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琴 馮杰
楊雪琴,湖北省利川市文斗鎮梁家山村黨支部書記。2019年,被評為利川市巾幗建功標兵,2021年當選為利川市第十屆人大代表。2012年到村任職至今,她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與村民一起為美好生活而擼起袖子加油干。
2012年,因家中四個老人需要照顧,我暫別經商之路,回到梁家山村,原以為待老人身體好轉后便能回到原來的人生軌跡,卻不曾想,會以村計生專干的身份留了下來。
那時的梁家山,干群之間猶如一條深深的溝壑,干部說群眾不聽話,埋怨群眾不明事理,蠻橫不開化;群眾說干部政策吃不透,形容干部講政策像歪嘴和尚念經。村里吵不出結果,村民三天兩頭到鎮里、市里要政策、討說法,村干部的信訪件也是一件連著一件……記憶中那個淳樸的村莊變成了遠近皆知的“信訪村”。
2018年10月,因鄉親們的信任和組織的厚望,我當選為梁家山村黨支部書記。面對一盤散沙的村“兩委”班子和緊張的干群關系,倔強的我決定迎難而上,“不破樓蘭誓不休”。
如何改變村里的窘境?我決定先從村“兩委”班子建設抓起,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制度,讓村“兩委”凝聚思想,達成共識,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了壓實村“兩委”責任,我建立起1名村干部+1名黨小組組長+包保片區的“1+1+N”的工作機制,分人分片區開展工作,形成了村“兩委”帶動、黨員聯動、干群互動的良好格局。
為打破干群關系緊張的僵局,我定期召開小組會、院壩會、村民大會,聽民聲、知民意,聚民智、解民憂。4組的楊幫福、楊仕洪父子不明白低保政策,來村委會討說法,我耐心細致地講解,疏通了一家人的思想“疙瘩”。3組村民楊德志因家庭負擔重,村“兩委”提議將其全家納入低保,但由于其父性格怪異,不受村民待見,該提議在村民代表大會上被否決。我帶著村“兩委”逐一上門,努力做通村民們的思想工作,最終大家重新投了贊成票。公道正派地落實政策,也逐漸找回了村民對我們的信任。
2022年遇上極端干旱天氣,村里人畜用水告急。我和村“兩委”發動100余名村民先后十余次進山尋找和整修水源,組建黨員先鋒隊、群眾抗旱服務小分隊,30余名村民主動擔任志愿者,群眾自發籌資近6萬元,義務投工投勞鋪設管網6.8公里,一股清泉流進了百姓家中,共同締造的幸福生活彌合了干群關系裂痕。
支部強了,人心順了,群眾還要富起來才行。我帶領村“兩委”因地制宜,采取“黨支部+村集體經營公司+市場主體+農戶+基地”模式,大力發展茶葉、榨菜等產業,使得戶均增收6000元,村集體經濟增收2萬元。
真情融化堅冰,事業凝聚人心。如今的梁家山,政策落實公開透明,村務決策民主集中,群眾訴求響應迅速。黨支部凝聚力、號召力顯著提升,群眾跟著黨員干,黨員圍繞支部轉,曾今的“信訪村”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和諧村”。我也將循著“村官不是官,為民服務每一天”的初心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