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蘭


20歲的唐飛,從學校畢業后到了重慶市江北區鯉魚池小學,成了一名數學老師。身邊同事問他年齡,唐飛讓他們猜,有人說:“估計三十六七歲。”
40余歲的唐飛,來巴南巴蜀實驗小學校已經4年。身邊總有學生好奇他的年齡,唐飛還是讓他們猜。有學生說:“您看起來像三十六七歲。”
“教了20多年書,一直停留在三十六七歲的年紀,這未嘗不是一種幸運。”在唐飛的自我調侃中,笑意在他臉上蔓延開來。生性幽默的他,總能快速活躍氣氛,讓談話變得輕松。在數學的世界里前行了20余載,他是學生眼里對數學充滿熱情的幽默“大頑童”。
多變課堂,以熱愛激發熱愛
某一年,接手新的班級時,看著臺下一張張充滿期待的臉,唐飛故作神秘地說:“同學們,我是你們的唐老師,你們記住,唐老師是一個運動員哦。”“運動員?唐老師,你喜歡運動嗎?”臺下的孩子們瞬間來了興趣。“正因為我不喜歡運動,所以肚子才特別圓。”唐飛摸了摸肚子,大笑道,“今天放學后,你們可以回去觀察爸爸的肚子,看他的肚子有沒有唐老師的肚子這么圓。”那天放學后,班上孩子回到家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看看爸爸的肚子。
因著這份幽默與親和,“大頑童”唐飛走進了孩子們的心。他的幽默如同刻在骨子里的基因,課堂上遇到的各種突發情況,也總能輕松扭轉。
去拉薩送教時,他給當地老師上示范課。那堂課,是給孩子們講莫比烏斯帶。為引進知識點,他拋出了一個問題:“同學們,這個世界上是否有一根帶子,它只有一個面呢?”剛問完,便有學生說出了答案。唐飛在不同的課堂上都問過這個問題,鮮少有學生能回答出來。眼見回答得這么迅速,他喜出望外,立馬邀請這個孩子上臺進行演示。
當時現場有幾百個老師在聽課,由于害羞,這個學生無論如何都不愿意上臺。為了避免課堂陷入尷尬境地,唐飛迅速化身“夸夸師”,以輕松的語氣說道:“莫比烏斯都花了很長時間才研究出這個問題,你如此迅速就回答出來了,比數學家還要厲害。”他邊豎起大拇指邊引導:“你能告訴我,是怎么知道莫比烏斯帶的嗎?”經此一問,孩子的話匣子一下便打開了:“我前兩天看了《最強大腦》,里面剛好講到了這個知識點,我很感興趣,就跟著實驗了很多遍。”在隨后的課堂里,唐飛順勢讓他將研究莫比烏斯帶的過程分享給身邊同學聽,緊張的氛圍一下就被打破。
把一個可能出現的尷尬情境變成了學生的“高光時刻”,唐飛的處理贏得了在場老師的高度認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或許就是教學的最高境界。要想達到這種境界,關鍵在于‘熱愛兩字。”他笑言。
日常教學中,唐飛把“因為愛,所以改變”當成座右銘。他告訴我們,教師對教學的熱愛會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以熱愛激發熱愛,才有可能使學生愛上數學,愛上學習。平常在學校,遇到同年級的數學老師,他總是追著人家問,能不能把課讓給自己來上。“我喜歡上課,也享受上課。”對自己這種近乎“癡狂”的熱愛,唐飛大笑道。
他把熱愛當成自己前行的動力,也把這份熱愛傳遞給了學生。課后,常有一群學生圍在唐飛身邊,問各種問題。有學生對電視劇中的一個數學概念不理解,便興致勃勃地找唐飛來探討。還有學生悄悄對他表達:“唐老師,數學是我最喜歡的課。”
師道傳承,收獲成長的喜悅
熱愛從何而來?唐飛認真地告訴我們:“這是一種傳承。”
很長一段時間,唐飛都把“一個人的成功取決于他讀過的書和他見過的人”這句話作為自己的QQ簽名。在他剛畢業進入學校工作時,便遇到了對自己影響極為深遠的師父。
唐飛要執教公開課,師父和他一起泡在辦公室,一次次磨課,一次次給建議,為讓課堂呈現出最好的效果。講什么話,做什么動作,怎樣斷句,怎樣提問才能給學生最好的指引,在師父的指導下,唐飛體會到了為一堂課而字斟句酌的快樂,也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從1996年到2006年,是我不斷打磨自己的十年。有了這十年的積累,才有了后面的破繭成蝶。在師父身上,我看到了他對教學的熱愛與執著,以及不求回報幫助年輕教師成長的奉獻精神,這為我日后的路鋪就了底色,這就是傳承。”唐飛感慨道。
今日的唐飛,也成了別人的師父。對待年輕教師,他同樣會毫不保留地進行指導,手把手地教授,不厭其煩地磨課。在他的指導下,很多年輕老師在全國的賽課中獲獎,當中也有不少人走上了管理崗位。
談到這些,唐飛滿臉欣慰。過去,他從前輩教師身上傳承對教育的執著,今日,他把對教學的熱愛傳遞給年輕教師,也把對數學的熱愛傳遞給年幼的學子。他表示:“并非因為天生就喜歡數學,而是出于對教學的負責、對學生的負責,把自己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久而久之,這種精益求精的狀態就化成了對數學全身心的熱愛。”正因如此,當他日復一日充滿激情地站上講臺,常常為了一堂課而備課到凌晨兩三點,教育已經成為他想要畢生追求的事業。
常有畢業多年的學生回來看唐飛,他會邀請他們到班上進行分享。“只有喜歡數學,你們才會愿意花時間去研究它,認真研究了才會出成果。”這是師哥師姐們對學弟學妹說得最多的一句話。這種時候,唐飛總是滿臉笑意地站在臺下。因他看到,對數學的熱愛猶如一顆種子種進了學生們的心里,開出了鮮艷的花,也結出了可喜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