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寒


你知道世界上第一只大熊貓是在哪里發現的嗎?答案是,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1869 年,第一只大熊貓正是從這里走向世界的。
一個名叫阿爾芒·戴維的法國神父在一個李姓獵人的家里看到了一張他從未見過的黑白色獸皮。他非常好奇。李姓獵人告訴他,這是一種叫作“黑白熊”動物的皮,也有人叫它“貓熊”。阿爾芒·戴維對這種擁有黑白色獸皮的動物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在李姓獵人的幫助下,他捉到了一只成年的活體“黑白熊”,并為這只“黑白熊”做了一個大木籠,將其飼養了起來,日復一日地觀察、記錄它的生活習性。根據“黑白熊”的體毛、腳底有毛等特征,他認定“黑白熊”是熊的一個新種。最后,他打算將這只“黑白熊”帶回法國,向世界推薦這一新動物。
可是,離開了自由自在的野外棲息地,“黑白熊”極其不適應。另外,飼養人員對它的生活習性了解得也不夠深入。因此,當阿爾芒·戴維啟程,準備將它運往法國時,它不幸得病,最終不治而亡。阿爾芒·戴維只好把它制成標本,然后將它運回了法國。果然,它在法國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發現大熊貓的阿爾芒·戴維迅速成名,法蘭西科學院院士、法國地理學會大師、法國社會學學會大師等榮譽接踵而至。為什么中國的大熊貓是由法國人發現的?
發現大熊貓后,阿爾芒·戴維在對它進行命名時,遵循的是動物分類學的命名標準。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熊貓有貘、貊、花熊、白豹、食鐵獸、貔貅、白狐等數十個名字,但這些名字全都不符合動物分類學的命名標準。這種例子有很多。舉例來說,我們的老祖宗很久以前便發現鐵器會生銹,我們的先祖也留下了“鐵銹”“赤鐵”“鐵丹”“紅土子”之類的記載。但是,人們真正地將“鐵銹”說清楚,并給它科學地定名,是在門捷列夫制定元素周期表之后。它的化學名叫三氧化二鐵。

其實,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并不單指某一個地理位置。確切地說,它由多處自然保護區與風景名勝區組成。這些保護區的地理環境各有不同,故而它們所承擔的職責也有區別。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些自然保護區的建立,為保護動植物和生態環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接下來,我們一起認識一下它們中的七個自然保護區。
七處自然保護區
臥龍自然保護區。臥龍自然保護區始建于1963 年,是四川省面積最大、自然條件最復雜、珍稀動植物最多的綜合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素有“熊貓之鄉”“寶貴的生物基因庫”“天然動植物園”之稱,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礦產資源,主要保護西南高山林區自然生態系統及大熊貓、金絲猴、珙桐等珍稀物種。
蜂桶寨自然保護區。四川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東北部,地處邛崍山西坡,主要保護對象為珍稀瀕危動物大熊貓、金絲猴及山地混合森林生態系統。
四姑娘山自然保護區。四姑娘山屬邛崍山脈,由四座毗連的雪峰組成,終年銀裝素裹,如四個美麗的白衣仙女在群山之中,因而得名。主要保護野生動物及高山生態系統。

喇叭河自然保護區。喇叭河自然保護區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天全縣夾金山東南麓,處在綿延起伏的龍門山、邛崍山脈的南緣,是四川盆地向川西高原過渡的高山深谷地帶。主要保護大熊貓、羚牛等珍稀動物。
黑水河自然保護區。黑水河自然保護區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和大邑縣境內,主要保護大熊貓及森林生態系統。
金湯— 孔玉自然保護區。金湯— 孔玉自然保護區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康定縣境內,主要保護珍稀動物及生態環境。
草坡自然保護區。草坡自然保護區成立于2000 年,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威州鎮)境內。同臥龍自然保護區一樣,它地處大熊貓分布的五大山系的中心地帶,以保護大熊貓及其生態系統為主。

2006 年7 月12 日,在立陶宛共和國首都維爾紐斯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0 屆世界遺產大會一致決定,根據世界自然遺產遴選標準(Ⅹ),將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評價是:四川大熊貓棲息地面積924 500 平方公里,目前全世界30% 以上的瀕危野生大熊貓都生活在那里,包括邛崍山和夾金山的七個自然保護區和九個景區,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貓棲息地,為第三紀原始熱帶森林遺跡,也是最重要的圈養大熊貓繁殖地。這里也是小熊貓、雪豹及云豹等全球嚴重瀕危動物的棲息地。
棲息地還是世界上除熱帶雨林以外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生長著屬于1 000 多個屬種的5 000—6 000 種植物。

珍稀動物是在自然界較為稀有和珍貴的動物。國際上,各個國家和地區都出現了不同程度上珍稀動物滅絕的問題。為此,國際上將每年的4 月8 日定為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
中國是瀕危動物分布大國,據不完全統計,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的原產于中國的瀕危動物有120 多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有257 種,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鳥類、兩棲爬行類和魚類有400 種,列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還有成百上千種。
20 世紀80 年代以來,中國進口了不少動物,如灣鱷、暹羅鱷、食蟹猴、黑猩猩、非洲象等。這些外來瀕危動物,也受到國家的重點保護。
我國人口眾多,活動范圍廣。人口活動不可避免地使許多珍貴的野生動物被迫退縮殘存在邊遠的山區、森林、草原、沼澤、荒漠等地區,分布區極其狹窄。這警示我們:保護環境、保護珍稀動物,迫在眉睫!