的腳力積累、進村入戶促膝長談的交心談心,最終才能迎來“一朝分娩”般的喜笑顏開。 (武漢? 芮東曉)
根子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政策只到‘膝蓋’不落地”,深層次看是作風問題:或是政策制定者存在官僚主義,制定政策時沒有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脫離群眾和實際,讓基層難以落實;或是政策執行者存在形式主義,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欺上瞞下,做表面文章。確保政策落地見效,要深入整治作風問題:一方面,在制定政策時要進行細致調查研究和論證,廣泛征求意見建議,確保出臺的政策符合基層實際;另一方面,要堅決向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開刀,對不作為、亂作為、走過場的行為堅決查處、嚴肅追責。
(隨州曾都? 邱浩)
好政策需要好落實
政策落實落地要政策執行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否則會出現“歪嘴的和尚念歪經”;要政策執行人有一定的政策理論水平,能通過學習全面掌握政策的精神實質和落腳點,不斷章取義,不做選擇搞變通;要政策執行人有較強的執行能力,有一定的工作方法,能結合區域、領域實際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搞“一刀切”;要政策執行人有好的作風,能抓細抓小,具有“釘釘子”精神,持之以恒,踏石留印,一抓到底。? ? ? ? ? ? ? ? ? ? ? ? ? ? ? ? ? ? ? ? ?(房縣? 鄒紅)
一抓到底推動政策落實落地
在落實環節動真格、下硬功
政策涉及千家萬戶、方方面面,必須在落實環節上動真格、下硬功。要增強政策執行者的落實能力。注重執行者對政策的把握和認識,加強素質培訓和業務鉆研,讓政策在基層一線落實更接地氣、簡便易行、有的放矢。要優化政策落實的社會環境。利用新時代媒介媒體手段,加強政策的普及性、針對性宣傳,讓群眾能夠看得懂、記得住,營造良好輿論氛圍。要強化政策落實監督檢查。對政策落實情況,相關部門要組織專班開展經常性檢查督辦,對政策落實不力或者暴露出來的有關問題,要及時督促整改提升,讓政策更好惠及人民群眾。? ? ? ? ? ? ? ? ? ? ? ? ? ?(黃岡? 陳軍)
雙管齊下推動政策落地
要在科學制定政策和嚴格落實政策兩方面發力,推動政策落地見效。政策制定要“向下”接地氣、通下情,制定政策前要深入基層一線,進行充分詳盡的調查研究,突出問題導向,設身處地為群眾、為服務對象著想,著力解決實際問題,確保政策的科學性、針對性、可操作性。政策執行要“向上”接天線、不走樣,對標上級精神,在吃透吃熟政策的基礎上,健全落實機制,夯實責任意識,強化執行力、擔當力,打通貫徹執行中的堵點淤點難點,確保政策落實不偏向、不搞變通。? ? ? ? ? ? ? ? ? ? ? ? ? ? ? ? ? ? (房縣? 葉勇)
久久為功方能落地落實
政策在執行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只有久久為功、一抓到底,才能推動政策更好落地落實。久久為功重在有韌勁。面對群眾一時的想不通、不理解不支持,要耐心細致,多從群眾急難愁盼的小切口入手,做一些惠民生、暖民心的實事,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勝在用巧勁。要以共同締造理念來組織發動群眾參與到政策實施的全過程、各方面,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因時因勢調整工作方法,優化實現路徑,尋找“最大公約數”。貴在有擂勁。發揚“釘釘子”精神,從自己做起,沉到一線、帶頭實干,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不當“甩手掌柜”,不做“太平官”,以自身行動影響帶動形成實干氛圍。? ? ? ? ? ? ? ? ? ? ? ? ? ? ? ? (孝感? 陳綱)
踐行人民至上? 真正釋放政策紅利
政策落實關鍵在干部
政策落實關鍵在干部。基層干部是人民的“勤務員”,學政策、用政策,推動政策措施落實落地,幫助企業、百姓解難題、辦實事,是本職工作。政策落地千難萬難,只要重視就不難。在落實一項政策前,基層干部必須把前期調研工作做足,對社會民生多些了解,具體執行避免簡單化,扎實務實抓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打破政策只到“膝蓋”不落地的怪圈,真正釋放政策紅利、激活發展潛力。? ? ? ? ?(荊州? 鄒熊)
強化政策落地評估問效
如果說制定政策是“前半篇文章”,那抓好落實就是“后半篇文章”。只有通過落實才能將“美好藍圖”變成“現實圖景”。政策制定者要強化政策落地的評估問效,從前期論證、中期督導、后期問效等各個階段及時進行跟蹤評估和質量把控,對落實政策“空對空”“打折扣”“搞變通”的單位和個人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政策執行者要提升政策領悟力、執行力,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上級決策部署上來,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堅持真抓落實、抓真落實,推動政策落地見效。? ? ? ? ? ? (遠安? 李博文)
全周期推動政策落地生根
要發揮政策的“喜人效果”,在政策學習上,基層干部要少一點蜻蜓點水、多一點尋根究底,少一點半途而廢、多一點持之以恒,少一點花架子、多一點走心,不斷深入領會政策文件精神。在業務經辦上,要將群眾所需與政策所能結合起來,少一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多一點全流程、全要素經辦,少一點不衫不履、不拘小節,多一點前思后想、謹小慎微,牢固樹立“全周期”經辦意識。在服務意識上,要變“坐式仰頭服務”為“站式貼近服務”,變“被問式服務”為“主動問式服務”,變“鬧心式服務”為“暖心式服務”,只有這樣才能打通政策落地生根的“最后一米”。
(五峰? 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